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三线厂,还有多少人记得

许多三线厂子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逝去的故乡,三线军工厂是那个年代的痕迹,很多人都是从那里走过来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也觉得很亲切!

安徽省霍山县,当地地形多为“七山一水二分田”,非常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建造要求。从1965年起,先后在霍山县兴建起配套的三线企业和战备所需的厂、场、库、院。霍山县落儿岭镇就有一座三线军工企业。

工厂始建于六十年代末,当时三线厂“靠山、分散、隐蔽”的选址要求,最终确定在安徽省霍山县落儿岭镇。从1965年9月起,数千名建设大军涌进这里,从此宁静的峡谷便开始喧腾热闹起来。

儿时在这里住了11年的三线军工厂,已经废弃20年的军工厂!巨大的老三线厂!震撼时代印记满目沧桑,令人唏嘘感叹,三线工厂是那个年代的痕迹,很多人都是从那里走过来的!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也觉得很亲切!

生活区内则是一番热闹繁华的景象,有职工宿舍、幼儿园、子弟学校、中学、礼堂、职工俱乐部、篮球场、邮局、医院等功能齐全的配套建筑。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也都有军事化的味道,三线军工厂内部的大喇叭会准时响起,革命歌曲或者广播员的声音在清水涧厂区回荡,工人们就是听着广播来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

儿时的记忆里最难忘的就是放学回家时楼道里飘逸着各种饭菜香。吃饭就像作游戏,端着小碗,哪家有肉就往哪家窜。

三线军工厂的孩子们都识五谷,他们一定不会把麦苗认成韭菜,一定知道什么样的藤子下长的是地瓜,什么样的藤子下长的是红薯;也知道什么时候玉米熟了,什么时候向日葵熟了,什么时候花生熟了,因为他们都去偷过附近农民伯伯的红薯、花生,也去掰过农民伯伯的玉米和向日葵。

七八十年代的三线军工厂给人的印象就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白天高音喇叭声不断,工人忙个不停,晚上三线军工厂的厂区灯火通明,人来人往。那时的工人,福利待遇好,生活质量优,县城的房屋还是破旧低矮,而三线军工厂的生活区,确实楼房矗立。三线军工厂有自己的医院、食堂、影剧院、招待所、灯光球场、学校等。

现在离开落儿岭三十余年了,而今走在这曾经熟悉的道路上,举目四望,除了多了几栋后来新修的家属楼外,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周边原住民的房屋了,他们借着灾后重建的春风,家家是别院小楼,那救灾物资所特有的安置蓝色,似乎在叙述着国家带给他们的巨大关怀和温暖。

时光如梭,曾经属于那个激情岁月的三线建设,已经离我们远去。数百万建设者为此满目疮痍春和汗水,甚至是生命,如今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这些结束一生丢弃在大山里的三线军工厂,其实可以更多地开发成旅游景点,影视基地,休闲游,摄影基地等等,让这些废弃的老厂房继续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