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高温,酷热难当,全市水、电、气供应进入高峰状态。本报记者走访获悉,供水、供电、供气等相关部门正多措并举,确保酷暑期间全市水电气正常供应,全力保障城乡居民需求。
水:93.091万吨!供水量创历史新高
据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7月至今,通用水司平均日供水量达86万吨,常水热线日均接线量735个,管道阀门消火栓等各类抢维修量日均125次,日巡检自来水管网750公里。特别是8月9日,全市供水量更高达93.09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7.4%,创历史新高。
通用水司生产运行部经理王常山介绍,目前公司日供水能力为106万吨。今年6月,他们对所有供水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和养护,保障城市供水水量足、水质优、水压稳。
每年夏季都是水厂检修班组最忙季,保养、维护、抢修等工作是他们的“重头戏”。魏村水厂厂长张文娜告诉记者,水厂巡检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既要检查每台设备运行工况,且需严密监测原水水质变化。“因夏季原水浊度升高,必须加强絮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消毒等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点的管控,通过在线监测和人工检测‘双保险’,多措并举应对高温下的高峰供水。”张文娜说。
管网抢修也是24小时随时待命。8月14日早上5点04分,调度中心发现横山桥增压站出水压力突降,抢修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确定漏点,发现戚墅堰横山桥戚月线600管渗漏。为不影响横山桥、芙蓉等片区供水,抢修人员经受着周末与高温的双重烤验,在抢修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于当日中午12点高质量完成了抢修任务。对于夏季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或突发情况,通用水司已提前做好防范,除开展突发停电演习、应急操作外,还配备了300人抢修队伍和40余辆抢修车随时在岗待命,并调配人员加强应急值守和采取错峰施工,最大限度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用水。同时,88130008常水热线24小时在线接听,为全市用户提供报修、咨询等贴心服务,高效响应市民需求。
电:1054.2万千瓦!全力以赴保障高峰供电
记者从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获悉,因持续高温天气,8月5日上午,我市调度用电负荷达到1054.2万千瓦,刷新历史新高,同比去年最高增长4.38%。
当前,我市电力迎峰度夏进入关键期,常州供电正多措并举全力保障高峰供电——
负荷精准高效调节。常州供电与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通力协作,推动源、网、荷、储各环节高效联动,深化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应用,在实现负荷精准高效调节的同时,落实重要客户和保电重点单位“一户一策”方案,牢牢守住民生用电底线和电网安全生命线。
密切监控平稳运行。常州供电密切关注、及时做好负荷预测和供需平衡分析,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加强重要设备、输电通道等运维保障,深化应用可视化、无人机巡线等技术,全面整治线路重过载、配变容量不足等问题,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确保电力资源输得进、落得下、用得好。
应急响应安然度夏。常州供电强化应急值班机制,梳理完善各项应急预案,配强配足应急物资、装备、队伍,组织开展实战演练的同时,强化专业横向协同、省市区纵向联动,做到重大事项报告及时准确、要素齐全。据悉,今年常州供电按期完成了25项主网工程,重点实施110千伏曹山变电站等新、扩建工程,顺利实施285项配农网工程,有效提升了电网供电能力;持续推进电网设备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现已排查和治理设备隐患52条,完成线路碳纤维导线补强等反事故措施182项,累计开展各类带电检测5100余次、专业设备巡视9700余次等,持续改善夏季电网设备健康运行。
此外,常州供电正利用今年5月上线的覆盖武进城区全部约25万低压用户的低压末端电网运行状态主动感知平台的停、复电主动感知功能,逐步试点推行由“被动抢修”到“主动抢修”转变,为保障高温天气下居民可靠用电再添助力。
气:150万立方米!百日攻坚保障80万客户安全用气
从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每日统计数据显示,近期常州市区天然气日供气量约150万立方米,日接入客户来电900余个,上门安检维修安装1800多户,入户抄表13000多户,燃气管网日巡检900余公里。目前,常州港华正在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全力保障近80万客户的安全用气。
燃气安全运行是常州港华的工作重心,从措施推进到技术管控,他们持续进行拓展与更新管网设施。大力实施老旧小区燃气改造工程,今年计划完成66个老旧小区的燃气改造,涉及3万余户居民,从源头保障居民的用气安全;通过建立管线保护联防联控平台,发布和了解工程施工信息,并利用先进技术对各类风险进行24小时管控,采用分布式光纤系统对高压管周边施工进行监控预警等手段,强化天然气管网保护,确保城市天然气管网安全运行。
据悉,自7月21日我市开展燃气安全“百日攻坚“行动至今,市区所有使用管道天然气的餐饮商户店堂内,全部安装了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实现了泄漏报警全覆盖;对南大街商业步行街等重点区域,常州港华从智能、信息、技术、材料、规范等全方位着手,消除燃气安全隐患,确保公共场所燃气设施管控到位。针对民用客户,常州港华今年已完成一级隐患整改近15000户、无熄火保护装置灶具整改超过1500台,更换灶前软管近7000根,更换烟道式热水器近200台,有力保障居民用户的燃气安全。
