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月19日至23日,贵州进入省两会时间。
提案,是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手段。办理好提案,是承办部门的法定职责。每年省两会,政协委员都会提交大量提案。这些提案涉及科技、教育、卫生、环境、民生等一系列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广受关注。
一年来,委员们牢记嘱托,担当尽责,展现出新时代委员的风采。为激发广大政协委员的履职热情,增进网友对政协工作的了解,多彩贵州网刊发2021年部分优秀提案及落实情况,以飨读者。
案由:关于加强贵州省三线文化保护利用的建议
提案单位:民革界
办理单位: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三线建设是贵州经济建设的一次重大战略行动。通过三线建设,奠定了我省工业现代化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辉煌的一页。
民革界在调研中发现,近些年来,经过以“军转民”为中心的调整改造和发挥效益的再创业阶段,大部分贵州“三线”企业均实现了适应市场的重组改造,大部分原处深山的单位纷纷迁向省内中心市镇地区,而随着企业的进城,企业原有的设备、人员迁走,但厂房、办公室、学校等建筑却留在原地。如贵定县3535厂、龙里县3537厂,黔西红林机械厂等等。长期的闲置导致原有建筑荒废,部分甚至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毁。

贵州省水城县的水城钢铁厂。资料图
在2021年贵州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民革界立足三线文化保护利用问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贵州省三线文化保护利用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三线文化和三线精神的宣传教育;推动对“三线”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和价值评价;对工业建筑遗址做好保护的同时合理科学进行再利用。
记者了解到,在对“建议”的答复中,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表示,近年来,各级文物部门高度重视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将继续按照《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导则》相关规定,开展“三线”文化遗产普查登记和价值评估,将其中一部分符合文物认定标准的遗产认定为文物,依法进行保护。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六盘水市区水城古镇内。资料图
那么,如何加强贵州三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回复称:
继续做好“三线”历史研究和精神提炼;
加强重要三线文化遗产的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治理,重点依托已经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三线遗产,开展遗产价值阐释展示,弘扬三线遗产的当代价值;
对全省三线博物馆建设统筹谋划,在各地建设三线博物馆的基础上,考虑在贵阳建设省级综合性三线博物馆;
结合乡村振兴、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三线遗产与时代发展相融合,形成生产、旅游、教育、文博、文创一体化的工业遗址文化旅游新模式,形成融入现代设计观念、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城市人文景观和公共开放空间,彰显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结合三线工业遗产的文化特征,促进工业遗产的“活化”。
本网记者:杨婧 李远莉
图:杨昌鼎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三审: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