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电子书,满脑子都是旖旎的爱情故事,而我却陷入了莫名的寂寥中,百无聊赖地翻开了日历,看见情人节那三个特标的浅红色小字,如同三个红色的蚂蚁。我恍然,原来又到情人节了。
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杨绛女士的一段文字:“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自己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
我的眼眶湿润了,上腹部一阵堵,吸了吸鼻翼,原来最刻骨的爱情就是守望!
99朵玫瑰表示不了爱情的忠诚;一场电影也不能拥抱成永恒。
大河向晚,揽着你的肩膀守到日落,到老,这才是最美好的爱情归宿。
我难以入眠,再次打开杨绛先生的《我们三》,那温馨的一幕幕如在眼前。
杨绛先生以一个梦境为本书的开始,先让读者沉浸到一个灰色的朦胧世界中,然后序幕缓缓拉开,清晰的画面展现眼前。
一阵欢声笑语从房间里传来:钱钟书恶作剧,女儿床头枕上垒着高高一叠大辞典,上面放一只四脚朝天的小板凳,凳脚上端端正正站着一双沾满尘土的皮鞋——显然是阿圆回家后刚脱下的,一只鞋里塞一个笔筒,里面有阿圆的毛笔、画笔、铅笔、圆珠笔等,另一只鞋里塞一个扫床的笤帚把。
沿着枕头是阿圆带回家的大书包。接下是横放着的一本一本大小各式的书,后面拖着我给阿圆的长把“鞋拔”,大概算是尾巴。
阿圆站在床和书桌间的夹道里,把爸爸拦在书桌和钢琴之间。阿圆得意地说:“当场拿获!!”
钱钟书故作恐惧装,把自己缩得不能再缩了,口里一迭连声地喊着“娘,娘,救我”,这哪里是个大学者的样子?哪里是个父亲的样子?分明就是一个孩童,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老顽童的样子吧。
想当初,杨绛和钱钟书搬到新家,学做饭,互相论诗,这是风花雪月的浪漫,伉俪情深,两情相悦。
其实,爱情中不仅能享受风花雪月诗酒花的浓情蜜意,也要经得住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妻唱夫随。
然而现实中大多数人的日子都过得一地鸡毛,不是日子不好过,而是两人没有共同的喜好作基础,生活除了柴米油盐便没有了精神共渡。
情人节,你不如陪她读读《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