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受好评到饱受争议,《梦华录》为何要对赵盼儿身份进行洗白?

2022年07月13日20:14:12 热门 1379

壬寅酷暑,一部名为《梦华录》的古偶剧成为热议话题。 该剧制作精良,加上美女帅哥的明星配置,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梦华录》的负面评价却也越来越多。

近两天,脱胎于古偶剧《梦华录》的“双洁”词条频频登上热搜。

这里的“双洁”指的是男女主角初步确定关系后,互相交代自己没有性经验,属于清白身。 广大网友却认为这是《梦华录》编剧和导演有意为女主赵盼儿身份洗白。

因为在《梦华录》的原著《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中明确指出,赵盼儿与宋引章出身风月,社会地位不高。

为了满足观众爽点,《梦华录》主创对原著进行根本性改动,将两位女主赵盼儿和宋引章,改成了脱籍从良的女商人和“卖艺不卖身”的官家乐伎。

最后,赵盼儿要求“官二代”顾千帆确定和自己的关系,得到正式的尊重;自己则“永不为妾”,坚持自力更生。

抛开剧情,结合真实历史,诸如赵盼儿、宋引章这些社会不高的女性,是否有权利向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的追求者寻求正妻的名分呢?

从广受好评到饱受争议,《梦华录》为何要对赵盼儿身份进行洗白? - 天天要闻

中国古代的女性社会地位呈现“高开低走”。远古时期,女性拥有得天独厚的孕育能力,加上在纺织、采集果实方面的劳动效率要比男性更高,因此各部落中的女性往往占据主导地位。

进入农耕文明后,男性因体力充沛,能吃苦干重活,社会地位相较于远古时期得到明显提高。在分化加剧阶级对立的情况下,封建制度取代原始部落制,父系社会颠覆母权。

又经过数千年发展,到了隋唐时期,一批女性人物登上政治舞台。比如,武则天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她当仁不让地开创历史先河。 紧随其后的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唐肃宗皇后张良娣等人,都是当时政坛上举足轻重的女性代表。

加之唐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女性可以经常外出闲逛,交往异性,也可以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

唐太宗李世民甚至用诏令的方式,鼓励女性早结婚、早生子,寡妇再嫁他人,由此形成女性也顶半边天的社会风气。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随之兴起“程朱理学”。在婚姻、教育、参政等方面,宋朝减少了许多对女性的约束和限制。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里,能清楚地看到女性可以堂而皇之乘轿出游,负责管理家中田地和大小事务,参与政务、军务。

另外,宋代的婚姻制度虽然依旧贯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女性享有一定的婚姻自由权。两宋时期,出现了“夫死改嫁”、“休妻离异”后的再婚自由。

从广受好评到饱受争议,《梦华录》为何要对赵盼儿身份进行洗白? - 天天要闻

唐婉和丈夫陆游离婚后,她迅速改嫁别人,这成为宋朝婚姻制度自由最好的例子。 那说到这里,是不是广大网友错怪了《梦华录》的编剧?

因为宋朝婚姻制度是如此的开明,作为“商界女强人”的赵盼儿,的确有资格要与顾千帆平起平坐。

然而事实真相或许并不如大家想的这样。 自古以来,婚姻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人生大事。现代人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看法,比之封建时期要开放了不知多少倍。

尽管如此,当代人相亲也会存在一条赤裸裸的“鄙视链”。有房有车是硬性标准,在此基础上就是要考察对方的实际收入、文化水平,包括家庭出身,择优而取。

就连社会如此开放的今天,我们的婚姻观都如此“势利”,更别说发明这些糟粕的古代人了。

还是拿大家认为古代社会最开放的唐宋两朝举例。高士廉奉唐太宗李世民的诏令,专注精力修成《氏族志》,把大唐皇族列为第一等贵族,崔、卢、李、郑等世家大族地位遭削弱。唐太宗更是直接下诏,不准崔、卢、李、郑世家互相通婚。

奇怪的是,皇帝钦定的不允许通婚之家,反而越显高贵。唐文宗的宰相郑覃有一个孙女年方二八、貌美如花、至今未嫁。当时的权贵都来为子孙求婚,却一概被拒绝。

最后,郑覃挑来挑去,将自己的宝贝孙女嫁给了九品芝麻官崔皋。唐文宗很奇怪,为何老郑放着那么多乘龙快婿不挑,却要把孙女下嫁给崔皋?

