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委狩猎队队歌 谁会唱?谁吃过那肉?1961年内蒙古草原打黄羊

国家体委狩猎队队歌 谁会唱?谁吃过那肉?1961年内蒙古草原黄羊


怀旧五六十年前的老歌曲,这一首恐怕没什么人知道、没人会唱了?歌词是这样的:第一段:摩托轰隆,枪声振天响,健儿狩猎斗志昂。并肩作战,消灭豺狼,为民除害,把英雄当。第二段:寒风劲吹,沙石飞扬,冰天雪地无阻挡。团结一致,奋勇前进边边疆狩猎,把标兵当。结束词:我们是优秀的运动员,我们是人民的猎兵,提高技术,锻炼思想,保卫生产,保卫国防,保卫国防。

(图1 题图1961年《某某某画报》报道草原上打野牛野驴狗熊)

(图2 1961年国家体委狩猎队队歌

里边有两个关键词,不然就跟许多歌儿雷同了;一是“狩猎”二是“猎兵”,表现出了国家体委狩猎队的来历、任务与特色,那是一段很特殊的历史。

当年为了应对食物特别是肉食短缺,而内蒙古草原上野生动物无数,干吗不打来吃呢!国家就组织了去打猎,一支主力是国家体委,有现成的开展军事体育的摩托队、射击队与无线电通讯队。于是就有了“国家体委狩猎队”,开赴内蒙古阿巴嘎旗打黄羊。

狩猎队员们头戴坦克帽,身穿翻毛大衣脚蹬着大头毛毡靴,开上二十几台长江750跨斗摩托车,威风凛凛地向茫茫草原进发。每辆车一个驾驶员、跨斗上一个射击手,带瞄准镜的步枪。黄羊晚上一般都躲在山坳背风处。车队打开大灯能照射一百多米远,把睡梦中的黄羊群轰得惊慌逃窜。黄羊奔跑时速达80公里,但也没有摩托车加上子弹快。车手不愧国家级运动员,大摹上追赶黄羊又快又稳;早准备好的射击手扣动扳机“啪!啪!啪!”,不愧百发百中。最多一晚上打死过130只,由一辆嘎斯51卡车专门运送到火车站。总共为北京送去了几万只黄羊。

那回在内蒙古狩猎打黄羊,既艰苦又自豪,狩猎队员就创作了这首“国家体委狩猎队队歌”,自己唱着很带劲,尽管全国人民都不知道——幸好有心人将它记录在了这里,成了历史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