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国企裸辞后的我从农场工一路拼到澳洲PR

2022年07月01日03:32:11 热门 1428

​​前言

回望澳洲生活两年的经历,一切就像是一场梦,醒了很久还是很感动。2017年底我拿着462working holiday签证第一次进入到了梦想中的澳洲,在移民政策最难的17-19年(至少在我经历的时候是最难的),没有澳洲留学经验的我,跌跌撞撞最后收获了190永居签证。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记录这过去的这两年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是鼓励更多的人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缘起,裸辞

从大学毕业后我按部就班地去了大型国企做了两年本专业工作。传统的工科企业和国企氛围让我感觉很安稳。但就这样安稳一辈子,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其实我内心深处一直很想体验在其他国家工作生活的感觉,所以趁着年轻趁着还能试错。在所有人不理解的目光中,我辞去了国企工作,申请了462working holiday签证飞去了澳洲。

从零开始,一无所有

飞到澳洲的第二天我就知道,我选择了一个hard模式。墨尔本这个城市很美,也很贵。不工作的话,积蓄根本无法支持我度过多久,所以我必须找到工作。然而虽然墨尔本工作多,但找工作的人更多。而现在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462签证持有者(有效期一年),英语也一般(5.5),没有本地学历,也没有了名校光环,工作经验也很少,怎么看竞争力都很小,可能连端盘子的工作都会被挑三拣四。所以找工作未果的第三天我果断下乡去了农场,我知道我有的只是体力了。后来发现我错了,体力我也没有。我去了番茄农场摘果子,工作是计件的,5刀/bin。脚踩着田里的乱泥,周围满是奔着嘴飞的绿头苍蝇,番茄树比较矮,所以要一直弯着腰摘下番茄,也不是所有番茄都摘,还得挑选比较成熟的。没怎么做过体力工作的我,在澳洲太阳的照耀下,4个小时后就撑不住了,那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累和热,以前的我把农场工作想得太美好了。

两年,国企裸辞后的我从农场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闻

在尝试了农场工作后,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原来我连农场都不行,那我还能干什么。回家后,我一遍遍地寻找工作,觉得澳洲梦对我来说太远了,而我太弱了。

可是我又一想,这何尝不是一种体验呢,如果没有出国,我还活着那个被构建的觉得自己还不错的bubble里。

就当是从零开始的人生吧,我对自己暗暗说道。

绝处逢生,说走就走

农场工作未果后,我继续找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我找到了一个水果包装的流水线工作,标准时薪,一天工作7小时左右,我已经非常满足了。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我又重新思考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就这样一直工作,一年后回国?可如果这样的话,我除了一点钱又还能收获什么呢?拿绿卡?好是好,这样我以后就能拥有更多机会和选择性了,但是这件事情在我的印象里一直都是有钱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似乎对我这样普通的人来说有些遥不可及,但是转念一想,既然我都来到澳洲了,为何不去试一试呢。搏一搏,单车可能变摩托。

我先自己初步评估了一下自己的情况,首先没什么钱,投资移民是绝对不可能了。学历工程类本科,英语目前虽然一般,但还是可以继续学习的,所以总的目标我放在了技术移民上。2017年的189的分数还是六七十分左右,虽然比较难,但还是可以拼一拼。我一边询问各个移民中介,一边开始自行查找各种移民政策。很多中介都推荐我再申请硕士学位,但我确实无力负担那昂贵的学费,这条路自然也走不通了。正当我觉得希望越来越渺茫的时候,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在堪培拉走州担保只要60分就能移民了并给我推荐了纽星达移民客服的微信。

赶忙加上客服微信并咨询了具体的政策和细则。自己又再在官网上仔细查看了政策文件后,我觉得这可行,是个机会。说走就走,我赶忙买了一辆二手车road trip到了堪培拉。

两年,国企裸辞后的我从农场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闻

风云突变,是去是留

2018年是堪培拉州担保最火的一年,一年diploma拿PR的政策吸引了很多因为189分数暴涨而获邀无望的同学。但这一切都在2018年下半年因为州担保的突然关闭而停止了。我的签证即将过期,新财年ACT新政迟迟不出,而塔州州担保正如火如荼,是继续留在ACT呢还是转战塔州?其他州的政策怎么样呢?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我每天下班后都扑在电脑前查询各种移民政策和资料,并一直不断地“骚扰”着我的顾问,寻找所有可能未被发现的机会。

