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布,有哪些信号和影响?

2022年07月14日14:25:37 热门 1368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130篇原创文章:


近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布,有哪些信号和影响? - 天天要闻

美联储议息会议新闻发布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尽管鲍威尔在记者会上表达了更为强势的抗通胀决心,并有意避免谈论经济衰退,但也正如他本人所说,当前总体通胀中有太多美联储无能为力的因素。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前景并不乐观。

加息7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50%-1.75%区间,这是1994年以来的近三十年最大幅度加息,加息至2020年3月疫情爆发前的高位水平。

2022年6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明确公布,已经不是简单的什么“靴子落地”,对于通胀高温,逆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而言,堪称重锤落下,冲击凶猛。

消息公布以后,美股收涨,美元走弱,全球资本市场迎来强劲走势;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涨超800个基点;甚至是比特币也在消息发出后的半个小时内上涨7%……比较诡异的,就是黄金和石油:

黄金震荡走强,原油价格震荡走跌,但是相对坚挺,无论黄金还是石油的价格依然都在高位。

美联储本次议息会议后,外界还注意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声明中措辞的变化。本次声明特别强调,委员会承诺,将让通胀率回落至2%的目标。这一表态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

近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布,有哪些信号和影响? - 天天要闻

美联储利率点阵图,图片来源:网络

会后公布的加息点阵图也体现了美联储未来更激进的加息路径。

预计到今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3.4%。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大幅加息不会成为常态。

议息会议发布会上,几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美联储表示,“坚决承诺”将通胀率恢复到2%,通货膨胀仍然居高不下,反映出与大流行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更大的价格压力;

重申认为持续加息是适当的。

2022年以来,从3月份开始,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开启了本轮加息潮的第一枪,5月份又继续加息50个基点,本次加息75个基点是年内第三次加息,加息的节奏很快,力度很大,预示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快速紧缩。

同时,基于现实和当下美国的国内经济情况和国际形势,这一次加息动作,释放了很多信号,也将在接下来给美国和全球经济,带来很多影响。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美联储最新公布的货币政策动向和结果,结合美国现实当下的经济情况,进行信号分析和影响研究。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近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布,有哪些信号和影响?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背景和过程复盘:

先划一下本次美联储加息的几个重点:

  • 隔夜美联储升息75个基点至1.5%-1.75%,升息幅度为1994年以来最大,28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此次加息有媒体称作“沃尔克时刻”重现。


  • 后市加息展望:(迄今最鹰的加息预期,主要相对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对通胀的态度)


  • 七月再次加息75个基点概率93.4%,9月加息75个基点概率为55%(当然,预期管理,操控市场的祖传手艺,一切为了利益服务,动态经济动态变化,不作数的)


  • 今年年底美元将加息到3.4%,接下来还会加息175个基点(安抚市场对通胀的恐慌)


  • 2023年底美元将加息到3.8%


  • 此次议息会议声明有小幅调整,其中在对政策目标的表述中,重申将寻求实现充分就业和长期通胀2%的双重目标,删除此前“随着货币政策的适当收紧,预计通货膨胀将回到2%的目标,劳动力市场将保持强劲”的表述,转变为“将坚定地致力于将通货膨胀恢复至2%的水平”的表述。


  • 与2022年3月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美联储此次将美国2022年GDP增速由2.8%下调至1.7%。


  • 此外,还大幅调升通胀预期,将2022年PCE通胀由4.3%上调至5.2%,同时将核心PCE通胀由4.1%上调至4.3%。小幅上调失业率预期,将2022年失业率由3.5%上调至3.7%。大幅上调联邦基金利率预期,将未来三年联邦基金利率分别由1.9%、2.8%、2.8%上调至3.4%、3.8%、3.4%。

近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布,有哪些信号和影响?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这一次加息,其实是符合市场预期的: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历史从不简单的重复,但总是压着逻辑相似的韵脚。

超预期的宏观经济裂变总是会激发超常规的政策应对。

6月16日,美联储FOMC会议加息75个基点落地,货币紧缩政策力度进一步加码,加息与缩表效应相互叠加,“沃尔克时刻”再度重现。

也算是见证历史了,28年来头一次,人一辈子能经历几个30年?

