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刘少奇在大会上提起被抨击的彭老总,台下观众有何反应?

在革命时期,庐山会议是我党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

当时在会议上,彭德怀的意见成为这场会议的焦点之一。

同时刘少奇同志在会议上的发言,给予彭德怀的发言积极的评价,并且还对彭德怀同志在1959年提出的意见表示十分的赞同。

这场会议的焦点,就是同志和同志之间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很难见到的。

更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在1959年彭德怀同志发表的言论,直到1962年才被刘少奇同志正名。

01

1959年彭德怀同志曾经提出来有关于工农业建设的提议,他结合自己去农村调研的结果,并且还对大跃进运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当时在会议上引发很多人的讨论。

对于这件事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不仅如此还被认为是犯下了“右倾”错误,遭到会议的不断批判。

不过在几年之后,大跃进的弊端开始被曝光出来,全国的问题与日俱增。

经过党中央一系列的调整之后,国民经济才开始有了好转。

在大跃进初期,刘少奇同志始终都坚决支持“三面红旗”,可是因为刘少奇同志之前一直主抓城市的工作比较多,对于农村的实际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

直到1961年,刘少奇回到湖南农村进行调研,他这才对农村现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他提出:“三年之前彭德怀同志提出过的意见,现在来看的话有一些是十分正确的。”

这个时候,彭德怀还没有被平反,很多人并不敢提起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于他的事情。

刘少奇同志在这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并没有准备发言稿,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全部都是用丰富的举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的发言不单单是对彭德怀同志建议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于会上所产下的定调产生了怀疑。

他希望大家对于彭德怀的观点重新思考,他现在认为当时彭德怀的观点并不超纲,大家应该好好的去思考下彭德怀之前的想法,是否是误会他了。

在这一次的会议上,刘少奇同志主动为他说上几句公道话,确实是难得可贵。

他说完这几句话之后,大多数很多代表们都对他表示佩服。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刘少奇同志还能够提起彭德怀,他真的是一个不怕担事的人。

02

同时在会议上,还有一些和彭德怀有着特殊情感的人,他们听到刘少奇同志如此为彭德怀说话,他们真的为此感到由衷的赞同。

刘少奇做了他们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情,这一点就值得大家敬佩。

这一次他的发言让会议上的气氛开始了变化,让会议变得特别丰富,人们对于历史的看法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

总之,刘少奇同志在会议上的讲话,对于彭德怀同志的建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或多或少的改变了彭德怀的处境,他的发言不单单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时时局的质疑。刘少奇同志的这个举动,让大家都对时局感到无比的质疑。

刘少奇同志的发言,给予我们一些启示,无论任何时刻面对历史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有思考的能力,千万不要草率的就下定结论。

就算是在当代社会上,我们在面对任何的事情,都需要有深刻的思考。

这样才可以理解过去的一切,指导未来的发展,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美好,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繁荣。

其实刘少奇和彭德怀之间的情分并不局限于此,他们两个人是同乡。

全部都是1898年出生在湖南,因为都是老革命先辈,他们两个人私下的关系特别好。

虽说他们经常在工作上有口角,但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近。而且刘少奇同志对于彭德怀同志十分敬重,这样让他们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克服很多的磨难,共同为我们的党和国家努力奋斗,努力做出贡献。

03

在历史长河里面,像他们两个人的情谊在困难时期显得十分的可贵,并且这也展现出来一种敢赌成熟和理性的领导关系。

他们在平时是好友关系,在工作过程中是上下级别的关系,如此优秀的关系,使得他们可以在政治舞台上一直都保持团结,为大家的共同理想去奋斗着、努力着。

回首看这一切,刘少奇同志是在彭德怀同志没有平反的时期发表这一切,他敢于在敏感问题上发言,完全就彰显了他为国家事业付出的公正和无私。

在当时有多少的人,能够做到刘少奇同志这一点。

甚至还有一些人,恨不得在这个时候距离彭德怀同志远远的,怎么可能会主动提出来这样的观点。

如此的勇气和胸襟,足以表现出来刘少奇同志和彭德怀同志都是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着想的革命家。

他们在乎的真相和正确的事情,并不在乎这个人到底是谁,或者是说他做了什么样的事情。换句话来说,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正确的就必须提出了,不能由于时局的情况被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