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七大“武功秘籍”

《易筋经》

相传1500年前,天竺僧人达摩为传真经,一苇渡江,只身东来。达摩祖师一路传经颂法,后居于少林寺。

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留下两卷武功秘籍,一为《洗髓经》,二是《易筋经》。

《洗髓经》为内修之典,归慧可,未传于世。《易筋经》为外修之书,留于少林。

《易筋经》文字古朴,拳理深奥。本来,易筋经和千年古刹少林寺一样,在绿水青山中隐藏了千年,并不为外人知晓,但是,在1982年的《少林寺》电影,让全世界知道了少林寺和中华武功。

而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易筋经是修习内功的至高法门,随着金庸武侠小说的风靡,易筋经也被社会大众广为知晓。

现在,易筋经作为传统健身功法,已经由国家体育部门在社会推广。


《手臂录

《手臂录》作为一部主要论述枪法的武学专著,成书于明末清初康熙年间。

作者吴殳(shū),明末清初人,一生酷爱读书,学识渊博,精通诗律。

少年时期习骑射,读孙武和戚继光等人的武学专著,甚为痴迷。二十岁时跟随石电(敬岩)习练枪法。

中年之际,在河北遇到程真如之徒朱熊占,习练峨眉枪法。期间,曾向“渔阳老人”习练剑技等武术。

67岁时,融一生武学,写成《手臂录》一书。全书共四卷,加附卷上、下则共六卷。


《武备志》

明朝茅元仪所辑的《武备志》是中国古代部头最大的一部综合性兵书。

全书共240卷,约200余万字,有738幅图,其内容包括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等五部分。

该书对明代军事记载最详,不仅选录了先于编者茅元仪的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治军、练兵、作战等方面的言行,也选录了与他同时代人的军事资料,如王鸣鹤的《号令说》等。


《角力记》

角力,也称“角抵”。

角力的“角”字,在古汉语中是较量、比试的意思,角力就是比力气,牛羊相顶则为“抵”。

《角力记》是中国第一部讲摔跤的书,成书于9世纪后期,全书8000多字,记载了我国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时期的角抵历史。

作者调露子在“序言”中说:“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然以决胜负、骋捷,使观之者远怯懦,成壮夫……使之能斗敌,至敢死者;人之教勇,无勇不至。”


《太极拳论》

作者为明朝万历人王宗岳。

《太极拳论》开篇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极,尽也;无极,无尽也。太极拳原理是由无极而太极,进而才有动静、阴阳等变化。

它是综合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明代在民间和军队中流行的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吸纳术,吸取了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和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成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拳种。


《纪效新书》

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抗倭实战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写成《纪效新书》。

他将武学融入军事,又以军事充实武学,并且添加了丰富的图谱和详实的注释,以便将其保留下来供后代学习。

《纪效新书》不仅是一部罕见的军事科学杰作,也是一部无与伦比的武术经典。

它为武术理论的传播和发展,以及武术的实践发展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在武术体操化、美观化的今天,深入研究《纪效新书》的武术内涵以及历史影响,很有必要。

(戚继光非常反对花架子: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直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


《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这部军事学巨著,始编撰于1043年,纂成于庆历七年1047年,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曾公亮和丁度等人根据前人有关研制火药、火器的经验总结、整理出的,全书共40卷,分前后两集,每集20卷。

前集的20卷详细介绍了宋代的军事制度,包括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等。

后集20卷则辑录了历代的用兵故事,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战例资料,分析品评了历代战役战例和用兵得失。

《武经总要》的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古代军事百科全书的编撰树立了典范,成为后世编撰军事百科全书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