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为美国新任国务卿 图源:美媒
作者 萧衡钟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博士
美国联邦参议院1月26日以78票赞成,22票反对的压倒性表决结果,通过了新任总统拜登提名的资深外交官布林肯(Antony Blinken)出任国务卿的人事任命确认案,成为第四位获得确认的拜登内阁成员。在此之前,参议院已确认了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Avril Haines)、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以及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的人事任命案。
中国大陆在拜登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后,即采取政策理性的避险作为,包括在美台关系上冷处理特朗普政府在剩余任期内对于中国大陆可能之挑衅行为。但做为执掌美国对外事务牛耳的国务卿,布林肯此前曾在听证会上承诺要确保台湾有能力自卫,并称若中国大陆对台湾动武,那会是个“严重错误”。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引起了我们对于布林肯的大国外交思维及其美中关系认知、以及友台立场态度的关注。
一、布林肯的大国外交思维
布林肯与拜登有近20年的交情,两人甚至曾经在参议院密切共事了六年,工作上的合作自然也延伸出私人友情。在2020年拜登决定第三次向白宫迈进的时候,布林肯毅然从自己创办的地缘政治和政策咨询公司离职,加入拜登的竞选团队任高级外交政策顾问。布林肯可说是拜登在外交事务上最为信赖的人,这也意味着他有可能成为一个对总统的决定产生较大影响的国务卿,同时,此前被参议院确认认命的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及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也都是布林肯的多年好友。
第一,从布林肯的个人经历和他整个家族与欧洲的渊源来看,布林肯在外交上坚定秉持着传统“美欧同盟”的理念,强调加强与欧洲的关系和对北约的承诺,无论是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疫情、贸易、核扩散还是中国崛起等议题,布林肯的解决之道总是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必须要与欧洲盟友合作。
第二,就布林肯本身于国际化的经历和视野而言,也使得布林肯成为了一名多边主义者,强调通过国际协议和多边组织来解决各种问题,因此在他的认知中,美国在多边组织中的参与度与领导力至关重要,这与总统拜登的看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今后美国除了会积极重返国际组织的多边协商及全球治理外,也将积极在其中取得话语权与领导地位。
第三,布林肯认为外交需要“威慑力的补充”,像是2003年时,当时担任参议员的拜登正是在布林肯的辅佐之下,对伊拉克战争投下赞成票的;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布林肯也主张美国需要更积极地介入叙利亚冲突,并不顾和拜登意见相左,支持对利比亚的武装干预。
第四,布林肯的外交理念带有某种程度的“中道”思想,他对美军在海外的军事参与也抱持着谨慎态度,例如他曾批评美军在伊拉克介入太深、认为美国不应重蹈“做得太多”的覆辙,但同时,布林肯也主张要避免犯“做得太少”的相反错误,故布林肯曾表示“武力可以是有效外交的必要辅助”。至于何谓“有效外交”,就是在于要避免“做得太多”跟“做得太少”。
二、布林肯的美中关系认知
布林肯在华盛顿政治圈数十年,历经了柯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三任政府,工作足迹遍布国务院、白宫和国会,是个根基深厚的华盛顿“圈内人”,这使得他在官僚政治体系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人脉,也让他有了“非意识形态化的共识缔造者”之称,有助于布林肯周旋于政治纷争与国际纷争之间,在美国的 “抗中”普遍共识下平衡白宫政策与国会意见。
首先,布林肯对于中美关系的认知,与特朗普在“原则上相同”。布林肯曾多次明言,中国大陆对美国构成了“最大的挑战”,并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提名确认听证会上表示,他认为前任总统特朗普对于中国大陆所采取的强硬立场是正确的”。
其次,布林肯也表明,他只是认同特朗普对于中国大陆政策的“基本原则”,但是“路线不同”、布林肯并不认同特朗普为“抗中”所采取的具体路线。在布林肯看来,应对中国崛起挑战的最佳路线应是提升美国自身的实力、为美国的价值观挺身而出,包括加强与盟友的关系以共同对中国大陆施压,并提升在国际机构中的领导地位。
再者,中美关系之间除了相互竞争之外,布林肯也多次表示美中需要在气候变化、武器管控、疫情等全球议题上共同合作的必要性,让中美关系重新回到了既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之上。因此,布林肯认为要中美“完全脱钩”是一个“错误”,并表示这是“不现实的”,而且最终会适得其反;不过他也强调,中美合作的前提是美国要能够“站在强势地位上与中国接触”。
三、布林肯的友台立场态度
在一方面,布林肯日前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任命听证会上,被问到台湾前途与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作为等问题,布林肯表示,美国对台湾有长期、不分党派的承诺,也就是“台湾关系法”,他并表示在那些承诺中,有一部份是要确保台湾有能力保卫自己不受攻击,所以这是在拜登政府下一个绝对会持续的承诺,美国会确保台湾有此能力去防御来自中国大陆的军事威胁,若中国大陆决定对台湾动武,那会是个“严重错误”。
另一方面,布林肯还希望台湾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包括“在世界上有更多的接触”,应该要让台湾在“不要求以国家为会员资格”的国际组织中成为会员,同时台湾在其他“要求以国家为会员资格”的国际组织则应该“也有其他方式能参与”。
由此可见,布林肯在出席联邦参议院的任命听证会上,对于拜登政府及其友台立场态度便有明确表示,虽然“抗中”目前仍是美国国会与两党的普遍共识、尽管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在美国大选前删除了对于“一个中国政策”的叙述,但拜登政府在未来仍将回归到民主党传统的“一个中国政策”,对于台湾“主权”问题回归到“战略模糊”,但差别在于,在台湾安全问题上则是继续走向“战略清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