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12日,
市儿童公园试开园,
由于疫情,
且公园右侧园区尚在施工,
自8月6日起又暂时闭园,
停止接待游客。
△市儿童公园园区全景
开园两个月,
儿童乐园成为儿童游玩的好去处,
期间,停车难问题,
不仅让许多带孩子前去游玩的家长苦恼,
也让周边小区的业主们
深感出行道路拥堵。
如今,
市儿童公园有了什么新变化?
怎么破解市民停车难题?
市民:
试开园期间停车难
“这是我市目前最大的儿童乐园,之前开园时有非常多家长带小朋友来玩,却没有配套的停车场。”
3月9日,家住梅狮新村的张立祥无奈地说,儿童乐园跟他家仅一路之隔,去年试开园时,很多家长带着小孩来乐园游玩,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许多家长就将车停在他们小区门前的市政路上,将双车道停成了单车道。
市儿童公园位于列东后山狮子坑地块,这里原是市区的一处地质灾害点。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列东后山狮子坑闲置了近10年,失去绿色植被的山体,每逢雨季,便发生多处水土流失。
2019年“5·16”期间,市区遭受特大暴雨侵袭,列东后山狮子坑地块受损尤为严重,洪水伴着黄泥沙淹没了新市北路部分街道。
为了推进地灾点治理及景观提升,总投资约1.9亿元的三明市儿童公园应运而生,公园以“自然生态、科普文化、亲子交流”为主题,共有五大主题园区,左侧园区有“小红军营地”“星云乐园”“迷雾森林”,右侧园区有“消防小勇士”“疯狂动物城”等。
“停车场进不去,周边能停车的地方也基本都是满的,停在路边又担心会被交警罚款。”3月9日,市民陈世豪说,本想在去年试开园时,带着孙子来公园游玩,因车位已满被公园停车场的保安拒之门外,只能在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北门处将车辆违停。
据统计,试开园期间日最高人流量超万人,车流量逾千辆,这么大的车流量,承担由新市北路直通市儿童公园通行职能的高岩路却只有单向双车道,不仅极易造成拥堵,还有安全隐患。
高岩路附近,有市特殊教育学校、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列东中学等3所学校,还有梅狮新村约10栋住宅,对来市儿童公园游玩的市民而言,违规停车是不得已之举,这样的行为对沿途的学校师生、住户造成了不便。
回应:
目前,大型停车场已建成
市儿童公园占地约28.5公顷,偌大的场地在停车位规划上却捉襟见肘?实则不然。
园区在试开园时,便划出了一块台地用作临时停车场,能够停放60余部车辆,由于当时只建成了公园左侧园区,园区内道路、右侧园区等均未施工,能容纳的车辆数量有限,所以只能拒绝放行超额的车辆。
△高岩路梅狮新村至市儿童公园路段正在加紧施工,把原先双向单车道的路面拓宽为双向四车道,将缓解路段通行压力。
闭园后,承建方市城发集团加紧施工,在完成了右侧园区建设的同时,将园区内道路拓宽为单向双车道,高岩路由梅狮新村至市儿童公园段也正在拓宽。“高岩路将把原先双向单车道的路面拓宽为双向四车道,缓解路段通行压力。”市城发集团曹发根介绍,不仅如此,市儿童公园在园区内还整理出了3块台地作为停车场,能容纳300余部车辆停放。
△市儿童公园内,已整理出3块台地作为停车场,能容纳300余部车辆停放。
倡导绿色出行
有3条步行路线可直达
缓解停车难,
不只有拓宽路面、
多建停车位的方式,
绿色出行也能减轻通行压力。
“因为距离太远所以会选择开车前往,如果能有几条较近的步行线路就好了。”市民徐钰说,从新市北路走到市儿童公园要15分钟,这对孩子来说用时较久,且全程是上坡,步行压力较大。
其实,
有3条步行路线
可以直达市儿童公园。
想省时的市民可以由明湖休闲中心至麒麟山环山栈道再到人行栈桥,或从麒麟新村51栋旁的次入口登上人行台阶再到人行栈桥,随后即可到达市儿童公园,较原先能节约三分之一的步行时长,而从城市绿道经过的市民也能从邀月廊步行至市儿童公园园区内,沿途还能欣赏绿道上的风光。
此外,
乘坐公交出行
也是省时省力的出行方式。
“我们在园区内预留了足够停放4至6部公交车的公交枢纽场地,正在和市交运集团有限公司协商线路调整事宜。”
曹发根表示,目前65路公交车的终点站抵达医科学院北门,在此下车再步行约200米即可进入市儿童公园园区。
有关是否增设线路、迁移65路公交车终点站至园区内的事宜,他们还在与市交运集团磋商中。
何时重开园?
终验后才能定
“孩子去过一次儿童公园,现在闭园半年多了一直想再去。”市民乔倩表示,市儿童公园的游乐设施让孩子念念不忘,天天念叨着什么时候正式开园。
公园开园能否提上日程,这也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对此,市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12月,市城发集团组织了初验,对园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安全警示标志、绿化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和整改,并在在今年1月完工,但园区地灾点护坡加固、高岩路道路拓宽等可能影响游客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的问题还在整改施工中,特别是高岩路道路拓宽改造未完成,极易造成道路拥堵、交通瘫痪。为了能玩得开心、放心,市民还需耐心等待,由承建方发起终验并顺利通过验收后再到市儿童公园游玩。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登达 文/图 编辑 王艳蓉)
新媒体编辑:张锡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