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泽东专列遇袭,公安查明真相后,毛主席为何为凶手求情

2022年07月12日00:53:42 热门 1013

1955年,新中国发生了多件大事,除了众所周知的开国将领授衔,还有新中国的农业改革。

毛泽东对浙江的农业改革非常重视,伟人视察浙江的时候,还写过一首古诗《七绝·莫干山》: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从这首诗当中,便可看出毛泽东心情愉悦,然而他去浙江的这次旅程当中,却发生了一件隐秘的“刺杀案”。

毛泽东的专列刚刚路过萧山火车站没多久,车上的工作人员,突然听到了一声脆响,意识到主席专列的玻璃遭到袭击,赶忙过去查看。

走过了一节又一节的车厢,工作人员看到玻璃上有个窟窿,明显是受硬物袭击所导致。

在敌特形式严峻的大时代下,工作人员对此事极其重视,立刻就展开了调查。

最终查出了罪魁祸首之后,上报到了毛泽东那里,而毛主席听完汇报之后,反而主动为那人求情。

1955年,毛泽东专列遇袭,公安查明真相后,毛主席为何为凶手求情 - 天天要闻

关于此事的前因后果,要从毛泽东的专列说起。众所周知,毛主席一向主张与人民群众接轨,所以他时常去往全国各地视察,尤其喜欢乘坐火车外出。

原因很简单,火车可以随时停站,毛泽东也就可以随时下车,去了解民情。

毛泽东不喜欢坐飞机,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一是飞机不怎么安全,二是飞机无法随时降落。

再有就是,毛泽东喜欢安静,那时候的飞机噪音太大了,而火车的车厢较为安静。毛主席在火车上架起望远镜,视察沿途的民情、灾情、建设……所以主席的专列,也就成了移动的办公室。

为了安全起见,主席的专列和普通火车差别不大,为了防止别人看到车里,所以加厚了窗帘。

毛泽东的专列每到一地,当地政府并不知道主席的到来,只知道有中央首长来了,准备招待。

因为保密工作的需要,所以大家一直到见了毛泽东之后,才知道是主席来了。

毛泽东专列停站最多的地方,分别是湖北的武汉,和浙江的杭州,这体现了主席对这两座城市的重视。

建国初的那几年,浙江的发展一直牵动着毛泽东的心,该省经过了十多年的战乱,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从军阀混战再到抗日战争,再加上后来的解放战争,战火严重影响了浙江的发展。

除了人民群众的幸福之外,还有就是浙江乃蒋介石的老家,所以让该省富起来,具有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意义。

1955年,毛泽东专列遇袭,公安查明真相后,毛主席为何为凶手求情 - 天天要闻

毛泽东多次去往浙江视察农业发展,1955年6月的时候,毛主席的专列再次开赴杭州,主要是为了指导农村合作社的工作。

专列到达杭州,按照原先的计划,会在6月18号天黑之后出发,不过毛泽东提前忙完公务,所以要求提前出发。

太阳刚落山,主席的专列驶出了杭州火车站,同时在这列火车上的,还有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

此时的马林科夫,在深陷于苏联的政治斗争当中,而且他的情况不容乐观,所以这次的中国之行意义重大。

当时苏联的两大实权人物,除了赫鲁晓夫之外,就是这个马林科夫,所以此人的中国之行,有种多重的含义。

毛泽东一直关心苏联局势,所以他在专列上,跟马林科夫亲切交谈,话题自然离不开世界局势,以及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毛主席想要学习苏联的发展经验,建设新中国的农业合作社

而负责专列安全保卫工作的,是时任浙江省副省长、兼公安厅厅长的王芳同志。

在长达几十年的革命斗争当中,王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曾长期负责保护毛泽东的安全。

王芳所在的车厢,跟毛泽东的车厢紧挨着,他时刻注意着任何可能性的危险因素,因为主席的安全大于天。

毛泽东的专列,一直都是流动的国家“首脑办公室”,要谨防敌特的突然袭击,因为建国仅仅六年,所以浙江一带潜伏着许多特务。

主席的专列离开杭州,大概过了三十多分钟,抵达了萧山火车站,谁知刚刚出站没走多远,王芳突然听到了一声脆响。

咔!

