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4日 星期三
Nonfungible.com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NFT的平均价格从2月中旬约4000美元暴跌至上周的1400美元左右,跌幅近70%。由此,再度引发了NFT究竟是一场炒作,还是巨大长期机会的讨论。
尽管拍卖行纷纷推出NFT产品,但是很多艺术家对于这一概念颇为陌生。无论是直言不了解NFT的大卫·霍克尼,还是暂停NFT产品的村上隆,当NFT与“炒鞋”“炒熊”等话题如影随形之时,市场还需要更多时间的考验。
01
张宗宪拍卖藏品成立艺术基金会
在中国的艺术品拍卖行业,1号拍卖号牌永远只属于一个人——张宗宪。4月14日,佳士得拍卖宣布,张宗宪95岁珍寿之时拍卖珍罕明宣德青花夔龙罐,拍卖所得用于成立张宗宪中国艺术基金会。
与拍场的70载情缘,也让拍卖行业永远的“一哥”极具辨识度:时髦华丽的西服套装、惹眼的礼帽、一副太阳镜,任何拍卖官都不会在他坐定前开始拍卖……
“退休不在我的计划内。”已近期颐之年的张宗宪明确表示,自己永远不会停止收藏艺术,而要工作到最后一天。即便是疫情也未能阻止他前往各地参加拍卖的脚步。“不停飞、不断买”一直都是他的座右铭,他十分享受每次竞投成功后走出拍场时的热烈掌声。
“我是张宗宪,Number one!我一定会一直收藏艺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直到最后……只要是我喜欢的东西,也确实值得收藏的,如果我买得起就一定要得到手。就算我现在是150岁,我也要得到手。”张宗宪说。
明宣德 青花夔龙纹罐 双圈六字楷书款
高 18.3 cm 估价待询
在众多的博物馆中,张宗宪最爱去的地方是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他说那里对他影响巨大,可以说是对他此生最重要的知识源泉。而今,他终于要有自己的基金会了。即将于5月28日在佳士得“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中亮相的明宣德青花夔龙纹罐,拍卖所得收益将拨捐即将成立的张宗宪中国艺术基金会,以推动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及发展。此罐1988年在伦敦拍卖,张宗宪以3万英镑拍得并保留至今。
02
联合国报告称全球博物馆仍十分脆弱
4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冠疫情期间全球10.4万家博物馆现状的报告。报告以3月开展的在线调查所得数据为基础,结果证明全球博物馆在疫情暴发一年之后依然十分脆弱。
报告指出,2020年各博物馆平均闭馆155天,2021年初以来很多博物馆不得不再次关闭,这使得博物馆参观人数与2019年相比平均下降70%,收入减少40%到60%。同时,公共经费投入在大幅削减,已波及近一半参与调查的博物馆,在某些情况下削减幅度甚至高达40%。
曾经门庭若市的卢浮宫空无一人
报告认为,长期闭馆以及由此带来的参观人数和收入的急剧下降,对整个博物馆行业都产生了影响,这一状况尤为令人担忧。很多博物馆采用裁员的方式应对危机,显然,这种方法并不那么有效。报告提出相关建议,特别是敦促实施大规模数字化政策以编制藏品清单,采取措施支持相关教育、培训和研究。
03
考古学家发现“失落的黄金之城”
法新社9日报道,考古学家在埃及卢克索外的沙漠中发现了一座古城的遗迹,并称这是迄今为止在埃及发现的“最大的”古城遗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法老的黄金时代。
这是一座有着3000余年历史的古城
“弯弯曲曲的”墙围至今保存完好
有些泥砖墙高达2.7米
供图:ZAHI HAWASS
“扎希·哈瓦斯博士带领的埃及团队发现了这座被沙土淹没的城市。”挖掘小组在9日的一份声明中说:“这座城市有3000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阿孟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法老图坦卡蒙及其继任者阿伊时期也仍在使用。”此次发现可能是“自图坦卡蒙陵墓以来第二重要的考古发现”。
“黄金之城”曾经的主人
以及妻子和三个女儿
摄影: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GETTY
考古学家发现了两具不同寻常的牛的尸骸
正在研究埋葬动物的性质和目的
供图:ZAHI HAWASS
该团队于2020年9月开始挖掘工作,地点位于开罗以南约500公里处,在卢克索附近的拉姆西斯三世和阿孟霍特普三世神庙之间,此次出土了许多珠宝,以及彩陶器皿、圣甲虫护身符和印有阿孟霍特普三世印章的泥砖。
声明称:“令研究小组大为惊讶的是,泥砖的构造在几周之内就开始出现在各个方向,他们发掘出的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大城市遗址,城墙几乎保存完整,房间里摆满了日常生活的工具。”
04
台北故宫举办“货郎图”特展
宋代写实风俗画蔚为流行,货郎图更是其中的亮点,而李嵩的“货郎图”更是声名显赫。4月13日至7月14日,“画琳琅——货郎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包括国宝宋李嵩的《市担婴戏》及重要古物清丁观鹏的《太平春市图》。
宋 李嵩《市担婴戏》