目标锁定通胀,能不能通过货币政策解决另说,但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带来外溢效益,必然会加剧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导致部分经济结构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经济衰退、货币贬值和债务危机的风险。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并不复杂。

近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布,有哪些信号和影响?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信号分析:美联储这一次“暴力”加息,释放哪些重要的信息?


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落地。整体来看,本次会议传递了多个信息,一是货币紧缩政策力度正在加大。二是加息与缩表双管齐下,紧缩效应相互叠加。三是“滞胀”状态进一步确立,充分前瞻与灵活应对并举。

简单来说,美联储和美国政府,面对日益凶猛的通胀势头和现实,已经无法继续通过所谓的预期管理和表态表演实现行情操控和市场管理的目的了,从本次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当前美联储的政策思路是先“舍经济压通胀”,等通胀受控后再转向避免硬着陆。

完全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这一次美联储的加息,基于背景和环境所释放出来的信息非常丰富:

1、这可能是美联储有史以来最被动的一次加息行动。

为了抑制通胀进行加息,这完全就是被经济环境和货币情况的现实牵着鼻子走的被动行为,当然,美联储在这个时间点这么做,完全就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无计可施的表现。

高利率对经济环境是直接的抑制,对于追求资本主义灯塔地位,讲究经济活跃和繁荣的美国来说,走到舍弃经济基本面去对抗通胀的路上,绝对是迫不得已,而不会是主动为之。

深层次的本质,就是为了维护美元霸权和国家地位,已经顾不上国内经济的繁荣表现了。

哪怕这样的繁荣完全是通过持续大量的货币释放流动性制造的虚假表象。

客观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尴尬而又被动的加息动作。

2、美国这一轮货币宽松以后的“软着陆”,恐怕很难实现了。

对于美国而言,经济软着陆,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是国内生产和经济的增量能够实现追赶超发货币,夯实流通货币币值,时间换空间;

要么就是美国政府能够通过美元潮汐成功顺利,并且效率跟得上的进行全球财富转移和经济收割。

全世界,也只有美国有这个能力实现经济软着陆,实际上,过去几十年也是这么操作的。

但是在2022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如果美国祖传美元全球收割,霸权抢劫的套路还管用,是绝对不会倒逼美联储采用保罗-沃尔克时期的暴力加息模式来对抗通胀的。

能转移出去的通胀就不是问题,能明确可控的通胀对于美国来说也不是问题。

资本家和华尔街能赚钱就不在乎通胀。

但是,这一次加息的动作,已经非常清晰地证明了,美国和美联储,对于通胀的束手无策,以及黔驴技穷,抓大放小,霸权重要,所以顾腚不顾脸。

3、美联储明确加息,将在全球美元结算体系关联的国家和经济体中掀起新一轮的加息潮。

这个因果关系很清晰,美元结算关联的国家,如果不加息,美元资本就会大量流出,用这些国家的衰退,债务暴雷,还有萧条,为美国繁荣做贡献,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必然的趋势,绝大多数国家和经济体都会选择跟进美国的加息,用魔法对抗魔法,留住资本。

因为美元是全球结算货币,美元每一轮的加息对应的就是全球货币紧缩周期的启动。

不同国家的经济情况和周期是不一样的,美联储加息只考虑自身,那么全球范围各种债务暴雷,经济波动,供需紊乱等等的冲击和情况,将成为必然。

时间拉长,只要美元加息这个趋势,美国利率高位运行的现实没有得到扭转,前期的全球通胀得到抑制的进度和经济就会产生错位,导致必然的全球陷入滞涨的环境中

4、美国和美联储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对抗本轮国内通胀,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通胀是被动的,而通缩是主动的。

在全球范围内通过美元通缩来解决通胀,是典型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指标不治本的做法。

美国这一轮国内通胀,三个核心原因:

第一,拱火俄乌导致的美元对石油价格出现了失控;

第二,美国政府出于脸面和所谓的政治正确,针对中国的一系列贸易战;

