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到底发生何事?为何李世民能够取胜?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提灯向前行

编辑|提灯向前行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纵观唐朝历史,玄武门事变,可谓是影响唐朝发展的转折点,标志着贞观之治的开端。

而在这个事件中,兄弟之间的竞争,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最终还是以李世民的成功而告终。那么,这中间究竟发生何事?

事情开端

626年,这一年正是玄武门之变,事实上,这个时候,李元吉李建成和李世民已经发生了矛盾,多次陷害李世民,但最终李世民都成功逃脱。

恰好突厥来攻打,而李世民就自告奋勇想要代表前往,原本这件事已经确定下来,并且李渊也已经同意。

可李元吉和李建成兄弟俩不乐意了,一旦李世民前去抵挡,如果打败仗还好,获胜的话,可能对他们不利,到了那时候李渊肯定会倾向李世民。

见此情形,李建成眉头一挑,给李元吉使一个眼色,想让其做好准备,随后便去劝解,并且推荐想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战。

对于李建成的想法,李世民并不知道,但既然李建成这么说,他也不好劝阻,只能同意。

而李渊看了看兄弟三人,思量再三就这样决定,就这样李元吉带兵出去打仗,但临走之际却带走秦琼尉迟恭等人。

要知道,这些人可是李世民身边的大将,一旦去带兵打仗,李世民身边就没有安全感,如果李世民有危险,他们也支援不到。

但李元吉还是不满足,甚至将李世民帐篷下能用的精锐军队都为自己所用,这意味着李世民身边没有一个人。

唯一陪伴在李世民身边只有太子李建成的人,王晊。本以为两人的计划天衣无缝,但不知道王晊已经被李世民收买,这使得他们的计划被李世民全部得知。

李世民听到眼线的话语后,顿时有些惊恐,原来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两人在唱双簧戏,他们表面上去抵抗敌军,实际上将矛头指向李世民,想要在途中处置。

对此,李世民不知道如何是好,身边没有一个能用的人,无奈之下只能寻求长孙无忌等人帮助。

很快,李世民就将这些事情告诉这些大臣,但大臣们听后,认为李元吉兄弟两人应该处置,并且想要李世民抢先动手,并且他们并不知道李世民得知计划。

可事实上,李世民还对兄弟两人抱有期望,并且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选择,想要用正义的做法。

但长孙无忌等人看到李世民这样优柔寡断,顿时有些心急,这已经不是能思考的事情,对方已经打到家门口,怎么还能有商量的余地,应该主动反击才对。

兵法云,出奇制胜,只有在对方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出击,肯定会成功。

于是,大臣们再三劝阻李世民要同意他们意见,眼看自己说不过,李世民就开始拖延下来。

一旁的尉迟恭有些坐不住,他立马给李世民上压力,想让他快速做出选择,最终李世民妥协下来,开始询问他府中的幕僚们。

下定决心

可幕僚们和朝中大臣一样,都想要李世民做出行动,不过,他们知道李世民不可能一下子决定,于是就开始逐步引导,才让李世民下定了决心。

那么,这些幕僚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呢?

首先,幕僚第一句话就是点出了李世民和李元吉等人的差距,因为当时的人比较梦想,而皇宫贵族也是如此。

用李元吉等人的心性和李世民做出对比,从而表明李世民如果这样做,不但是一件好事,更重要是为了天下百姓。

但如果反过来看,倘若李元吉拿下江山,以他们的心性,显然和李世民是比不了,根本无法治理国家,肯定会大乱。

从这里可以看出,幕僚们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李世民不这么做,就意味着不仅仅是丢了性命这么简单,更主要的还是江山的破败。

这相当于给李世民断绝了后路,因为他们知道李世民是什么样的人,不管是品行还是国家,他都非常看重。

之后,李世民听完幕僚的话,似乎已经明白,但还是有些左右不摆,这个时候幕僚认为自己的话语已经开始打动李世民。

于是就开始举例子,这就好比一个论文,如果一味表达出推辞和个人观点,没有相关事例,很难让文章存在严谨性。

而幕僚的观点也是如此,正是这样,他们看到有戏后,就开始举例子,毕竟历史上对于李世民如今处境的事迹太多。

经过这件事以后,李世民也开始下定决心,开始反击,不过他还是担心自己会失败,于是就开始让人测吉凶。

但幕僚们觉得李世民太多余,已经下定决心的事还测吉凶。

李世民看到这里,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不再做这件事,开始召集身边的亲信商讨接下来的安排。

最终结果

准备一切以后,李世民深知还差一步棋,他利用自己在暗处的机会,趁机像李渊弹劾李元吉和李建成害自己的事情。

而李渊听到后,却非常惊讶,在《资治通鉴唐纪七》是这样回答的:“明当鞫问,汝宜早参。”意思就明白会去问明白,而李世民也要一并过去。

要知道,据史书记载,李渊当时听到李世民的话有些震惊,但从李元吉兄弟俩之前的事,李渊应该早就知道,应该一点就不惊讶才对。

而这个想法对于许多人也很有多争议,有人觉得李渊当时是知道他们的事情,不过只是为了试探李世民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还有人觉得李渊只是为了保全自己以后的地位。

不过不管怎么说,李世民已经达到目的,当时李世民已经在玄武门做好准备,就等李元吉和李建成过来,但因为消息透露给兄弟两人。

兄弟两人商量觉得不以为然,但正因为如此,李世民的计划才会实现,最终射杀了李元吉和李建成兄弟两人。

后来,李渊见到情形无法挽回,只能认李世民为太子,没过多久就禅让皇位。

作者观点

玄武门之变是历史重大事变,同时也为唐朝后来发展奠定基础,这也是李世民能顺利成为太子的原因之一。

可以说,如果李世民没有下定决心,可能就不会产生玄武门之变以及之后的盛世。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蒋建平,《盛世风云——探秘大唐帝国(连载三)》

王素,邵干才,《玄武门之变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