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推理小说,
不管大家是否读过,
多多少少对它都有一定的概念,
一般来说,
都是以推理方式解开故事谜题,
通常以侦探事件为主题,
主角往往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理性的分析能力,
能够解决十分疑难的案件。
当然,
也有一部分以其他事件为主要剧情,
例如寻找失物,
或者解开奇异事件的谜底,
等等......
那么,
小编考考你,
最早的推理小说,
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
推理小说的发展历史。
1.早期阿拉伯
《一千零一夜》里,最早出现了“谁是凶手”的故事
《一千零一夜》中的“黑奴与苹果”故事,是有记录的最早形式上的“谁是凶手”故事。
故事中国王哈里发买下一个渔民刚拉上岸的网,然而鱼网里的不是鱼,而是一只挂着锁的箱子。等箱子被抬进王宫,哈里发命人将它撬开,发现里面原来是一具被卸成几块的女尸。哈里限宰相吉尔法三天内把凶手抓到,否则就要他全家人抵命。
这个故事中出现了悬念,逆转以及破案的概念,但与后来的探案故事不同,故事中的吉尔法并没有想破案的意愿。
2.古代中国
最早的侦探故事,是中国古代的公案小说
中国古代的公案小说,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侦探故事。
故事中出现了推理小说的元素,主角也有想破案的意图。较有名的有元朝的《灰阑记》,明朝的《包公案》与清代的《狄公案》。
很多时故事内容并非真实的案件记录,而是后人的原创。
荷兰外交家高罗佩,同时也是《大唐狄公案》的作者,认为中国古典公案小说与欧美推理小说的区别为:
“侦探”是当地的官员,而且通常同时侦破几个不相关的案子;犯人、犯罪过程、手段草草带过,犯罪动机在一开始就交待,因此多是“倒叙推理”故事而非“谁是凶手”;破案过程总要有超自然力量的介入,比如被害者的冤魂向破案的人讲述遇害过程;大量哲学分析和冗长的官方文件;过多相关人物(上百个)并介绍他们与几个主要人物的关系。
3.欧美发展
爱伦·坡的《莫尔格街凶杀案》是第一本真正的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在19世纪起源于美国,后来发展于英国。
一般来说,推理小说的发展是由爱伦·坡的《莫尔格街凶杀案》开始,爱伦坡采用科学的演绎法来破案,也就是胡适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后来柯南·道尔受其启发创造出福尔摩斯神探,推理小说逐渐自成一格,福尔摩斯也成为小说中名侦探的经典。
“名侦探与助手”的搭挡模式由此展开,直至后来被封为谋杀天后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赫丘勒·波洛与黑斯廷斯、美国推理名家艾勒里·奎因笔下同名侦探艾勒里与其警探父亲、近代日本推理作家岛田庄司笔下的御手洗洁与石冈等等,皆或多或少延用了这样一个名侦探与其助手的模式。
007引领的间谍小说曾一度风靡
1841—1912年,短篇侦探小说是当时的创作主流。代表作家:阿瑟·柯南·道尔、G·K·却斯特顿、R·A·佛利曼、杰克·福翠顿。
1913—1920年代,E·C本特利的《褚兰特最后一案》发表于1913年,由于大受欢迎,造成后续推理小说陆续出版长篇作品。
1920年,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和弗里曼·克劳夫兹的《桶子》把推理侦探小说带进黄金时期。
1930年代,古典推理小说到达鼎盛时期。硬汉派侦探小说已在1920年代末开始崭露头角,而在这一时期的美国得到了更大发展空间,以1930年代末期的雷蒙德·钱德勒尤为著名。同一时期,在英国着重于心理的纯犯罪小说开始步入舞台。
1940年代,古典推理小说势头依然强劲,但其地位已渐渐被纯犯罪小说和心理悬疑小说所代替。带动了间谍小说的风行,警察小说也开始大行其道。
1950年代,硬汉派侦探小说、纯犯罪小说和心理悬疑小说成为主流。
1960年代,推理小说进入低谷时期,007詹姆斯·邦德的出现,重新掀起了间谍小说的热情。
1970年代,间谍小说仍然热卖,硬汉派侦探小说也有一丝生机,但最新的动向却是历史推理小说。
1980年代,进入百家争鸣时期,各类推理侦探小说相对来说都有很大的转机和发展空间。
4.20世纪日本
《二钱铜币》是日本推理小说的鼻祖
在侦探小说传入日本之后,在日本文坛中建立了一个新类别。
1920年代初,江户川乱步把握了侦探小说的本质后,发表了处女作《二钱铜币》,成为日本推理小说领域的开拓者,日本本格推理小说的鼻祖。
在本格派盛行期间,甲贺三郎更将异常心理状态描写的推理小说类型称为“变格”。
1950年代末,松本清张开创了社会派推理小说。在ACG产业发达的日本,也出现推理的动漫画作品,例如《名侦探柯南》、《金田一少年事件薄》等。
1980年代末,随着绫辻行人的《杀人十角馆》,本格推理热度重新回归,出现了“新本格”的推理流派。
5.近代台湾
《台湾新报》的连载是台湾最早的推理小说
侦探小说在日治时代传入台湾,和日本侦探小说的起源相同,当时台湾的侦探小说皆属于“实话”的类型。
根据吕淳钰的研究,1898年1月7日,在台湾的日本内地开始在《台湾新报》连载的“艋舺谋杀事件”,共54回,是台湾最早的推理小说。
之后有饭冈秀三(“绝世凶贼骚动台北城”等)、野田牧泉(“基隆八尺门的杀害养母事件”等)、座光东平(“士林川血染的漂流船”等)、山下景光(“基隆分尸事件”等)、林熊生(“龙山寺的曹老人”系列)等作家辈出,也由此可知,台湾早期的推理小说开创于在台日人之手。
怎么样?
看到这里,有没有答案?
......
严格来说,
爱伦坡的《莫尔格街凶杀案》,
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小说,
但小编觉得,
中国古代的公案小说,
才应该算作是推理小说的鼻祖,
毕竟侦探的出现,倒叙的案件侦破,
作案的动机,采用的手法,
都已经有了推理小说的初步模式,
关于这一点,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