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游击队锄奸扑空,一游击队员临走前故意大喊:我看见你了

1938年9月7日,晌午,张泽镇猷谟圩(无锡市宜兴市猷谟圩村)村内,村民闵梯培设宴招待张泽乡乡长——许汉文。

当天,闵梯培杀鸡买菜,忙活了一上午,凑齐了一大桌菜肴,又专门从镇上打了一坛子好酒,尽心款待许汉文。两人随后就着菜肴,推杯换盏,一直喝到下午两三点。

吃罢饭,醉醺醺的许汉文原想回去,却被闵梯培的那句“搓几回合”给勾住了,思忖了片刻,便决定留下来。随后,在闵梯培的陪同下,许汉文随之来到了村东面的竹子庵内,与闵梯培之前约好的几名赌友们,坐在一起,推起了麻将牌。

当天,许汉文借着酒劲儿,越战越勇,手气更是好得爆棚,连连赢钱,推搓麻将牌之际,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天已渐渐黑了下来。

玩了一下午的许汉文,手气依然绝佳,却架不住身体的疲乏,原先紧绷着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精神也不由地分散了些。

下一刻,许汉文却突然直起了身,原先才松懈下来的身体,登时再度绷紧了起来。

一阵风吹过,窗外的竹林飒飒作响,但在这些微的动静当中,细听下来,却能听到一阵若隐若无的“窸窸窣窣”脚步声。

外面有动静!

许汉文自打当了日伪据点内的翻译、兼着张泽乡伪乡长之后,便跟着日军干了不少祸国殃民的汉奸勾当,帮着日军抓捕了不少抗日干部、群众。自知罪孽深重的他,平日里十分警惕,生怕一不留神,便被地方游击队给突袭镇压了。

此时,麻将桌上依然热闹喧腾,但竖起耳朵听起动静的许汉文,心里却乱成了一团麻,根本没有心思再继续“赢”下去了。

“不行,坐了一下午,憋不住了,得出去小解一下。”许汉文站起身,指了指外面,借口要小便,随后便溜出了屋子。

出了屋子之后,许汉文没有走向茅房,而是猫着腰又返回了先前打麻将的屋子附近,他悄悄蹲在屋子的东窗下面,屏住呼吸,细细听着屋内人的声音。

“他会不会是发现什么了,想跑?”

“不会,咱们谁都没有表现出来异常,他哪能发现出什么来?再说了,朱司令(苏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司令朱廉)已经派人来了,他就是跑,也跑不掉,院门外面就埋伏的有人。”

屋内人们声音渐低,但句句却如同炸雷一般,震在许汉文的心头,让他不由得一阵晕眩。

完了,完了,这是掉到游击队的“圈套”里面了,没想到,这个平日里老实巴交,不断巴结自己的闵梯培,私底下,竟然是跟游击队他们一伙的。

这可怎么办?!

此时的许汉文,肠子都快悔青了,但这时候,说什么都晚了,怎么逃出去、保住小命才是当下最要紧的。

许汉文不敢从院门走出去,听屋内人说,游击队就在外面不远处埋伏着,专等着自己自投罗网呢。

焦急不安的许汉文随即瞟了眼东面的院墙,墙体用土培垒了两层,不算太高,随后,许汉文便踩着墙边的树杈,“哼哼哧哧”地翻过墙,悄悄跳下后,便借着夜色的遮掩,逃跑了。

没过多久,他便听到身后的院内传出了一阵嘈杂声,看样子,十有八九是闵梯培他们发现自己逃跑了。许汉文扭头看了眼闵梯培院子的方向,不禁心有余悸地暗自庆幸着,脚下更是不敢有丝毫停歇,一路狂奔,逃到了村外的河边处。

初秋的河水,入夜之后寒意浸骨,许汉文挽起裤脚下河,准备蹚过河去,然而,当他蹚到河中间时,却不由地打起了退堂鼓。此时,河水已经渐渐没过了脖颈,几个踩空,更是让许汉文差点儿滑落深水之中。

不会游水的许汉文在水中扑腾了几下,彻底没了辙,原本,他还想着沿着河岸走一下,看看哪里水浅,从那里横蹚过去。然而,夜风吹过,夹杂着人们的呼喝、追喊声传来,在静谧的暗夜之中,更是清晰分明。

游击队追过来了,眼看一时过河无望,许汉文只得从河里面爬出来,才上岸,脚步声便传至附近。

来不及逃跑的许汉文,只得匆忙间,躲进了附近的稻田之内,伏低身躯,将整个身子埋在稻穗之间。

才趴下身子,十几名苏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的战士,便追赶至此,众人随后沿着一条条田埂,仔细搜查起来。不过,当晚夜色凄迷,暗夜之中,看得并不是很清楚。

众人寻找了好一会儿,却始终不见许汉文的踪迹,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心中感到十分奇怪。

“这个许汉文,是游过对岸了?”当时,不少人看着附近的河岸,纷纷猜测,许汉文可能是游到对岸去了,应该派人过岸继续追击。

带队的排长也赞同这个意见,众人随即整队准备找地方过岸,继续追击许汉文。

在稻田内听到游击队准备撤离的消息,许汉文长出了一口气,以为这次自己总算是逃过生天,然而,下一刻,他却顿时如坠冰窟一般,彻底陷入了绝望当中。

“许汉文在这儿,我看到他了!”正准备离开之际,一名名叫俞桂林的战士,突然急中生智,对着四周故意大喊了一嗓子。

他这一嗓子,可把许汉文给吓坏了,他以为自己是真被对方给发现了,一时间情绪崩溃,吓得浑身发抖,随即引动了附近的稻禾“簌簌”晃动起来。

战士们看到稻禾的异常晃动情况,随即快速跑到近前,将许汉文团团围住。

当天夜里,许汉文被处决。地方据点内日伪的嚣张气焰,瞬时收敛不少,而随后各乡、镇伪保长、乡长们,再也不敢仗着日本人的势力,鱼肉乡里、祸害百姓们了。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三辑)——第558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宜兴文史资料》,俞旭坤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