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快速寻找到目标动植物?
要找到目标动植物就要知道它们的生活区域,而最为频繁的具体生活地点自然是它们的家,因此搞清它们的安家的规律就可直接给它们"送货上门"。
动物家的特征:靠近食物产地(如蜘蛛常把网结在蚊虫较多的厕所附近)、遮风挡雨(如燕子筑巢在房沿下)、隐蔽性好、坚固(如蛇常牺身在石头缝中)、保暖(麻雀冬天常钻进柴火垛里)。
植物家的特征:植物与气温、光照、水分、土壤等地理环境关联较大,搞清目标植物对应的这些关联环境要素,再定位相应环境一般就能找到它们。如水草喜水可到水库寻找,蕨菜喜阴可做山的背阴处(如山坳)寻找,仙人掌到沙漠找。
应用:厕所旁边有蜘蛛,扒开水塘边的石头有鱼儿,、拿起土地砖头发现下面有蜈蚣丶蛐蛐,扒开卷曲的树叶有毛毛虫,夜晚伸进柴火垛捉麻雀,春天扒开葡萄地暖被、里面有窝小耗子,挖海岸边的小洞里有海鲜。
2、绿豆蝇为何专叮牛屁股?
牛屁股没毛发遮挡、皮肉裸露在外,绿豆蝇易于叮破吸血,故它专叮牛屁股。而牛则用甩尾巴来驱赶蚊蝇。可见,动物也都在以最直接最简便的方式去捕猎食物。
蚊子总是叮咬人身上裸露的部位也是这个道理。记得看过一个笑话是"一蚊子叮体毛厚的殴美人,结果缠死在那人毛发里。"
3、学习历史有毛用处?
历史记录了特定主题事物的发展过程,其对主题事物的发明创造与发展规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历史是具体化的方法论,而数理化是概括历史数据后的抽象方法论。
历史分n多主题,如有自然科学史、社会发展史、艺术史、农业史、美食史、医学史,每种历史都是对应主题事物的故事集合(学习参照物),提炼故事便可得抽象的简洁通用的方法论。一个能精通历史之人,往往能成为个中的创造达人,如知晓了世间美食的来历、发明美食还不是信手拈来(如知道大米来自于水草籽,触类旁通:一切草籽都是粮食,都可做香喷喷的米饭,野外生存必知,吃顿野草籽饭会是怎样的全新体验呢?)。
所以不要小瞧那些所谓的学历史的文科生,他们掌握历史大量数据,若能善于思考与运用历史,他们的创新力会是很强的。
现在的世界虽高度文明,但却远离了远古历史的最初状态,就远离了一个个现代产品的由来,远离了人类那份地球争霸求生时的强大创造力。我甚至敢断言:若一孩子,从小让他自己研究万物的由来(如大米起源、人类起源…)、并能有所研究心得,这孩子定会成为世人口中的天才,而且是天才中的天才,那牛顿、爱迪生等拥有n多独创的大神大多是这样专研个性与行为!
4、从钻脚心的吸血,我们能学到什么?
钻脚心好像学名蚂蝗,它以吸食动物血液为生,因人常被它钻入脚底吸血而得名钻脚心,不得不说钻脚心的柔软蛇型外观与吸血特性总会让人心生畏惧。
钻脚心会找到动物身上柔软的部位钻孔,用尖端聚焦一点而钻入吸血。从它的捕食可以学到:对战时可寻找对手薄弱的部位,集中力量攻击弱点,更易于取胜。
5、昆虫之王是哪种昆虫?
我觉得是蚂蚁。因为蚂蚁个体攻击力强、群体活动、适应力强、种群数量庞大,放在同一瓶中的蚂蚁、蜘蛛、拉拉鼓,蚂蚁活跃好战、最终蜘蛛等昆虫皆不其干掉,甚至成群的蚂蚁可杀死大象,可见蚂蚁是拥有越级力量的可怕存在,还好蚂蚁个体很小,否则统治地球的不会是恐龙、更不会是人类。
6、请问瓜类的花朵一般为什么颜色?
如果你去观察黄瓜、香瓜、窝瓜,你会发现它们的花朵竟然都是金黄色的,想到它们都是瓜类,果然同类则总会有多处相同,又比如它们都是藤蔓植物、结的都是瓜结构的果实。
那为何黄瓜要打架,而西瓜、香瓜不用?因为黄瓜轻,可挂于架上。而西瓜那么重,架子是会被压倒的。如果有培育出像黄瓜那么大的小型西瓜,倒是也可以为其打架。
各瓜似乎同宗同源,难怪可以互相做杂交培育新品种瓜。对了,葫芦可能也是一种瓜,用胡芦与西瓜杂交培育出葫芦瓜,你一定见过这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