第三,本土资本利用流动性泛滥大发横财,进一步推高了通胀。

当然,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以日本,韩国,欧洲的一众利益联盟,暗地里持续大量抛售

美国国债,无形加大了美元在全球经济环境中的流动性。

所以,美国想要通胀压下来,保住美元霸权,这一次,愿意承接美国通胀,转移通胀的对象,没有了,美国花出去的钱,要自己买单,仅仅凭货币政策制造收缩,明显是行不通的。

接下来,和俄罗斯达成和解,出卖乌克兰利益,降低对华关税,缓和中美关系,敲打利益同盟,几个方向,才是根本。

至于会不会这么做,那就要看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博弈,和经济基本面能不能抗得住了。

如果主动通缩的代价都换不回来通胀解决,那么美国的处境就非常被动了。

所以,美国加不加息,缩不缩表,其实对于主要博弈对象(中国,俄罗斯,欧盟)而言,从国家层面来看,并不在乎,至于后续是真正摊牌(博弈调整),还是掀桌子(发动战争),就要看美国如何选择了。

这才是关键。

近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布,有哪些信号和影响?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根据美国的利益诉求和趋势研判,按照美联储的加息动作,将带来哪些影响?


随着美联储又快又急的加息推进,所能产生的影响,是全面和有针对性的。

这里做一个趋势研判和影响分析:

1、首先对于美国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来说,高利率环境和持续加息的市场预期,是有绝对的抑制负面作用的。

这是一场对抗通胀和衰退效率之间的比赛,非常凶险。

基于6月份的加息动作,美国国内金融市场在环境和预期的双重作用下,向上增长的底层逻辑和核心支撑没有了,金融市场的行情都要依赖流动性,缩减流动性的环境,谈什么行情?

剧烈波动,向下调整,在所难免,而且,要警惕美股下行有可能出现的失控和崩盘风险。

2、新兴市场经济复苏进程受到波及。欧美通胀压力持续扩散,叠加地缘局势升温以及全球疫情反复,对新兴市场经济复苏造成复合冲击。同时,美联储紧缩步伐加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兴经济体的宏观政策空间,加大了其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

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美元加息,主要影响有两个:

一是货币贬值:美联储本轮加息后,美元升值,已经有多国货币快速贬值,比如日元、土耳其里拉等。预计之后将有更多国家货币出现动荡。

二是引发债务危机:疫情之后新兴市场国家债务高企。随着美元资本流出,债务风险持续加大。美元指数不断走强,导致部分经济结构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经济衰退、货币贬值和债务危机的风险。

对于中国也是一样,就算中国不跟随美元周期,但是利率下行,释放流动性的空间就受到了限制。

美元加息,美元走强,在强美元的全球贸易环境中,人民币如果宽松释放流动性,就会被美元潮汐无情收割。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强美元都没有好事,不是萧条就是战争。

3、随着全球流动性拐点出现,市场风险偏好发生改变,高估值的风险资产可能被持续抛售,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数字资产同时承压,近期快速变化的各类资产价格对此已有一定反应。

实事求是地来看,全球除了中国因为有严格的外汇管制管理系统以外,所有和美元挂钩的金融市场,资产领域,还有资产类别,都有通胀泡沫被刺破的风险和可能。


总的来看,美联储暴力加息动作和持续加息的强预期,将给处于通胀环境中的全球经济,带来强烈,持续的紧缩威胁和多元波动冲击:

短期泡沫破碎和波动风险,中期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冲击风险,长期就是持续衰退和萧条风险。

经济危机本质就是债务危机,而美元加息预期,紧缩态势之下,或将成为引爆全球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近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布,有哪些信号和影响?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人民币资产,是否会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环境中的“诺亚方舟”?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因为连续遭遇两次石油危机,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经济陷入“滞胀”漩涡。

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采用超预期的加息政策,有效地遏制住了超预期的通胀状态。

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美国在长期滞胀环境中的萧条,而走出萧条也不是美国经济复苏,而是通过冷战成功让苏联解体,通过冷战红利(本质上也是金融掠夺)才算解决美国萧条问题。