就这样忐忑地过了几个月,幸运的是,ACT在我签证到期前一个月出了新政和新的职业列表。好消息是我的职业被列入open list,open list上的职业在堪培拉独有的matrix打分上有很大的优势,坏消息是Matrix前两轮邀请分数太高了(部分原因是一开始有很多人为了试水谎报高分)。还是那个问题,是走是留?这个问题没有人能给我答案,谁也无法预知未来。我仔细分析了一下,首先在ACT我是有可能拿到190的,而在塔州我只能拿489(现491),一个是PR,一个是TR;其次,现在塔州涌入新学生过多,而名额只有那么点,而ACT现在由于新政的实施而冷却了不少,而且open list的学生也并不多。

经过各种权衡和各方咨询比较,最后我还是下定决心,继续留在堪培拉。

两年,国企裸辞后的我从农场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闻

下定决心后,就只剩下努力了。我早早就告诉了自己,这是一场“赌博”,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政策是政府定的,我控制不了,而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Matrix分数变得更高。

我决定要PTE八炸。这个是我整个移民过程中最大的BOSS了,要知道出国前我的雅思只有5.5。1月份我正式开始系统地学习PTE。报班,请私教,上网课,虽然这些都很贵,前前后后花了近一万澳币,但是为了八炸这个目标,这些我都心甘情愿地付出,你问我为什么明知道是“赌博”还会心甘情愿。我回头想,移民,信念感真的很重要。因为白天还得工作赚钱来cover我所有的开销,所以每天基本上都得复习PTE到凌晨三四点。凌晨四点的堪培拉我最熟悉。

因为老居民的政策性加分将在2019年6月30日截止,所以我得赶在这个节点前完成八炸然后凑出我能得到的最高Matrix分数。5月底我的PTE分数就只差听力几分了,所以为了早日出分,在最后的6月份一个月我就考了4次,最后一次由于堪培拉没有考位了,我去了悉尼考。遗憾的是,还是没能完成八炸。

两年,国企裸辞后的我从农场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闻

分数定格,另辟蹊径

我的Matrix分数被定格了,这意味着,在堪培拉州担保上我没有继续努力的机会了,接下来就是听天由命了,看州政府什么时候会降低分数邀请到我。我开始寻找其他机会,或者说其实我也一直在观望其他州的政策,我在其他州担保职业清单里寻找我可能可以评估的其他职业,最后果然有发现。我发现我的国内经验和学历还能评估新州担保的一个冷门职业,根据顾问帮我查询的数据来看,这个职业上次获邀的EOI分数只有65分。我赶紧重新进行职业评估并等待结果。

上岸!来得有点突然

就在我做了最大努力后未果,又尽最后尝试做了plan B后,2019年10月份,ACT州政府狂发Matrix邀请,幸运的我被邀请了。

两年,国企裸辞后的我从农场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闻

11月份,ACT州担保邀请。这时那份冷门职业评估也下来了,虽然并没有用了。

总结归纳所有的决定和行动,有几点感想:

知道自己要什么,更知道要付出什么

我一直知道自己最大的目标是就是拿到PR,所以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我不是说每个在澳洲的人都一定是这样的,我也有朋友并没有那么渴望移民,他们觉得都挺好的,享受澳洲生活为主,这也没问题。但是如果你短期内的目标是这个,就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只要我觉得有必要,我会第二天就马上移动,从墨尔本到堪培拉,不会因为担心找工作等其他问题而犹豫不决,犹豫没有用,只会浪费时间。我为了PTE八炸,光考试就考10次,这个实话说,不算多,20次30次的比比皆是,但是每一次没考过,打击是无法从数字累计上体现的,甚至无法用语言形容,其中的辛劳,考过英语都懂,但我知道这是为了达到目标所必须付出的。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我没有选择堪培拉,去了塔州,现在的我可能491都很悬。当然,每个选择都是有风险的,你了解越多的信息,拥有更全面的思考能力,考虑自己的竞争力,政府的喜好甚至要用一点博弈论的知识,考虑其他移民者的心态等等,才能最终做出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我遇到过在澳洲读了两个master考了八炸还没能移民的客户,也遇到过6个月462七炸拿190的朋友(堪培拉旧政策)。

