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遗产名录” !龙江两组珍贵档案首发

12日,黑龙江省档案馆举行庆祝“6.9”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开发成果公布发布会,现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档案开发成果《清代黑龙江户口档案选编》、《鄂温克族满文历史档案译编》首发,该资料也填补了国内外史料研究的空白。

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黑龙江省档案馆依托特色馆藏,持续发力档案价值挖潜,成功申报7组珍贵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入选数量居于全国省级综合档案馆前列。作为“镇馆之宝”的“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全方位展示了龙江人民驻边兴边富边的奋斗历程,以其稀有、珍贵、完整性入选第五批“名录”。其中大量满文档案,作为满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的官方史料,堪称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档案文献之最,承载着龙江黑土上各族人民守望相助、交融发展的文化根脉,赋予了中华民族记忆的丰富内涵。

此次出版首发的《清代黑龙江户口档案选编》是黑龙江省档案馆与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合作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为清代黑龙江地区鄂伦春、索伦、达斡尔户口制度专题档案,采用分类整理、原文原档影印出版,集中呈现了上述民族的人口信息,是对其社会组织架构、生产生活状态的直接记录,是研究黑龙江流域、东北亚地区世居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填补了国内外史料研究的空白。

《鄂温克族满文历史档案译编》是黑龙江省档案馆与内蒙古档案馆、内蒙古鄂温克族研究会三年合作一期工程项目,收录档案均选自馆藏康熙朝黑龙江将军衙门与布特哈索伦总管的往来文书及光绪朝部分鄂温克族户口册。采用满文原档与汉、蒙译文对照的方式编译出版,丰富详实、清晰完整地反映鄂温克族融合发展、人口变迁的史实,对于阐释民族特点和历史贡献、探寻东北地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脉络具有重要价值,发挥了档案在繁荣发展边疆特色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张立;摄影: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