日前,鹤洲一体化区域学校迎来了一批新生入学报到,其中不少是非本土户籍的产业工人子女。记者了解到,鹤洲新区筹备组在今年招生政策上大力改革创新。不仅为非鹤洲新区(筹)户籍学生统筹安排学位,还对在鹤洲新区(筹)区域内居住、依法退役的军人、企业、项目的从业人员子女,在积分入学指标上加30分。数据显示,该区域本年度公办幼儿园和小学新生中非户籍类新生占比48.83%,均为政策性照顾类、积分入学类、跨区就读类等类型的学生。新政为区内产业人才解决了后顾之忧,也将更好地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做好企业服务、推动产业项目落实落地,鹤洲新区筹备组打出“组合拳”,从政策扶持、难题破解、配套提升等多方面落子,制定出台系列支持政策,挂点服务企业,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为区内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也为人才打造宜居宜业的工作生活环境。

远眺鹤洲新区(筹)
政策组合:让企业敢闯敢干
在鹤洲一体化区域内,不少企业经过多年的积淀,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增资扩容成为当前企业再上台阶的迫切需求,东电化电子元器件(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下称:东电化)便是其中之一。
“过去两年,公司的业务量保持高速增长,对于厂房的需求日益增加,随后区里主动向其提出了保开·智能制造中心的合作意向。”东电化执行总裁陈皓达透露,目前双方已达成合作意向,根据公司未来五年对厂房的需求,保开·智能制造中心可为其进行量身打造,提供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厂房,解决该公司其增资扩容的需求。

东电化的研究人员正在做产品研发
不止如此,《珠海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珠海保税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也于近日出炉,符合条件的企业租赁新厂房,每年最高可获得300万元的租金补贴。
与此同时,围绕“产业第一”发展战略,鹤洲一体化区域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稳岗稳产促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商贸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暂行办法、“红宝石人才”引育工程的若干措施等也陆续出炉,以“组合拳”力挺企业扩大生产、做优做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正式施行的“红宝石人才”政策,围绕“引才、育才、聚才、留才”四个方面,提出实施四大工程、13项措施。政策一经出台,便引发企业和人才的关注。
“‘红宝石人才’政策突出安居保障、人才奖励,有利于企业在短时间内吸引合适的人才,并能让他们长期稳定的在珠海发展。”东电化人力资源部总监龙玫表示,鹤洲新区(筹)在珠海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地位,虽然对人才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由于珠海的购屋价格较高,很多高技能人才不容易留下来,而“红宝石人才”政策在一定程度能够解决高技能人才的后顾之忧。
“培育‘红宝石明日之星’政策最让我惊喜,这是鼓励企业为现有人才制定终身培养计划。”龙玫说,政策鼓励现有人才学历提升,对获得博士、硕士、本科学历的人才分别给予10万元、3万元、1万元补贴。他介绍,目前东电化本科以上学历近380人。其中博士硕士学历50人。“就企业发展而言,我们对研发工程师、机械自动化工程师、高级技工类人才有迫切需求。这一政策瞄准了人才痛点,有望针对性解决我们的难题。”
挂点服务:“急难愁盼”一跟到底
“区里对企业的挂点服务是非常切实的,区领导很早就来到企业调研,发现我们在出口退运方面存在困难,于是主动提出要帮助企业解决相关问题。”爱司马特智慧城市(珠海)有限公司(下称:爱司马特)董事长童小生介绍,鹤洲新区筹备组积极与海关协调,帮助其打通出口退运的路线。
他介绍,爱司马特主要经营消费类安防产品,包括无线数字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这些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借助传统商超渠道以及海外电商平台与消费者相连,整体电商销售规模今年超过千万美元。
对终端消费者而言,从电商平台上购买的货品可以无理由退货,甚至多数时候产品未拆封就退还给平台。而对电商平台而言,国内企业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就只能将产品弃置。
因此,在没有解决出口退运问题的情况下,企业会蒙受不少损失。童小生说:“一旦解决出口退运问题,企业便可以将这些产品回收,再结合消费者需求进行改造,最终成品可以再次进入销售渠道,为企业减少部分损耗。”

爱司马特的员工正在生产安防产品
据了解,为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鹤洲新区筹备组于今年4月印发了挂点服务企业(项目)工作方案,搭建领导干部与企业的挂点服务关系,了解辖区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建立工作台账、细化问题清单、落实到具体部门,定期跟进问题解决。
近几个月,鹤洲新区筹备组通过现场走访、座谈、电话沟通等方式,开展了挂点服务企业(项目)调研工作,截至9月5日,调研企业(项目)197家。收集到问题和建议214个,全部给予了答复。其中95个问题已解决,其他涉及海关监管围网、园区配套、市场开拓等短期内未能解决的问题也在持续跟进和陆续解决中。
配套提升:解决产业人才后顾之忧
8月29日上午, 珠海市第一中学鸿鹤校区工程正式动工。该项目预计2023年秋季学期可实现高一年级招生,将开设60个班,提供3000个学位。
“珠海市第一中学鸿鹤校区的落户,填补了鹤洲一体化区域没有公办高中的空白,是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重要举措。”鹤洲新区筹备组临时党委书记、组长赵力表示。
除已经动工的珠海市第一中学鸿鹤校区外,还有正在筹建中的十字门中学,以及在建小区配套幼儿园2所。截至目前,鹤洲一体化区域共有小学4所,民办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4所。
教育设施的不断完善,也让在区内企业工作的从业人员吃下了“定心丸”。“孩子不用回老家去上学,还能进到环境美、老师好的学校,我们都特别高兴,作为家长我们也能安心在珠海工作和生活了。”在鹤洲一体化区域一家电子厂工作的马娟透露。
教育资源之外,鹤洲一体化区域也在不断优化各类公共服务配套。住屋方面,今年以来鹤洲新区筹备组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屋,解决企业员工居住难题,在建成1600套城市新中心保障房基础上,加快推进洪湾片区和东澳岛南沙湾片区保障性租赁住屋建设,力争2025年前建成保障性租赁住屋约2900套。

鹤洲新区(筹)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医疗方面,今年4月,鹤洲新区筹备组与市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委托该院运营管理保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协议,全面托管后,该院将全力配合和支持鹤洲一体化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搭建医防融合的社区卫生服务创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保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质量。
而为了营造更加优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鹤洲一体化区域还整合收回71宗、约2.37平方公里用地。一方面将用于合作区外围的产业协同、功能对接;另一方面,则将用于完善区内的教育、医疗、住屋、文体、市政等公共设施配套,进一步全方位创造产业发展和人才就业生活的良好环境。
【见习记者】 黄天儒
【记者】 梁涵
【摄影】关铭荣
【作者】 梁涵;黄天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