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为人,幼稚、笨拙而又天真、热情

2022年09月27日14:36:20 热门 1911

如果说我的体验还不算肤浅

那是因为我与其中的人物和事件的关系足够深刻

如果说我的文字还不算苍白

那是因为生活本身已经足够丰富和厚重

我的坎坷

我的磨难

我的喜悦与忧伤

悟性与迷惘

底蕴与限度

都由此而生发

所以

它们是超乎文学的

《半生为人》,作者徐晓。书的内封是这么介绍作者的:当代作家,出版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光明日报出版社副总编,现任财新传媒首席文化编辑。

这样的介绍并不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读完全书,我更愿意这么介绍作者:经历过特殊年代的,有文化的,爱过与被爱过的,顽强女子。

还是在刘瑜的书中知道了这本书。刘瑜做了序。从目前的名气上来说,刘瑜的名气似乎更大些,但是两人的思想深度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一个人的文字是餐后甜点,没事的时候,看着乐乐,而另一个人的,看着也许没法感同身受,但仍旧会慢慢地感动,并试着去理解,从同为女人的角度,从同为母亲的角度,从同为爱人的角度。

半生为人,幼稚、笨拙而又天真、热情 - 天天要闻

书的开篇,放置了三篇序言,第一篇是刘瑜的《宴席散尽之后》,没有什么出彩的点评,第二篇是高尔泰的《弱者的胜利》,很有深度,最后一篇是作者的自序。

高尔泰在序言里说,“如此忧伤又如此美丽的意义之书。”“我所谓的忧伤,是指人对于失去了的幸福的憧憬。这所谓的憧憬,可以说是一种思念的情感。在那个用假话、套话交往是生存条件的时代,说真话是心灵的呼吸。心灵,只要是自己的,就是活的,就需要呼吸。”。

作者在自序里说,“作为人,作为女人,作为母亲,当你在任何一种角色中都面临困境的时候,你怎样论证活着的正当性?作为历史的参与者,作为悲剧的见证者,你怎样能够保持内心的高傲与宁静?”。

半生为人,幼稚、笨拙而又天真、热情 - 天天要闻

正文的第一篇是《永远的五月》。

作者的丈夫死在了某年的五月,在身体经历了无数次残忍的折磨后,一声没有的离开。

作者在文字里,一点点回忆,从最初的相识,到后来的种种经历,到最后的死别,作者在很努力地拼凑。

看完了这篇,觉得这是一个女人作为爱人,所能理解丈夫的最深境界了。因为她的文字,我们知道了她的丈夫是个值得尊敬的人,是个值得爱慕的人,是个值得拼尽全力挽留的人。

他给她留下无尽遗憾。

她羡慕他与朋友间不用把话说透就能理解的默契,嫉妒他与朋友间的淡如水的交往境界,渴求他对待朋友那种兄长似的呵护。

“可我俩之间却不自觉地把宽容藏起来,把完美强加给对方,从一开始就总是互相折磨。我们都很痛苦但又执迷不悟。”

人的吸引力很微妙。

“他话少,使人感到深不可测。”一切始于偶然回首的一瞬间他那冷峻而若有所思的样子对一个女孩儿的触动。

“大家说他是个好人。当你遇到麻烦时,你第一个想到他。他有一种聚精会神地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的习惯,他顺着你的思路听你把话说完,但并不急于下结论……”

半生为人,幼稚、笨拙而又天真、热情 - 天天要闻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始终困扰着他,使他实际上更沉重,很孤独,很多时候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

“如果你受了伤,没有别的办法,一个人舔干净伤口,然后若无其事地站起来。”

他这么要求自己,也同样这么要求他的妻子,她哭的时候从不哄不劝。

她感到委屈,指责他,“一个爱别人唯独不爱妻子和孩子的男人是虚伪的。”,可是她又自我劝解,“我承认虚伪不属于他,他的方式总是独特的,我欣赏的正是这种独特,可趣味是趣味,一旦真正面对又无法超脱。我像大多数女人一样,希望所爱的男人既强悍、深沉而又温柔、顺从。”

