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2000枚核弹头正处于战备状态,这些弹头几乎全部属于美俄。一个可能的情况是普京或将被迫进行核反击,而北约方面的态度终于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据环球时报6月14日消息报道,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6月13日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范围内核弹头总数为12705枚,这个数字比去年略有下降。而处于部署状态的核弹头总数约为3700枚,其中大约有2000枚核弹头正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而这些弹头几乎全部来自于美国和俄罗斯。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官员表示,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在增加或升级核武库存,并且大多数国家都在强化核言论或是核武器在战略中的作用,他们对此非常担忧。对于这份报告揭示的令人不安的前景,各方对此恐怕是早有预期的,而放大这种担忧的直接推动力,无疑就是当下发酵的乌克兰危机。
这一轮乌克兰战事已持续了三个多月,虽然俄罗斯成功阻止住了北约东扩的步伐,但俄总统普京显然还没有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从俄罗斯方面公布的信息看,俄罗斯下一步将攻克乌克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州,和南部的敖德萨州和尼古拉耶夫州,其计划可谓是雄心勃勃。从俄军第二阶段的攻势进展缓慢,以及西方不断加强对乌克兰军援的迹象看,俄军在第三阶段的目标能否实现是相当令人担忧的。而有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都在警告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当俄军处于决定性的不利,或是发现事态难以解决的时候,普京有可能会动用核武器来快速地摆平局势。
根据外媒此前的估算,俄军相当部分的核弹头都是部署在地对地导弹上的战术核弹头,而这些核弹头基本都被部署到了欧洲方向。因此,俄罗斯方面不仅具备发起战术核打击的能力,在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上门槛也较低。因为俄方可能认为进行战术核打击,不一定会引发战略核冲突。而普京之前也再三警告西方,俄罗斯有一个强大的核武库,指出西方的挑衅可能会引发乌克兰战事的升级。完全有理由认为,如果西方介入的力度过大令普京失去耐心,那么普京可能真的会动用核武器这个选项。虽然目前来看,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概率还很低,但随着乌克兰危机的迁延日久,西方持续地挑衅普京的战略底线,欧洲出现核冲突的概率确实在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北约方面的态度出现了意味深长的变化。
当地时间12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乌克兰的和平是可能的,问题在于人们愿意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似乎是感到自己说的还不够明白,斯托尔滕贝格还对他所言的“代价”做了一个解释,那就是“为了和平,他们愿意牺牲多少领土、多少独立、多少主权……”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斯托尔滕贝格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在劝告乌克兰当局为了和平,要准备好做出包括付出领土在内的部分牺牲。最后,斯托尔滕贝格还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表态,那就是“北约的责任是让乌克兰在和谈桌上的地位尽可能的强势”。这样的表态隐含了一层意思,那就是北约没有责任帮助乌克兰赢得胜利,北约只是尽量的让乌克兰在谈判桌上多一点话语权而已。
事实上,斯托尔滕贝格这样的表态,表明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已出现明显的变化。就在两个月以前,欧洲方面谈及俄乌冲突时,还不断地用要帮助乌克兰赢得全面胜利来形容自己的目标。而北约方面之前发布的文件,也再三提及要全面挫败俄罗斯。如今在北约秘书长的口中,这个目标却变成了让乌克兰在谈判桌上尽可能的强势,就连偏绝对一点的词汇都不敢用。可见,北约集团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已出现显著软化,他们不再着眼于彻底挫败俄罗斯,而是开始对自己的目标降级,劝说乌克兰当局接受一个需要做出让步的和平。北约集团出现这样的态度转变,就已经是普京的一个重大胜利,这表明北约在普京的战略威慑之下,已表现出退缩的迹象。随着北约信心的动摇,乌克兰方面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倚仗,普京将有更大的希望实现自己在乌克兰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