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面见隆裕太后,隆裕流着泪着问他:我跪你,还是你跪我?

袁世凯作为慈禧太后的亲信大臣,在清廷中有着很大的权力,尤其是对于新式军队的掌控。在清朝末年,袁世凯成为了革命党和清廷争相拉拢的对象。

随着慈禧太后的去世,清朝这个靠地方团练和以卖国争取洋人支持的平衡也被瞬间打破,清廷为了防止大权旁落,于是就让载沣担任摄政王,处理清廷政事。

结果载沣根本不会处理国家大事,不得已只能请出袁世凯出山,结果袁世凯直接投身到了革命的队伍中,开始逼迫清廷下台。当袁世凯来觐见隆裕太后的时候,隆裕太后就悲伤的问他:“我跪你,还是你跪我呢?”

袁世凯和清廷的权力之争

清朝在康熙年间自“三藩之乱”后,不管汉人立多大的功劳,也都不敢封王。终满清一朝,对汉人的防范一直从未松懈,所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清朝的皇帝都不敢过于重用汉臣。

当时清末的名臣李鸿章等人就是如此,被重用过后,立马就被打压,袁世凯也是一样的待遇。袁世凯此人在早年时期就开始崭露头角,被当时很多大臣所重视,在众多大臣的鼎力举荐之下,袁世凯开始在德国教官的指引下,将一支清军训练成战斗力强劲的近代化陆军。

而这支近代化陆军,也成为了后来袁世凯北洋军阀的最初家底。袁世凯并非满族之人,所以清朝对他依旧有所防范,因为他训练出来的军队颇具战斗力,清廷不愿意让他拥有这支军队的指挥权,于是总是将他放在其他的职位上。

因为此时清朝正是用人之际,所以即使对他有所防范,但是也不会用过于激烈的手段削弱他手中的权力。后来随着清廷统治的局势渐趋稳定,袁世凯等人开始劝谏慈禧变法,希望将清朝的制度变为“君主立宪制”,从而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袁世凯当然也存有自己的私心,可是由于慈禧仍然掌控着清朝的最高权力,而她又是一个极度反对变法的人,所以对于袁世凯提出的变革非常厌恶。

意识到袁世凯可能会威胁清朝的统治,于是就将虽然找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将袁世凯一撸到底,袁世凯也因此回到了河南老家。

后来,随着慈禧死去,新上任的裕隆太后,还有摄政王载沣都对清廷的大小事务知之甚少,虽然载沣想要以新政来挽救清朝的统治,但是中国人民对于清朝的腐朽早已恨之入骨。

而且,载沣虽为摄政王,但是他完全没有慈禧那样的威慑力,所以表面上他掌握着清朝的最高权力,可是他的命令几乎没有什么大员会老实的施行。

1911年,武昌起义震惊了全国,许多省份遥相呼应开始通电全国宣布脱离清朝统治。眼看着革命的浪潮波涛汹涌,清廷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得再次启用袁世凯,希望他能够带领着新军前去镇压国民党军队。

于是赋闲在家的袁世凯,再一次被清廷重用,可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后来逼迫清帝退位的人,正是手握军权的袁世凯。

袁世凯的选择

袁世凯重新掌权之后,在朝堂之上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会打败革命党维护清朝的统治,实际上却早已和清廷同床异梦了。

革命党的风潮虽然声势浩大,但是手中能够对抗清廷的力量,却较为薄弱,袁世凯率领的新军刚刚加入,革命党军的进攻势头,就明显被大大减缓。

并且参加革命的人,其内部也不团结,山东更是在通电参加起义后,又反悔站在了清朝那边。很多宣布起义的省份也都在忙着招募自己的私兵,更有甚者选择隔岸观火,目的只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企图称霸一方。

此时袁世凯的内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论起谁的拳头最大,放眼整个中国的武装力量,没人能够超过他,所以一旦自己可以顺着革命的风潮借机将逼迫清帝逊位,那么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的大总统。

于是他一边和革命党作战,一边和他们和谈,最终在得到清朝灭亡后自己可以就任大总统的承诺后,开始临阵倒戈,将矛头直指清朝。

其实袁世凯也不是不清楚,即使自己真的打败了革命党,那么自己迟早会被清朝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再次被清廷随意的抛弃,于是他这次说什么都不会再让上次的悲剧重演。

当袁世凯投靠革命党人的消息被公布之后,清廷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清朝也早已民心尽失,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力量和袁世凯等人对抗。

而袁世凯也不想用武力进攻,于是就选择和清廷商议。袁世凯用清朝整个皇族的命运作为要挟,使得隆裕太后还有摄政王载沣内心动摇。

为了保住眼前的富贵,无奈之下,只得和袁世凯在谈判桌上商议清帝退位的条件。袁世凯为了让清廷可以接受,于是答应了很多清朝提出的条件,使得清帝仍然可以在后三宫中居住,并且每年还能够获得丰厚的钱财,供养皇室的生活需要。

就这样,清朝在谈判桌上结束了自己的统治,龟缩在紫禁城之中,当着那一小块地方的“小皇帝”。清朝灭亡后一个多月,正值隆裕太后的大寿,袁世凯得知后,就想要前来为太后拜寿。

当手下的人将袁世凯的即将前来拜寿的消息,告诉隆裕太后的时候,她的脸色极为难看,因为此时的袁世凯要当大总统的事情早已人尽皆知,所以此举无疑是带有对他们的讽刺。

隆裕太后本想拒绝,可是又害怕被袁世凯报复,让一众皇族丢掉性命,于是就还是同意了。当袁世凯来到隆裕太后面前时,隆裕太后问他:“你现在马上就是大总统了,是你跪下呢?还是我给你跪下?”说完她就开始哭泣起来。

袁世凯听后毫不犹豫的跪了下来,给太后拜寿,其实这也让众多人看到了袁世凯会善待这些人的态度,让他们可以放心,但是至于袁世凯本人内心是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

不过从他后面妄图称帝,以及答应优待清朝的条件没有妥善落实的事情来看,当初的拜寿也确实有些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味道。

信源:

《对话与共识: 谈判桌上出生的民国》——中国知网 作者:傅国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