半生为人,幼稚、笨拙而又天真、热情 - 天天要闻

从相识之处就知道他的身体状况很差,但这并没有妨碍作者忘乎所以地认为,只要拥有他便拥有了一切。

“我们的小屋从不冷清,常有人不约而至。”家里总是有聚会,朋友们都喜欢他。“我很情愿买酒做菜,也习惯于操持这样的聚会。这种时候,我感到幸福。也许是我对幸福的理解太浅,要求太低,或者就是我孤陋寡闻,我觉得这是一个女人真正的幸福。”

幸福总是太短,疾病在快速地损坏他的健康,一点点带走他的生命。在病床上躺了三年多,神智清醒,肢体没有障碍,但软弱无力,疼痛万分。

忙于工作,忙于照顾幼子,忙于照顾他,经济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她没有一点抱怨。“打碎门牙往肚里咽是他的看家本领,让所有人走开一个人静静地待着是他的拿手好戏。我为他委屈为他不平,就因为他坚强,所有的灾难就都该落在他一个人头上吗?”

最终,他都没有说出那句她一直想要的话。

“没有人比他更加深喑无言之美好之深刻之高妙,对一个视沉默如金的人来说,什么都不说比说什么都好。五月,对一个满怀期待的女人来说,将不只是遗憾,而是永远的无底深渊。”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愿意用二十多岁的热情,加上四十岁的理性,重新理解他、爱他。即使他生病时间再长,我也甘愿留在这个位置上,做我该做的,做我能做的。”

半生为人,幼稚、笨拙而又天真、热情 - 天天要闻

人活在世上到底需要承受多少遗憾才算了结?活着就一定会有明天有下次,有弥补的机会和方式。时间不能淡化一切。一个曾经占据过你生活的人,一旦失去,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可以弥补。

他将覆盖你的生命,直到永远……

彼此遇见,幸还是不幸?我想还是幸运的,一个人的一生能遇见一位让自己倾心相待的人,是多么难的事情。

想到杜拉斯的那句话,“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想到一位同学写给他媳妇的一句话,“言语终觉浅,情深何以明。”。

半生为人,幼稚、笨拙而又天真、热情 - 天天要闻

作者第一篇长文怀念了她的丈夫,八个字,委屈求全与心甘情愿,最后用了三个字总结自己的婚姻,“不后悔”。

第二篇《爱一个人能有多久》,写了一位名叫一凡的男士,是唯一能让她放松的像个小女孩的异性,是最懂得、理解、支持她的异性,也是对她影响最大的异性。

用她的话来说,她是他的一件作品。但是没有爱情。

做朋友很好,但是做爱人总是觉得缺了什么。一凡身体不好,她刚生完孩子不足一个月,他就去世了。她对于一凡的相遇一场,用了两个字总结,“幸运”。

不后悔,是对与丈夫之间的婚姻关系的总结。幸运,是对给她影响颇深的异性好友之间关系的总结。

前者对应着责任与付出。而后者对应着享受与获得。

半生为人,幼稚、笨拙而又天真、热情 - 天天要闻

作者自己也说自己的自私与霸道。让一个人摸不清的感情,肯定不是最想要的。想要的从来都是对应着坚定。

有人把你宠成了孩子,事无巨细地为你着想,害怕你独自面对太多,依赖却犹豫。有人让你变成大人,跌倒了让你自己站起来,因为知道有一天你需要独自面对很多,不满却坚定。

半生为人,幼稚、笨拙而又天真、热情 - 天天要闻

就像很多男性一样,有着所谓的大男子主义,女性也对应着小女子情节。两人之间,想平等而良好的相处,男性总要有某一方面是女性所缺乏并为之崇拜的地方。

但是,现实中,更多男性的耀武扬威,却是建立在不思进取与自以为是上,想着女性各种能低眉顺眼。如果你真的做好了自己,哪有女性不想做个小女子的?

虽说感情是一回事,婚姻又是一回事。

所见的,觉得最好的夫妻,还是懂得彼此尊重与欣赏。过于注重婚姻里面的爱情成分,只会不断地对对方乃至婚姻提出更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

尊重,看似简单,但却难倒了绝大多数夫妻,这对双方的人品与修养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这些更多的是源于本性。

《红楼梦》里,“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ps:码字不易,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芳华1982的读书笔记

半生为人,幼稚、笨拙而又天真、热情 - 天天要闻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