存世的四本李嵩绘《货郎图》分别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克利夫兰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前三本为团扇,后一本为绢本设色手卷),除了作品,李嵩并没有给世人留下太多信息。或许是因为年少时曾饱受人间疾苦,他的绘画中总是充满着对世俗苦难的关怀,以及生活的淡淡暖意。
《货郎图》所描绘的一个肩挑繁杂货物的货郎来到乡下,妇女和儿童奔走相告,绕着货郎团团转的场面。在台北本中,四个小孩焦急地扯着一个妇人的衣服,相互打闹着指着货郎架上的东西,一个孩子甚至迫不及待地攀上货架。有趣的是,妇女怀中正在吃奶的婴儿竟然也向货郎伸出一只小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对商品的兴趣。
清 丁观鹏《太平春市图》(局部)
丁观鹏于雍正年间进入宫廷供职,这幅画描绘了新春市集的热闹景象,其中不乏挑担沿街叫卖的货郎。他们有的卖食物,有的卖玩具,堪称是清代货郎图的代表。
05
龙美术馆发布2021大展计划
4月14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发布2021年展览计划,继成功举办尹朝阳个展“浩瀚史”后,主展厅还将接连推出何多苓、玛丽·阔思、乔治·康多和盐田千春的个展,其中不乏国际知名艺术家的首个中国个展。
即将在4月25日开幕的何多苓个展“草·色”,由朱朱策划,汇集何多苓1980年代至今的重要作品70余件(套)及各类文献,意在呈现艺术家于漫长的时间跨度之中的独特脉络和阶段性变化。草的意象贯穿于他四十余年的创作,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解他绘制的丰饶色相的线索。
06
“近距离”审视郭冰心
4月11日,郭冰心个展“近距离”在深圳美成空间开展。展览由知名策展人莫妮卡·德玛黛策划,展出郭冰心于2020年至2021年的最新创作。
绘画行为好像是一种冲动,让郭冰心处于某种情不自禁的发作状态。郭冰心的作品中,那些从画面的各个角度观察我们的目光,看似立体派的个性化重新审视,那些紧闭的嘴唇从不展露笑容,首先是对自己不苟言笑。无情地审视自己,以不同的方式扭曲自己的形象,将其放大、拉长或重叠,就如同在打碎又堆在一起的镜子碎片里看到的那样。艺术家做出了疯狂反复的努力,来通过多种视角审视自我和重新认识自我。
07
折叠折叠折叠折叠
4月14日,“折叠折叠折叠折叠”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TC101 SPACE开展。展览由李晟曌策展,艺术家易连受邀参与第21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驻校艺术家项目,并最终形成了此次展览,期间将举办个展、导览、讲座及工作坊。
易连的创作形式包括影像、装置、摄影、绘画等。他的作品往往基于个体的生命经验而非纯粹抽象的概念或形式,早期作品侧重于图像中的叙事、超现实场景的营造以及切身经验中荒诞感的捕捉;近几年的创作围绕“他者”“沟通”等关键词展开,艺术家意识到与他者“沟通”的复杂性、不可能性及多层次,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获得一种路径,得以去连接、理解和体验他者(人/物/生命体),也重新抵达和认识自己。
该项目为营造大学艺术氛围,培养同学审美情操,从2016年开始,定期从全球各地及各艺术领域遴选邀请国际化水准的专业艺术家进驻校园,从事创作并与同学交流。
08
重要宫廷艺术特展打开“弘历的世界”
4月23日,“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帖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即将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
本次特展以首现的私人珍藏最大宗《乾隆御制诗文稿》和“缂丝之王”乾隆时期《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两组重磅展品为轴线,涵盖玺印、书法、缂丝、瓷器、玉器、文房砚墨、宗教法器与工艺陈设等诸多品类,百余件宫廷艺术珍品,全面呈现乾隆宫廷艺术的成就,还原弘历“十全老人”的帝王理想,并以此探析乾隆对18世纪的盛清及后世的深刻影响。
09
“锦绣京华”与“绿水青山”同台亮相
4月3日,国家大剧院东、西展厅迎来两大精品展览同时开幕,分别为东展厅的“绿水青山——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当代青绿山水作品邀请展”,西展厅的“锦绣京华——北京主题绘画作品展”。青绿山水所蕴含的蓬勃生命力与北京城在岁月长河中不断变化的古貌新颜,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里带给观众更加充盈的艺术享受。
锦绣京华——北京主题绘画作品展
绿水青山——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当代青绿山水作品邀请展
“锦绣京华”是国家大剧院西展厅首次举办绘画主题展览,展厅功能的变化将为观众带来更多视觉艺术体验;“绿水青山”是国家大剧院自主策划的视觉艺术展览品牌,该系列展自2019年推出以来,既致力于向社会大众展示青绿山水作品之美,又体现出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续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