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其实,李白、白居易等又何尝不是?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些诗句已然成为每个中国人生命记忆的一部分,会说话时就开始背诵。
唐诗是瑰丽的艺术殿堂,在这个殿堂之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宝藏。古往今来,不少学者潜心研究唐诗,然而,从文化基因的角度解读唐诗,还并不多见。
余秋雨说:“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
在全唐诗近五万首诗歌里,唐诗人们写尽了世间万物,人世情感,简直包罗万象,既有家国社稷的情怀,也有山水田园的乐趣,既有品茗夜读的宁静,也有金戈铁马的悲壮……
因此,历朝历代,都在读唐诗谈唐诗,因为这是个文化基因宝库。
唐宋,苏轼韩愈,磨墨抄诗;
明代,书院众生,朗朗读诗;
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作诗讲诗;
现代,金庸,在武侠中谈诗;
李白不仅仅是诗仙,
更是大唐王朝的摄影师?
有个特别好玩儿的词,叫做“斜/杠/青/年”,大家听说过吗?就是指一个青年特别了不起,他可以同时有多种称号。
李白就是这样的一个斜杠青年,他都有什么样的称号呢?
唐朝最牛诗人/唐朝第一狂人/唐朝最帅侠客/唐朝资深驴友/唐朝最狂酒仙,还有一个大家一定想不到,嘿嘿嘿嘿!唐朝摄影作品大赛冠军得主!唐朝第一大大大大大——摄影师!
杜甫,——唐朝的“梵高”!
活着时默默无闻的杜甫,死后的千余年却风靡于网络。活着时“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一生为衣食所困扰的杜甫,在宋代被定格为忠君爱国的“诗圣”,作品也被冠以“诗史”。
我很穷很温柔
如同荷兰画家凡高一样,一生困顿,食不裹腹,生前甚至没有卖出一幅画,死后却成了后期印象派大师的代表,作品也成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甚至有日本富商将其《伽赛医生像》带进了坟墓。
我若是可以穿越到唐朝,真想去找杜甫围炉夜话,劝他学孔孟的豁达与强健之气...
现在的大V,与白居易的人气相比,简直弱爆了!
话说唐朝中期的长安,一家小饭馆里发生了一件怪事:
一个奇怪的客人吃完饭没有给钱,老板看到他身上密密麻麻的字竟然让他离开了。
码字的吃饭不付钱
原来这个人是大诗人白居易的粉丝葛清,他把白居易长达840个字的《长恨歌》纹在了自己的前胸和后背上。注意了,是纹!不是画!实实在在纹在皮肤上洗不掉的,居然还有配图!
难道这就是有图有真相的起源?
王维,如果放在当今的选秀节目中,
绝对是一个全能选手,跨界高手。
701年,王维含着金钥匙出生了,绝对的富二代加官二代,相当于现在的思聪哥哥。从小接受贵族教育,练就了一身才气,写诗、画画、音乐、舞蹈样样精通,随便操起一种乐器都能自弹自唱。
他多才多艺,有独特的跨界思维。
把酒言欢
他随便写的一首送别诗“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被作为送别时的名歌,广为传唱,还被编入乐府《渭城曲》,放到现在就是活脱脱的热门IP!他的很多诗作仿佛自带立体环绕音箱和IMAX屏幕,极有声音感和画面感。
诗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
诗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我们从小读唐诗,听唐诗,唱唐诗,但总感觉隔了一层那就是:那些真身从未以视觉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不能只是熟读唐诗,而且需要“看见唐诗”,“看见那些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