明显是玻璃碎裂的声音,王芳时刻警惕的心,瞬间变得紧张了起来,虽然声音来自于后面的车厢,但他第一时间去往前面的车厢,去查看毛主席的安全。

王芳确认了毛泽东的车厢完好无损之后,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放下,他喊来工作人员加强对毛泽东的安全保卫,紧接着便去调查那一声脆响的起因。

1955年,毛泽东专列遇袭,公安查明真相后,毛主席为何为凶手求情 - 天天要闻

王芳

王芳走过了一节节的车厢,当他进入第六节车厢的时候,目光锁定在了玻璃上,那里有个小小的破洞,玻璃已经出现了裂缝。

几块玻璃渣子散落在车厢里,在电灯下闪着微光,幸亏是后面的车厢,而不是前面毛泽东所乘坐的车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王芳的第一反应就是敌袭,认为极有可能是浙江一带潜伏的特务,想要行刺毛泽东。

掌握了初步情况之后,王芳赶紧去报告毛主席,说有一节车厢遭遇了袭击,为了安全起见,要立刻采取措施。

毛泽东听完之后,并没有为此而慌张,他一边办公一边嘱咐工作人员,先把这件事调查清楚之后再报告。

毛主席虽然镇定,但此事引发了王芳的高度紧张,当主席的专列抵达诸暨,王芳立刻下了火车,打电话联系吕剑光。

王芳是浙江公安厅的厅长,而吕剑光是公安厅的副厅长,吕剑光从1939年开始,就已经从事与党的保卫工作,截止1956年,已经在公安战线拼搏了十七年。

吕剑光从电话当中得知,毛主席的专列在浙江居然遭遇袭击,内心非常的紧张,认为此事非同小可。

王芳下了死命令,要求吕剑光在一天之内抓到犯人,保卫主席的安全。

吕剑光接了命令,立刻调兵遣将去往萧山调查此事,并且通过电话联络了萧山的公安局局长潘振铎,传达了王芳的命令。

因为毛泽东的专列是高度保密的,所以县一级的公安机构,只知道有一列火车路过萧山,在天快黑的时候遭遇了袭击,并不知道车里坐着的是谁。

不过潘振铎也猜到此事不简单,因为是副厅长亲自下的命令,所以那列火车当中,大概率有中央领导。

1955年,毛泽东专列遇袭,公安查明真相后,毛主席为何为凶手求情 - 天天要闻

潘振铎对于此事非常重视,居然有人敢在自己的辖区袭击火车,他当即下达命令,要求萧山的公安和民兵,全部出动去调查此事。

而另外一边的毛泽东,则继续在浙江视察工作,因为王芳提高了保卫等级,所以提前疏散了群众。

同样是在浙江,蒋介石在浙江视察的时候都是坐着轿子,但毛泽东在浙江视察的时候,都是迈开双腿走路。

由于王芳的提前布控,所以毛泽东走了一路,都没有看到他心心念念的老百姓,所以表情不太高兴。

毛泽东自然知道,肯定是因为王芳的提前布置,所以自己才见不到浙江的群众。

毛泽东为了发表内心的不满,恰好遇到了村里的一只大公鸡,所以专门写了一首诗,委婉批评了王芳的警卫工作。

与此同时,公安部的副部长许建国,正在杭州地区视察,他很快就接到了王芳的报告,得知主席的专列遭遇袭击。

许建国对于此事非常重视,他指示说:“这件事一定要认真严肃对待,不能将主席的安全视为小事。如果萧山当地的公安不够,就从外地调,一定要查明事实。”

许建国是卓越的公安领导人,战争年代做过张学良的警卫团上校,长期从事与情报保密工作。

国民党的陈长捷评价许建国:“神化莫测!”