但是资本主义周期性,因为资本逐利的无尽贪婪和欲望积累的债务风险,需要得到释放,所以,每隔几年,就会有全球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风暴席卷冲击。

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到08年次贷危机,每一次表现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

核心问题就是,美国这个国家,掌握着美元霸权,但是并没有引领全球技术革命,创造增量的能力,所以凭借军事霸权,科技垄断,通过经济殖民和产业链管理,反复收割和掠夺全世界财富来进行本国经济的周期性修复。

以前是无往不利,但是到了2022年,这套做法行不通了。

被收割的日本,韩国,东南亚,包括我们的祖国中国,这一次面对美国自2020年以来释放的天量流动性挖出的经济巨坑,不愿意,实际上没办法去填。

美元开启加息,就是开启了收割周期,没有国家实力和不能对美国军事霸权做到平起平坐的国家,都难逃一割。

当然,既然接受美元,享受了美元霸权主导经济体系的红利,那么这种收割也是必然要接受的结果。

但是中国不一样,实际上,中美的经济关系,更多的其实都是在国家层面的,资本无法随意流动进出的中国,而且军事力量层面有话语权,这就让中国成为美元收割周期之下,全球经济波动震荡的大环境中,成为了绝对的诺亚方舟。

美元加息,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和资产领域,会有影响:

首先是金融市场,美股下跌,A股会有很大压力。但是A股的表现,在全球滞涨环境里面,对于全球财富和储蓄,和美股市场的竞争,至关重要,中国的A股其实就是有形之手主导,大A走强,特别是在美股注定下行的趋势下走强,说白了就是抢原本看好美国的全球资本,断美国的财路!

这是必然的趋势,不过急不来,中国讲究内敛低调,闷声发财,看准这个方向,很重要。

其次是人民币汇率在此次加息以后,会有贬值压力,汇率之战,是国运和经济基本面的耐力比拼,中国要对外崛起,对内复兴,那么人民币就有走强的需要和趋势。

日本可以不顾道义脸面,中国讲究道德和责任,所以汇率承压,保持稳定,也是大国竞争力的体现。


基于以上两个趋势的判断,美联储开启暴力加息,冲击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的背景之下,中国国内经济环境和人民币资产,将成为即将到来的全球滞涨大环境以及经济冲击波动巨浪之上,绝对的“诺亚方舟”。

从6月15日以后,坚定看好中国国内经济和人民币资产,看好中国A股走势。

不一定能保证获得什么财富增值,但是保值无忧,总好过在汹涌澎湃,危机四伏的美元资产市场里面以身涉险。

一个是经历磨难和考验,韧性顽强,势头向上的中国;

一个是内忧外患,内部资本集团利益争斗,颓势明显的美国。

对于中国人来说,该如何选择和押注,或许并不是一个很困难的选择题。

没有必要唱衰美国,或者认为文章的分析和我的意思是唱衰美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的家底和沉淀不能轻视,不怕富二代穷奢极欲,就怕富二代盲目创业。

一个没有办法治标治本,抓不住关键,黔驴技穷,瞎折腾走下坡路,儿卖爷田(美元霸权和科技军事优势)不心疼的美国,走向持续衰落和失败的道路。

对全世界都好。现实情况就是,明眼人都知道,美国就算通过加息缩表保住了美元霸权,抑制了通胀,美国经济这一次,硬着陆和必然的衰退萧条,是难逃一劫了。

至于狗急跳墙,掀桌子抡膀子,俄罗斯表示大伊万神器护体,而中国呢?

难道在朝鲜和越南的滋味,时隔这么多年,鹰酱又按捺不住重新品尝的渴求了?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毛泽东:《杂言诗·八连颂》(1963年8月1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任他风起云涌,我自波澜不惊。

中国崛起,势不可挡,吾辈国人,自强不息,无惧挑战和冲击。

美国加息折腾,该担心永远不是中国和中国人,而是美国自己。

谨以此文,和所有同胞,共勉。

近30年来最大加息幅度!美联储货币政策公布,有哪些信号和影响?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