从广受好评到饱受争议,《梦华录》为何要对赵盼儿身份进行洗白? - 天天要闻

君臣二人私底下一嘀咕,唐文宗这才弄明白事情的真相。原来,崔皋虽然官职低,但门第高,属于“禁婚家”。郑覃认为两家门当户对,夫妻婚后生活才会美满。

身为九五之尊的唐文宗,对宰相郑覃的择偶观嗤之以鼻,可现实却给了唐文宗一记响亮的耳光。

没过两年,唐文宗有个女儿到了适婚年龄,他想把宝贝女儿嫁给那些世家大族,但遭到对方的拒绝。

唐文宗悲叹:“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反不若崔、卢耶?”

这句话代表了唐文宗的无奈。我老李家是上天选中的皇亲贵胄,拥有全天下最宽阔的疆域,嫁女儿的时候却遭到那些世家的鄙视。

这种家庭出身的相互攀比,到了宋朝显得没那么重要,但更现实的问题随之而来。 唐朝中后期,外戚宦官过度干政,成为唐代灭亡的罪魁祸首。

五代以后寒门崛起,赵匡胤本就以下犯上,他深知决不能重蹈前朝覆辙,必须要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于是乎,两宋朝廷推行文治,注重科举考试的公平与正义。

广大寒门子弟一旦登科,便能光宗耀祖,以至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当时人们普遍的价值观。

旧的婚姻鄙视链瓦解,新的婚姻鄙视链建立起来。宋朝的家长都想为女儿找一个有才华的青年男子,进士、状元成为首选,这种现象又被称为“榜下捉婿”。

从广受好评到饱受争议,《梦华录》为何要对赵盼儿身份进行洗白? - 天天要闻

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福州人陈修考中了探花(殿试第三名)。这一年,陈修已经73岁,尚未娶妻。

宋高宗得知此事,当场就从宫中选了个30岁的宫女赐给他。事后,有人开陈修的玩笑,编了两句打油诗:“新人若问郎年几?五十年前二十三。”

宋人笔记有载:“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可见,有实力参与“榜下捉婿”的家族,除了朝廷中的权贵,就是当时的富商了。

北宋大书法家蔡襄曾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只求资财。”宋代的富人嫁女儿,往往不顾男方家出身,只要对方有上进心,学识过人,女方往往还会陪嫁一大笔钱。

说到这里,关于经过改动之后的赵盼儿,是否有权利追求她所谓的爱情和价值观?答案是肯定的。

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对爱情和婚姻的选择价值观。但这想法能否付诸于现实?这才是重中之重。

《梦华录》的原著作者关汉卿,没有刻意点出赵盼儿和宋引章的爱情故事,甚至可以说隐去了这条线。在原著中,赵盼儿与宋引章就是出身低贱的妓女。而电视剧里的顾千帆学识过人、仪表堂堂,有着良好的出身,妥妥符合“榜下捉婿”的各种条件。

赵盼儿虽然在商界拥有一定成就,但毕竟其出身不高,至于美貌,更是见仁见智。若北宋朝真有顾千帆这么个人,他挑选未来妻子时会有更好的选择,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从广受好评到饱受争议,《梦华录》为何要对赵盼儿身份进行洗白? - 天天要闻

试问大家,若我们有着与顾千帆类似的条件,被一位长相娇美的富家千金看中。还会不会舍近求远,不顾家人反对,执意要娶整日抛头露面的赵盼儿?

《梦华录》的粉丝也不要拿李师师宋徽宗那段感情纠葛来说事。 《梦华录》的编剧与导演将现代社会框架放到千年前的北宋。又故意给赵盼儿、宋引章设置障碍。

观众们看到这些女主角解决各种麻烦,最后升为满级,抱得男主归,这的确是一件爽事。 诚然,一部优秀的古装剧,前提条件就是不能恶意篡改历史,男女主角要有独立的思想,符合人物价值观。

从这几点上看,《梦华录》符合大众胃口,且基本做到原汁原味,算得上是近几年一部较为优秀的古偶剧。 时下人们对《梦华录》最大的争议点莫过于主创故意对赵盼儿身份进行洗白,是否符合真实历史?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婚姻观念,有的标榜门第,有的标榜学识,有的标榜出身。

从广受好评到饱受争议,《梦华录》为何要对赵盼儿身份进行洗白? - 天天要闻

某位现代社会学家说过:婚姻具有经济、子女、爱情三大动机。

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爱情,可若真的进行到最后一步时,我们能否抛开一切成见与心爱之人双宿双飞?

同理,《梦华录》主创确立了一个明确符合现代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后,对原著人物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改动,其实并无不妥。

电视剧毕竟是影视化之后的改编作品,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允许主创和导演进行合理改动。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