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总在庐山遭批,全场沉默不语,只有一个人挺身而出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彭总不仅是一位天才军事家,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好领导。1958年,我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由于相关经验尚不成熟,这次运动最终演变成了一股浮夸风,各地虚报生产数字,盲目夸大产量,给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

为了纠正这种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彭总亲自深入湖南湘潭等地调研,对大炼钢铁、虚报产量的实际情况有了充分了解。面对大跃进运动造成的危害,彭老总深感担忧。

此时,毛主席也意识到了大跃进运动中的一些问题。于是在1959年七月,党中央在庐山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希望群策群力,共同纠正大跃进中出现的左倾错误。

彭总由于多年南征北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他毅然决定带病前往庐山。

会议开始后,各级领导同志畅所欲言,但因为对现实情况认识有限,大家对大跃进中所犯的错误难以抓住重点。眼看会议即将结束,彭总觉得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商议,他担心这些错误将会持续下去,进一步加重人民群众的负担,内心十分焦虑。

终于在7月14日,彭总决定私下给毛主席写信,详细阐述自己在各地基层见识到的情况,并对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以来的左倾错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封信洋洋万字,每一词每一句都蕴含着彭老总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关怀。

因为事关重大,毛主席随后把这封万言书整理了出来,分发给与会者商议探讨。客观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尚且处在初级阶段,出现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不少领导同志缺乏经济建设的相关经验,盲目认为大跃进的总路线仍然是值得坚持的,只是一些具体的做法应该得到修正。

再加上彭总为人耿直,在万言书中对大跃进的批评相当直接。这无疑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甚至包括贺龙、叶剑英等老同志也对彭总的原意产生了误解。

很快这封万言书就被曲解成对经济建设总路线的全盘否定,是对毛主席、对党中央的强烈不满和怀疑。

要知道,我党是经历了无数艰苦斗争,才从一个小规模政党成长为新中国的掌舵者。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有关路线问题的斗争,错误可以犯,但路线不能错,因为一旦方向歪了,再怎么修补也来不及了。

当然,现在的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次对彭总的一次错误批斗。但在当时的庐山会议上,与会人员很多都自然地认为彭总是犯了路线错误,他的这封万言书更是“右倾机会主义的纲领”。

这一下子就把彭总问题的严重性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随即全会决定将彭总调离工作岗位,

连带着和他工作上有关联的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人,也受到了处罚。

对彭总的错误批斗,从根本上来说,是当时的领导同志们对大跃进中出现的左倾错误认识不到位、不彻底,因而造成了这桩我党历史上著名的冤案。

因为牵涉到路线问题,即便当时有些人觉得对彭总的处理过于严肃,也只能沉默不语。然而就有这么一个人,直言彭老总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劳的,他绝不会反对毛主席,反对党中央!

这位敢于出面维护彭总的人就是我党著名将领张爱萍。

张爱萍1910年出生在四川达县,1925年参加革命,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早在1934年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张爱萍就在彭总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作战。因为在革命中的突出贡献,1955年,张爱萍同志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张爱萍说道:“彭总虽然看起来很严肃,但其实是个外冷内热的人。战争时期,彭总关心爱护手下的士兵,和平年代更是心怀天下百姓,说彭总反国家,这一定是个误会!”

但是张爱萍一个人的话毕竟起不了太大作用,彭总仍然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被下放到地方工作。在接下来的十年浩劫里,彭总又遭到了四人帮的残害,最终在1974年,一代名将与世长辞。

因为对彭总的维护,张爱萍同志也遭到了江青、林彪等人的暗害,被囚禁、批斗长达六年之久,以致左腿终身残疾。但他像彭总一样正气凛然,和反势力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抗争,表现出了一位共产主义战士最高贵的品格。

最终在1978年,党中央为彭大将军洗刷所有冤屈,留下一世美名。张爱萍将军也在后来的日子里担任了国防部长一职,可以说成了彭总的继承人。

人间正道是沧桑,正气之人终究会得到公正的评价。像彭德怀元帅、张爱萍将军这样刚正不阿的无产阶级战士无疑是所有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