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昭公主,巾帼不让须眉,和李渊一起起义攻下长安

我国封建王朝史中,男性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可即便如此依旧有少量杰出的女性军事家出现,如替父从军的花木兰、“铁马红颜”萧绰、以及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的平阳昭公主。

唐朝开国功臣之一

身为唐高宗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同李世民同父同母的平阳昭公主的名号并不是那么的显赫;而史书中对的出生年月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因此无法断定平阳昭公主与李世民之间究竟谁更年长。

唐朝半壁江山都是由平阳昭公主带兵打下的,因此,平阳昭公主可以说的上是当之无愧的大唐开国功臣。身为开国功臣中唯一的女性,平阳昭公主于边关镇守多年,是一位具有浓重传奇历史色彩的以为公主,“万里长城第九关”也是因平阳昭公主而有此名号。

平阳昭公主及其“娘子军”

公元617年,当时还在长安的平阳昭公主得知其父亲李渊开始起兵反隋后,便将自己在长安的所有资产进行变卖,组成了一个百人队伍,同时暗中与各反隋军进行联系,而其丈夫柴绍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带兵前往太原接应利原。

在这期间,平阳昭公主仅用了三个月便将手下的队伍由最初的几百人扩展成数万人,同时平阳昭公主还向外界彰显出了其自身拥有的超高军事天赋,接连打下了胜仗,其势力之强隋军根本难以抵挡。

平阳昭公主御下有方,军队纪律极其严格,因此无论去哪里都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都亲切的称其为“李娘子”,其领导的部队则被称为“娘子军”。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对于“娘子军”这个称呼平阳昭公主手下的将领并不觉得是对他们的羞辱,反而觉得非常荣耀,越来越多的人也被平阳昭公主所吸引、加入娘子军的阵容之中。

平阳昭公主称号的由来

公元617年,平阳昭公主同李世民一起带领军队于渭河北岸、配合有黄河入关的李渊军队一起攻入长安。同年11月,平阳昭公主所率领的军队成功将长安收入囊中,至此关中一带局势得以稳定,也就是在这是李渊赐予其“平阳公主”的称号。

待关中形式平复之后,李世民带领部队继续进行征战,讨伐王世充等军阀,而平阳昭公主则带着自己的娘子军返回山西一带,提李渊守卫其本营。平阳昭公主所带兵驻守的地区名为苇泽关,后因其带兵镇守多年而被当地的百姓改为娘子关。

公元623年,平阳昭公主离世,对于她的死也并没有一个较为正统的记载,很多人都猜测其战死。不过无论怎么说,平阳昭公主的离世给李渊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下令以军队的礼制对平阳昭公主进行安葬,而平阳昭公主中的昭字便是李渊给其所赐的谥号,根据资料记载,平阳昭公主是史上唯一一个以军队礼制对其进行下葬的女子。

而在其离世后不到3年的时间,便发生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这场叛乱中将自己的兄长杀害、同时逼迫李渊让位给自己,面对此等弑兄夺取权力的行为朝野上下竟没有一个官员站出来发出异议。

结语

假若当时平阳昭公主还在,相比李世民绝对不敢发起叛乱,毕竟平阳昭公主所率领的军队过于强势,李世民不得不忌惮平阳昭公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