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2022年07月12日22:15:03 热门 1019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一.引子

海外网3月18日电 据台媒报道,当地时间3月18日,台湾知名作家李敖去世。家属的声明指出,李敖先生于2015年7月至医院求诊,后经诊断为脑干肿瘤,近日因病况转危,于2018年3月18日上午10点59分不幸离世,享年83岁。

2017年6月,李敖参加了一档名为《再见李敖》的电视节目录制,该节目原计划请其好友陈文茜、前妻胡茵梦以及台湾最早查禁李敖书籍的宋楚瑜担任嘉宾,但在节目还未播出,李敖却不幸病逝。目前,该节目是否会按原计划播出,尚待确认。据悉,李敖在节目中写了一封公开的亲笔信,用以向家人、朋友、仇人好好道别。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台湾“东森新闻云”18日公布了李敖的亲笔信,内容如下:

你们好,我是李敖,今年83岁。年初,我被查出来罹患脑瘤,现在刚做完放射性治疗。现在每天要吃6粒类固醇,所以身体里面变得像一个战场,最近又感染二次急性肺炎住院,我很痛苦,好像地狱离我并不远了。

我这一生当中,骂过很多人,伤过很多人;仇敌无数,朋友不多。医生告诉我:“你最多还能活三年,有什么想做、想干的,抓紧!”

我就想,在这最后的时间里,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编41-85本的目标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见一面做个告别,你们可以理解成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后一次会面,“再见李敖”及此之后,再无相见。

因为是最后一面,所以我希望这次会面是真诚,坦白的。不仅有我们如何相识,如何相知,更要有我们如何相爱又相杀。

对于来宾,我会对你说实话;我也想你能对我讲真话,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或许我们之前有很多残酷的斗争,但或许我们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希望通过这次会面,能让我们都不留遗憾。不留遗憾,这是我对你的承诺,也是我对你的期盼。

对于来宾,不管你们身在哪里,我都会给你们手写一封邀请信。邀请你来台北,来我书房,我们可以一起吃一顿饭,合一张影,我会带你去看可爱的猫,我会全程记录我们最后一面的相会,一方面是留作你我的纪念,另一方面也满足我的一点私心。告别大陆媒体近10年了,我想通过这些影片,让大家再一次见到我,再一次认识不一样的我,见证我人生的谢幕。 谢谢各位!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二、为什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泰伯》中有云:“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见,人在知道自己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总是身心释然,这时会放掉一生中的许多狭隘、仇恨等不良心理,希望一切不好的意念能够在离开前得到化解,此时他的心胸是豁然的,于是说出话都是美好的良性的。

最典型的场景是在前几年曾经热播一时的偶像剧《美人心计》中的一幕:

薄太后生前因嫉妒儿子宠爱窦漪房,而对窦总是苛刻相对。但她心里知道窦漪房贤惠善良真心对自己儿子好,只不过女人的天性中的嫉妒使她总是对窦不友善。当她临死时,窦漪房在她身旁,她将自己对窦的真实看法全都说给窦听,婆媳于是冰释前嫌,薄太后安然逝去。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可见,每个人天生都是善良的、充满爱的:因为我们的生命和成长都来自于爱。因为那是我们曾经拥有的,所以才会热切的追寻它们:如果你没有感受过爱又怎会知道它的存在,如果你不认为它是美好的又怎会向往。

但是,经过后天环境的各种因素对我们的影响,会形成一种东西叫——思维能力或方向,也就是思想。我们深信它就是真正的自己,并随着生活的不同经历遭遇而创造出不同的价值标准,用来驾驭自己并衡量或评判别人。我们对它越来越依赖、认同。渐渐的,我们离真正的自己越来越远,也就隔离了我们的本质“善良与爱”。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直到将死时,生命的“结束“唤醒了我们对它”开始”时的认知,也就是我们对它真正意义的认知。因此,在那一刻,我们抛弃了思想曾经误导自己的那些东西,那些外在的利益得失、诸多的不应该、不可以,诸多的标准界限、因果逻辑(比如“以牙还牙”这样的思维逻辑)等等。而重新拾起了那个被失落了很久的自己,那个善良的、充满爱的自己。那种感觉就如人们所说的“当你失去时才知道它的珍贵,想珍惜却为时已晚”。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三、从终点看起点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著名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讲到的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的开篇,柯维博士在这里设计了一个让读者参加自己葬礼的冥想练习~

现在闭上眼睛想想,假如你现在坐在自己葬礼的现场,坐在最后一排,所有人都在讲述他们眼中的你,你觉得人们会如何总结你的一生?你会喜欢这些评语吗?如果不是,那你就要“以终为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了。只有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今天李敖的遗书亲笔信也再次鲜活地证明了柯维博士的“以终为始”的意义。

很多人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但是为时已晚,所以忙碌未必出成果。也有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发现自己牺牲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所以明确真正的目标很重要,只有明确了真正的目标,再勇往直前,坚持到底,才会有更好的效能。

柯维博士告诉我们,心中牢记以终为始,才会成为高效能人士。我们每天都应该不断地问自己: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务之急是什么。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扎克伯格曾经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找到这个世界赋予你的使命,是真正幸福的关键。”使命宣言主要说明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品德),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贡献和成就)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盖茨是以终为始的践行者,年轻时的盖茨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可以用来沟通和学习的电脑。那时候,计算机实在是太贵了,即使是计算机生产公司也觉得盖茨是痴人说梦。在当时,这简直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对当时的盖茨而言,都很难得到一台。可是盖茨以自己的目标为导向,努力实践,谁也想不到,计算机从开始的100万美元一台到今天只需要1000美元。如今,盖茨的梦想是实现所有生命价值平等,于是盖茨与妻子一起创办了比尔与马琳达.盖茨基金会。盖茨在2007年哈佛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说:“对于马琳达和我来说,挑战是一样的:怎么用手上的资源让尽可能多的人受益。”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马云是实践“以终为始”最为著名的中国人。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家园马云的家中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马云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从这天开始,马云开始铁下心来做电子商务。他们没有租写字楼,就在马云家里办公,最多的时候一个房间里坐了35个人。他们每天16-18个小时野兽一般在马云家里疯狂工作,日夜不停的设计网页,讨论网页和构思,困了就席地而卧。马云不断的鼓动员工,“发令枪一响,你可不能有时间去看对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诫员工“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阿拉巴巴就这样孕育、诞生在马云家中。1999年3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直至逐渐为媒体、风险投资者关注,从而由横空出世、锋芒初露,到气贯长虹、势不可挡。直至成为全球最大网上贸易市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并逐步发展壮大为阿里巴巴集团 成就了阿里巴巴帝国。

四、结语

作为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李敖以“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而闻名,有《北京法源寺》、《阳痿美国》、《李敖有话说》、《红色11》等100多本著作,前后共有九十六本被禁,创下历史记录,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李敖大全集》是他大部分著作的合集,共80册,凡3000万字。2005年9月访问大陆,在北大、清华、复旦三所顶尖高校发表了名为“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尼姑思凡”的系列演讲。

思维|从李敖最后的公开信解读“以始为终” - 天天要闻

对于李敖病逝,蔡康永惋惜:“悼李敖~~他一个人身上,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他不在,那个江湖就不在了。”

而仍在江湖中的我们,如何以终为始,如李敖般成为一个自己真正想成为的自己呢?

——END——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