惯性思维可能并不太适合在移民政策瞬息万变的现在了。

timing,timing,timing

我是那段时间内被最后一轮Matrix低分邀请到的,真的是常说的幸运被捞上岸的,好多朋友分数和我一样但是比我迟几周递交却没能获邀,但我不认为这个幸运是我“捡来的”,相反是我一直盯着看着催着,才有了看似很幸运的结果。189提分后,190和489就成了香饽饽,新州489和南澳190/489甚至变得比周杰伦演唱会的门票都难抢,timing变得极为重要。移民从来都是越来越难的,要求也是越来越细的。

为了把握住机会就必须尽早做好准备,早一步考出英语,早一步递交材料,也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观望只能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错过机会。

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无数个选择的节点都选择了正确的那个:从外州搬到堪培拉;在堪培拉政策摇摆期,放弃塔州,留守堪培拉。也一直觉得自己也很努力,时时刻刻盯着移民所有变化并调整自己的计划;边工作边学习CCL和PTE,从雅思5.5到PTE79。复盘自己整个移民过程,其实我还是走了不少弯路,没有选择到最优路线。当然啦,我现在能这么说也是建立在我目前已经对澳洲移民政策全面了解的情况下的。而对过去那几年在摸索中前进的我来说,这个结果已经很让我满意了。

疫情契机

在拿到190的第二天我就踏上了回国的飞机。从2017年登陆澳洲,到2019年拿到绿卡,为了这张宝贵的PR,我整整两年多都没有回过国,我十分想念国内的一切,想念我的爸妈,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想念家门口的小吃。

两年,国企裸辞后的我从农场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闻

然而一回国就遇上疫情,隔离在家的我也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拿了PR并不一定要留在澳洲发展,它就像给我上了一道保险一样,给了我一个backup。我可以更没有压力地选择我喜欢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不用担心养老和买房,因为我永远有另一个选项。

开始找工的当天,正好在BOSS直聘上看到纽星达教育集团广州总部的春季招聘计划,要知道纽星达陪伴我走过了整个移民澳洲之路,我觉得这一切都是缘分。在移民准备的这两年里,我自己接触过很多移民中介,也遇到过一些坑,我觉得这是一份很需要责任心同时也很有成就感的工作,因为小小的一个细节就可能会改变别人的一生。如果能加入纽星达,会给我更宽广的平台和更专业的培训,当晚我递交了简历,并附上了一篇长长的cover letter,诚恳的介绍了我的个人情况和这两年积累的移民知识要点,希望负责人可以不要介意我没有行业工作经验,给我一个机会。

2020年3月,我幸运的加入了纽星达广州总部,在公司一个月集中系统地培训下,成为了一名顾问。在更加全方面了解移民政策之后,我发现移民通道比我想象中更多更丰富。希望和我有一样背景的462签证持有者,人在中国正计划移民澳洲的朋友,都可以让我来为你们评估,一对一量身定制移民方案。移民绝不像别人口中那么难,也并不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每个人不同的背景,可能蕴藏着不同的惊喜。连一开始资质平平的我都可以,你为什么不试一试看看呢?还有这些性价比高的移民方案,或许你不知道:

方案一 堪培拉190

如果申请人有工程类本科学历(同理可得open列表上的职业)和英语较好的配偶,可以选择在ACT就读1年Diploma然后申请WHV在ACT全职工作半年后进行ACT190州担保申请。该申请人的Matrix打分最少可以达到70分,目前ACT邀请的Matrix打分为65分。

当然堪培拉也有491,虽然是准PR,但是没有全职工作的前置要求。

方案二 塔州491

如果申请人可以用现有背景进行职业评估,可以选择:

①在塔州就读1年的diploma,毕业后申请塔州491州担保;

②找到任何偏远地区的雇主,进行491州担保申请。

方案三 塔州190

如果申请人无法用现有背景进行职业评估,可以选择在塔州就读2年的会计Master,毕业后通过会计职业评估并申请塔州190州担保。

要知道working holiday签证和485签证都是每个人一生只能申请一次的可全职工作的签证,强烈建议在申请前提前做好规划以免浪费机会。当然,还有更多移民方案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你也在好奇自己能不能移民,或者想要更加全面的了解澳洲移民政策,欢迎私信咨询。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