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朝奇女子,凭着智慧从歌妓升为宠妃,仅凭一首诗两次改写命运

提起才女,大部分人想到的有李清照卓文君蔡文姬,她们的芳名流传千古。然而古代的才女并不只有她们,实在太多,她们的才情不逊于男子。只可惜在封建社会,她们生活卑微,没有权利去考取功名,也没有权利出人头地。大部分才女都被埋没,名字也随着历史的尘埃化为乌有。在《唐诗三百首》中有一首压轴诗,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一位女性杜秋娘。她也是唯一入《唐诗三百首》的女性,她不仅是才女,还凭着自己的才华成为宠妃,曾两次改写命运。杜秋娘的的身份并不是很好,据说她的母亲是金陵的官方歌妓,也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后来她和一位姓杜的官员谈恋爱,后怀上了杜秋娘。然而那位官员并不负责任,反而将母亲抛弃,母亲含恨生下她。


因为孩子太小,无处送养,她只能带回金陵的青楼养育。

杜秋娘自小就长得好,而且聪明好学,经常跟着母亲学习歌舞,学习文化。

长大一些的她更加的天生丽质,于是被培养成一位全能的歌妓,不仅如此,她还善于跳舞。

能写诗对词,年仅15岁便名声在外,很多人都慕名前来。

当时身为镇海节度使的李锜看她好看,又才艺俱佳,于是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妓。

虽然杜秋娘出身卑微,但是她并不自甘堕落,也不愿意成为他人的掌中之物。

于是她写了一首《金缕衣》,并唱给李锜听,他听完后对这个女子刮目相看,认为她不是寻常女子。

于是将她视为侍妾,对于当时身为卑微的歌妓来说,能成为节度使的侍妾也是比较好的归宿了。

然而没有多久,李锜就因为起兵造反失败,在战乱中被杀身亡。

杜秋娘身为他的侍妾,自然难免责罚,因此获罪成为宫中的歌妓。


进入皇宫的杜秋娘很谨慎小心,她知道想要摆脱这样的生活,必须等待一个时机。

这天唐宪宗召她唱歌,于是杜秋娘抓住机会,在唐宪宗面前唱起了这首《金缕衣》。

唐宪宗听完大为惊讶,并被她独特的气质,歌声深深吸引,还不由自主的爱上了杜秋娘。

而杜秋娘也从一个歌妓成为宠妃,后期还被封为秋妃。

不过可惜的是,后期杜秋娘因为和宰相秘密偶除掉宦官,最终秘密被识破,导致她被学籍为民,赐归故乡。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儿绽放可以折取的时候就要尽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谢之后只折了个空枝。

杜秋娘这首诗所表达的含义是非常直白的,她用“金缕衣”来比喻荣华富贵,告诫人们不要贪图富贵而忘了珍惜时光,尤其是青春年少这段宝贵的时期。如果有机会,或者有条件就要去把握,实现某些美好事物时,就应该当机立断,不要等到错过了再后悔莫及。“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开篇这两句以“劝君”来强调不要看重华贵的金缕衣,而是要珍惜年少的美好时光,直接点明主题。“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两句诗人以花为喻,“花开”二字则象征青春年少。而“堪折直须折”是诗人劝人抓住时机,不要错过,“莫待无花空折枝”这句强调错过时机的遗憾,这两句也是广为流传的名句。虽然全诗只有28个字而且全诗语言比较直白易懂,但也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具有比较强的感染力,能引起不同阶层、不同年龄读者的共鸣。这首诗在告诉人们在及时享受生活,鼓励人们在青春年少时,一定要勇敢的去把握当下的生活,不要等到青春已逝,才想到后悔。当时在封建社会女子的思想和地位都比较低,而杜秋娘的这种性格却是非常先进的,而且她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逐渐成为备受宠爱的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