1955年,毛泽东专列遇袭,公安查明真相后,毛主席为何为凶手求情 - 天天要闻

许建国

而今毛泽东的专列遇袭,等于是头等的大案要案,许建国本人亲自登上了毛主席的专列,亲自调查这一重大的“刺杀案”。

许建国拥有多年的刑侦经验,他望着破损的车厢玻璃,看到那破口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如果是枪击,凭借子弹的威力,能把车窗玻璃打出一个圆窟窿,而且也会打穿另外一侧的玻璃。

可实际上,车窗的玻璃仅仅破了个小洞,而连带着整面玻璃,也就仅仅裂开了几条缝隙而已。

许建国调查之后,认为主席专列这次遇袭,并不是被子弹打穿,应该是某种硬物。

许建国亲自下令,要求调查袭击发生的地点,他猜测可能是当地的老百姓没有见过火车,所以才会拿石头砸。

到这个时候,许建国已经意识到,此案可能并没有那么复杂,以自己多年的刑侦经验,大概率不会是敌特所为。

原因有三点:

第一,武器粗陋,谁也不会蠢到拿着石头去刺杀毛泽东;

第二,主席专列的行踪是高度机密,敌人如果得知了此事,肯定会派遣顶尖杀手,而不是普通的石头;

第三这才刚刚建国没多久,对老百姓的教育还不够,所以砸车的事情屡见不鲜。

公安部的警察,听了许建国的分析之后,认为副部长说得很对,大家也都为此松了口气。

既然不像是特务袭击,所以调查此案的时间也就放宽了,而不是拘泥于二十四个小时之内破案。

1955年,毛泽东专列遇袭,公安查明真相后,毛主席为何为凶手求情 - 天天要闻

紧接着,周围多座城市的警力,开始奔向萧山县,调查“袭击”主席专列的人。

根据专列遇袭的地点,警察锁定了“曹家桥”警方派人进行地毯式的摸查,询问那天天快黑的时候,都有谁在铁路边,见到了一列火车,有没有人朝着火车扔了石头。

曹家桥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村庄,村里人大多数都姓曹,老百姓一看村里来了这么多的警察,内心也非常紧张,意识到村里可能出了什么大事儿。

原本安静的小村庄,在当晚笼罩在紧张的气氛当中,仿佛山雨欲来。

警方经过详细的调查,查到了村里的一位贫苦农民,名叫曹文生,此人是重点的怀疑对象。

民警掌握了初步的证据之后,立刻就抓着曹文生,去了萧山县的公安局进行审问。

曹文生从未见过这种阵仗,所以战战兢兢的很害怕,面对警方的问题,也含含糊糊说不清楚。

曹文生仅仅承认,自己在那个时间段见到了那辆火车,其他的并不肯透露。

随着审问的继续,曹文生只肯点头或者摇头,偶尔回答问题的时候,也结结巴巴说不清楚。

紧接着,潘振铎亲自负责审问,很快就看出眼前这个老实巴交的村民,是个胆小怕事的人。

潘振铎说:“我知道你是普普通通的贫农,并不是咱们无产阶级的敌人,想想你家里的老婆孩子,你只有老实交代,才能够尽快回家。”

曹文生犹豫许久之后,这才说起事情的经过,原来那天太阳落山之后,他和村里的好朋友们,相约去铁路边看火车。

1955年,毛泽东专列遇袭,公安查明真相后,毛主席为何为凶手求情 - 天天要闻

因为是第一次看到大火车,所以满脸都是好奇,忍不住地就捡起了一块石头,朝着火车砸了过去。

曹文生再三表示,自己并不是故意的,仅仅是看着稀罕,毕竟以前没有见过。

到这时候,此案已经捋清楚,正如同许建国猜测的那样,是萧山站附近的老百姓,用石头砸碎了火车的玻璃,而不是特务要刺杀毛泽东。

但这些并不能证明曹文生的真实动机,还需要关键的证人,于是潘振铎又问,有没有谁能够为你作证?