目前,常州港华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入户安检成功率。公司24小时热线96077,随时为用户解疑释惑;抢修队伍随时待命,确保应急情况及时响应迅速处理。
常州市救助站:送“清凉”,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安全度夏
“您好,天太热了,这是救助站送给你们的防暑物品!”自今年7月以来,常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采取日常巡查和晚上“夏季送清凉”特别救助行动等活动,帮助那些流浪乞讨人员,在炎炎夏日为他们送去清凉。
常州市救助站救助科科长夏宇峰介绍,连日来,我市救助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全力以赴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安全度夏。7月11日至8月14日,市救助站共上街救助15人次。
“救护站工作人员分中南西北中五条线路,进行‘扫街’,寻找和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夏宇峰透露,市救助站每天白天开展常态化街面巡查,最近一段时间,气温达到35℃及以上,市救助站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开展夜间主动救助,重点对车站、繁华商业区、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地开展全面排查,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药品、食品、饮用水等救助物资。
为应对持续高温天气,救助管理站咋近日还加大了巡查频次,扩大巡查范围,加强清凉油、风油精等救助物资储备。
除了日常巡查和晚上的特别行动,市救助站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救助车辆24小时备勤,救助热钱24小时有人接听,保证救助电话24小时有人接。
“工作人员一旦接到群众求助电话,我们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理,做到‘件件到现场、件件有落实’,处置率达100%。”夏宇峰告诉记者,市救助站还与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群众,由救助站远程购票,派出所民警直接护送人员进站乘车,让受助人员不需要进站就可以解决返乡问题。
近年来,为了弥补巡查救助短板,我市在南大街设立独立临时救助服务点。夏季,为了发挥该服务点的作用,我市救助站在里面放置免费口罩、矿泉水、快速面、清凉油、龙虎丹等救助物资,并提供暂时性休憩场所,实现站内救助与站外服务有机结合。
幸福阳光老年公寓:除了物理降温,还有“心理降温”
“这边服务这么好,高温也不怕!”今年89岁的吴奶奶在幸福阳光老年公寓生活了近3年时间了,谈到今年的高温,她心里也很平静,一点也不慌,因为幸福阳光老年公寓早就采取了战高温的措施。
幸福阳光老年公寓的负责人俞静介绍,今年6月份开始,该公寓就开始为备战高温做准备。比如,他们发现,进入夏季后,有些老人在自己房间舍不得开空调。为此,公寓专门为老人增加了空调补贴,让他们“畅快”地使用空调。
“即使公共区域有空调,但我们还是增加了大功率冰块风扇,让老人感受到夏日的凉爽。”俞静说,在采购降温设备和增加降温补贴的同时,幸福阳光老年公寓还在公寓顶层涂上了隔热防水涂层。
幸福阳光老年公寓还提前做好医务防暑预案,医护人员每天上午和下午两次为老人做防暑身体检测,做好老人的身体健康监测工作。不仅如此,每层楼上还放置了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品。
“在吃的方面,我们推出百合、绿豆汤、炖雪梨等消暑饮品和食物。”俞静说,这些消暑饮品和食物深受老年人喜欢。
除了物理降温,幸福阳光老年公寓还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人进行“心理降温”。
俞静介绍,因为天气炎热,老人只能待在室内,但时间久了,老人的情绪会有波动。为了给老人解闷,幸福阳光老年公寓组织“聊天团”,工作人员陪老人拉家常,消除他们心中的烦闷。
每天下午,该公寓还组织手工活动,像吴奶奶就多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前几天,她还用气球等物品制作小兔子,玩得不亦乐乎。
不喜欢手工的老人可以选择看电影。俞静介绍,他们专门为老人采购了投影仪,方便老人们看影视剧。
“我们还有健康操、下午茶、书法练习等等活动。这里室内凉快,又有这么多好玩的活动,我们还真没感受到炎热!”吴奶奶说,幸福阳光老年公寓的150多位老人在这里过得很开心,她请家人们放心。
江苏枝秀助餐:天气再热,也要守护他们“舌尖上的幸福”
连日来,我市持续发布高温黄色、红色预警。炎炎烈日,为了让腿脚不便、生活困难老人吃上“方便饭”,呵护老人“舌尖上的幸福”,我市200多个助餐点比平时忙碌了不少。
江苏枝秀·万家安中央厨房是我市较大的一家老年助餐服务公司,保障新北共400多名居家老人的用餐问题。
江苏枝秀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秀介绍,为保障被服务的老人及时用到美味的午餐,江苏枝秀·万家安中央厨房的工作人员每天早晨都要迎接一场“烤”验。
摘菜、洗菜、切菜、烹煮、分装,厨房间内充满了油烟的热浪和燥热的火气,厨房变成平均温度48°C以上的“烤箱”,汗水浸湿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衣服。但每一位做菜师傅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道菜品的加工,只为给每一位老人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王秀介绍,为了应对今年突如其来的高温,厨房在现有空调、风扇设置的基础上,增加了“物理降温”措施,特地购入大型冰块,并且随时配备冰饮和仁丹,及时缓解高温给员工带来的不适。
连日来,由于天气太热,原本到助餐点来享用午餐的不少老人也更倾向于选择送餐服务,送餐服务一下子涨了三成,达到了400户,在所有客户中占了近九成。
“只要老人有需要,我们就会确保送餐上门,让他们及时吃上可口的饭菜。”王秀介绍,小小的送餐车,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份份餐食,更是对老年人的热切关爱。
“所以,天气再热,我们也要守护老人‘舌尖上的幸福。”王秀说。
全媒体记者:唐秋冰 吕洪涛
摄影:胡平
通讯员:郭曼茹 黄瑞彩 商显俊 朱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