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灭“印度”,大唐官员王玄策,是如何做到的?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一个朝代,鼎盛时期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强大的王朝自然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将领。抛开那些优秀的将领不说,今天来讲一个文官的故事。他身为文官第一次当将领,凭借自己自学的一点军事知识和超凡的能力一人就灭掉了“印度”。

这个文官就是大唐的“外交官”王玄策。王玄策究竟是如何做到一人灭“印度”的神话的?

唐朝时随着佛法的盛行,大唐和天竺也就是印度来往密切。不过那时候的印度分为好几个国家分别是东西南北中印度。贞观二十一年唐朝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再次出使中印度顺道去看望一下嫁给松赞干布的文成公主。

经过长时间的跋山涉水王玄策一行人终于赶到了中印度。不过很不巧,中印度的国王戒日王刚被宰相阿罗那顺叛变杀死。前任国王戒日王和大唐建立过友好关系,这个时候大唐的使团突然到来。阿罗那顺的王位来路不正,他怕大唐会干涉内政。王位刚到手还没捂热呢,阿罗那顺怎么可能轻易交出。

于是阿罗那顺派人截杀了使团一行人,并且活捉了王玄策和蒋师仁。好不容易经过前任国王妹妹的帮助才逃了出去。作为大唐官员却在一个小小的异国受辱,这口气还能忍。气归气王玄策两人也知道仅仅凭借他们两个是奈何不了阿罗那顺的。

王玄策就让蒋师仁去吐蕃看望文成公主顺便借兵,自己则是到尼泊尔借兵。凭借着文成公主这层关系松赞干布爽快借给了蒋师仁一千多的士兵。当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也嫁给了松赞干布,王玄策借着吐蕃的威名从尼泊尔借到了七千多人的军队。他又借着大唐的名义从周围友国借了几千兵,勉勉强强凑够了一支一万人的军队。

王玄策虽然只是一个文官,但中国怎么说也有好几千年的战争史了。古人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战争经验,凭借着兵法的熏陶王玄策对于打仗还是懂点皮毛的。王玄策用战国时期田单使用过的“火牛阵”轻而易举,击破了阿罗那顺的军队。

阿罗那顺吓得赶紧逃亡到东印度,并且蛊惑国王出兵来反击王玄策。东印度国王给了阿罗那顺几万人,结果阿罗那顺再一次被全部歼并且人也被活捉。东印度因为援助过阿罗那顺,王玄策本来想把它也一起灭了的。国王连忙来求和并且表示愿意臣服大唐,王玄策这才作罢。于是王玄策就押着阿罗那顺和带着战利品回到了大唐。

王玄策能在逃脱后绝境反击离不开王玄策自己的智慧。当然更离不开大唐的对外政策和大唐的威名。大唐与周边国家友好的政策给了王玄策机会,能借到兵更重要的是大唐的国威。正是大唐的强盛才给了王玄策的底气。可见一个国家强盛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