曹文生赶紧回答,说自己扔石头的时候,身边站着的是好朋友曹培兴,不知道曹培兴有没有看到。

潘振铎又让公安干警去曹家渡,带着曹培兴进了警察局,潘振铎亲自审问此案,而曹培兴的回答,跟曹文生一模一样。

由此可确定的是,曹文生一时兴起砸出去的石头,好悬没惹下大祸。

萧山县的公安机关调查清楚之后,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曹文生,于是上报到了省里,因为牵扯到毛主席的专列,所以浙江省公安厅也不好定夺,于是上报到了中央。

许建国拿着萧山县的案情,又上报到了毛泽东那里,主席静静听完了专列的遇袭经过,认为曹文生只是一个农民,因为没有见过火车所以才砸车,既然不是歹徒,也就没有必要追究。

许建国一听主席求情,于是说曹文生犯下的,是破坏交通安全罪,如果不从严处理的话,无法警示众人。

毛泽东笑了笑,又为曹文生求情说:“他也没造成什么后果嘛,教育教育就可以了,可以当个典型嘛。”

也正是有了毛泽东的求情,所以许建国处理此事的时候,指示浙江省公安厅,判了曹文生三年的有期徒刑,然后缓期执行

1955年,毛泽东专列遇袭,公安查明真相后,毛主席为何为凶手求情 - 天天要闻

曹文生在公安局,战战兢兢蹲了二十多天,本以为自己小命不保,谁知公安干警又打开铁门,将他放了出去。

萧山县的公安机关,只知道那辆列车当中坐着领导,而随着此案的水落石出,才知道列车当中坐着的是毛泽东。

此事让潘振铎惊出了满身的冷汗,意识到自己应该加大力度的去教育群众;而曹文生得知自己砸的是主席专列,更是吓得亡魂皆冒,感激主席求情这才免了自己的牢狱之灾。

萧山县开始了广泛的宣传教育,要求大家正确认识火车,不要因为没有见过,就朝着火车砸石头,此乃破坏交通安全罪,那曹文生就是典型的案例。

文章写到最后,以毛泽东视察浙江为结尾:

浙江杭州,一直都是毛泽东的第二故乡,自从建国之后,毛泽东曾经五十多次视察浙江,在杭州生活了将近八百天,开了无数次的大会小会。

举例来说,我国的第一部宪法草案,就是毛泽东在浙江主持起草的。

毛泽东尤其重视浙江的农业发展,重视浙江农民的生活水平,亲自视察了浙江的第一个农业合作社。

建国初刚刚引进双轮双铧犁,然而这种农业设备,因为设计的时候有缺陷,所以在南方推广的时候并不顺利。

毛泽东专门去往浙江的农场农具管理局、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视察双铧犁的改进,让这种外国设备适合中国使用。

毛泽东听完了技术人员的讲解,随后亲自去往试验田,看技术人员操作改进后的双轮双铧犁。

毛泽东亲自牵着牛,在农田当中耕作,耕种了大概五十多米,查看了改进后的双铧犁使用情况。

临走之前,毛泽东嘱咐浙江的省委领导,要让农业干部多读书,尤其是《耕作学原理》和《土壤学》要做到科技兴农。

1955年,毛泽东专列遇袭,公安查明真相后,毛主席为何为凶手求情 - 天天要闻

那时候杭州的小巷又破又旧,垃圾遍地臭气熏天,一个小院子里能住上百口人。也是在毛泽东的亲自指示下,杭州开始了旧城区的改造。

1975年2月8日,毛泽东乘坐着专列,最后一次去往杭州。

不过这一次,毛泽东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他在杭州接受了各种身体检查,治疗眼部的疾病。

因为赶上了除夕夜,所以工作人员做了蛋糕送给主席,这便是毛泽东在杭州,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4月13日,毛泽东的专列离开了杭州,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他的第二故乡。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