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花75万买299元路由器!究竟是怎么中标的?记者调查

“重庆三峡学院75万元采购防火墙实为299元路由器”事件持续引发关注,央广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此前报道>>花75万采购299元产品?高校最新回应)

整起事件起始于今年4月27日,重庆三峡学院在“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发布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cqs25a00331)竞争性谈判公告:预算金额90万元,最高限价90万元,采购方式为竞争性谈判。

5月9日,“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发布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cqs25a00331)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成交供应商丰都县洪正商贸有限公司,中标(成交)金额85万元。其中,主要标的信息标注了一台品牌规格型号为“普联tl-r473g”的单价为75万元,但其市场价仅为299元,成交价格高于市场价2500倍。

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结果公告( 网络截图)

普联tl-r473g在某电商平台上售价为299元(网络截图)

5月10日,“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发布采购终止公告,更正信息一栏中显示,“接采购人通知,原成交供应商丰都县洪正商贸有限公司所投的主要标的‘出口防火墙’产品型号为某路由器产品型号,已确定不满足谈判文件要求,本项目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采购人根据《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决定本项目采购终止,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重庆三峡学院终止采购(网络截图)

评审专家称“遭虚假应标

5月12日至13日,记者多次致电重庆三峡学院、参与此次竞争性谈判的三家供应商、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等相关负责人了解有关情况,但均未得到正面回应。5月13日,记者又拨打了此次评审专家之一、采购人代表胡仲华电话。他告知记者后续情况以学校公告为准。但学校具体什么时候会发布进一步的公告,他并未告知。
针对“重庆市政府采购网”发布采购终止公告中提及的“本项目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胡仲华表示,其作为评审专家遭遇了虚假应标。
什么是虚假应标?评审专家为何会遭遇虚假应标?所谓虚假应标,是指投标人在投标过程中提供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如材料造假、人员信息虚假、技术参数虚假响应及冒用他人名义投标,误导评标专家的行为。其中,技术参数虚假响应指投标文件中承诺的技术指标或服务能力与实际不符,例如产品参数不满足采购需求却虚假填写。
据胡仲华所述,5月9日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后,“我核查了一下中标结果中的设备之一‘出口防火墙’用的是普联的tl-r473g,发现这是一个路由器,根本不是防火墙,当天下午就马上跟重庆公共资源中心汇报了这一问题,得知按政府采购流程,需要公示后,才能处理虚假应标。”
北京大成(重庆)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范颖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依法应当追究法律责任。5月11日,重庆三峡学院发布的《情况说明》称“经核查和取证,拟中标供应商响应的产品实际是普通的千兆有线路由器,与我校要求的网络防火墙技术标准严重不符”,表明中标供应商涉嫌存在提供虚假产品信息,以欺骗手段谋取中标的违法行为。
重庆三峡学院发布情况说明(网络截图)
那么,为何在评审时,评审专家无法觉察出产品并不能满足招标需求?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整个招标过程中,有关部门机构只会针对程序和形式进行相应的审查,而不会对涉及服务内容、产品参数等实质内容进行审查。相关内容极为专业、庞杂,对于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并且,在评审时,评审专家并不能携带相关互联网设备,只能依靠自身专业与个人经验进行评审。

竞争性谈判遇高价拦截

企业报价只比预算少20元

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cqs25a00331)竞争性谈判公告显示,此次采购方式采用竞争性谈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六条,政府采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其中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以及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其中,竞争性谈判指的是,采购人或代理机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不少于3家)进行谈判,最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由于其自身具有特殊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经常被各集中采购机构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其核心一是要有竞争(参与谈判的供应商不少于三家),二是要有谈判(即最终的结果必须在谈判的基础上确定)。
在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cqs25a00331)中标(成交)结果公告中,就显示了另外两家供应商的最终报价与排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最终报价887000元,排名第二;重庆昌隆集实业有限公司最终报价899980元,仅仅比采购预算金额90万元低20元,排名第三。
候选供应商评审得分及报价表(网络截图)
据悉,此次竞争性谈判在投标参数满足条件时,只依据价格进行评审。按照流程,丰都县洪正商贸有限公司以最终850000元的报价中标,并在5月9日发布《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公告期限为1个工作日。
企查查显示,丰都县洪正商贸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重庆市丰都县名山街道新堤场村5组,注册资本500万元,2024年企业参保人数为0,经营范围涉及机电设备、管道设备、制冷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产品等的销售以及装潢设计、货运代理、绿化养护等多个领域。
丰都县洪正商贸有限公司(网络截屏)
其余两家供应商是否有发现存在明显不合理的情况?并向采购代理机构或者监管部门提出质疑?同时,供应商之间是否在私下对此次竞争性谈判进行了相关接触?记者在天眼查进行检索,并未发现三家供应商存在关联,进一步电话咨询三家供应商的相关负责人,但均未得到回应。

律师观点:

不排除存在串通投标可能性

北京大成(重庆)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范颖认为,在本次采购项目中,中标供应商涉嫌存在提供虚假产品信息,以欺骗手段谋取中标的违法行为。同时,不排除中标供应商存在串通投标可能性,但具体违法违规行为应以相关部门调查认定为准。
若中标供应商通过不正当手段中标,如行贿、提供虚假材料、串通投标等,则该中标结果无效,还应根据其具体违法情形和情节,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取消投标资格等处罚甚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范颖认为此类事件也暴露出了政府采购流程中的漏洞。首先是采购需求可能存在设定不合理、不严谨的情况,采购人未明确列出相关设备的技术标准或参数要求等。
其次是可能存在对供应商资质审查不严格,未能有效识别供应商供应能力、技术能力以及提供的产品是否符合采购文件要求。
再次是评标过程可能存在不严谨的情形,评标委员会未深入了解和理解采购需求,未能识别出产品与采购需求的不符。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