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明了“云南白药”,因拒绝交出配药秘方被软禁,58岁病逝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00多年前,他发明了“万应百宝丹”,也就是后来的“云南白药”,成为了“一代药王”。

当日军侵略中国时,他捐了几万瓶药,甚至花钱购买飞机,以支援抗战

谁知奸人盯上了配药秘方,他拒绝交出,没想到被软禁,于58岁病逝。

此人就是曲焕章,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名声大噪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二十世纪当地曾有很多武装势力、马帮等,局势比较复杂。

吴学显也是通海县的一个大土匪,拥有自己的武装。

为了抢夺地盘以及其他权利,各大武装之间时常交火,有人受伤是难免的事情。

一次,他胸部受了枪伤,命悬一线。手下兵分两路,一部分立即将其弄到了一个安全地带,一部分则去劫持一个人来救治吴学显。他们要找的人,正是曲焕章。

1902年,他研发出万应百宝丹后,其止血等效果非常好。再加上他医术精湛是,在通海县一带小有名气。

土匪们凶神恶煞地冲进曲家,不由分说把他带走。

图片源于网络

路上,他有些恐惧,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一等到了地点,看见奄奄一息的吴学显后,曲焕章便知晓了土匪的用意。

土匪威胁说要是救不了其头目,就要他的小命。

无论如何救人要紧,他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药,里面装着的白色粉末是万应百宝丹,然后洒在吴学显的伤口上,从而止血和止痛。

吴学显等人只听说过这药有奇效,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谁知他用了药没多久,吴学显的血止住了,疼痛也所有缓解,这下相信这人这药是真厉害。

的确,万应百宝丹是曲焕章学医10余年,尝尽了各种草药,向很多人学习医术,看了很多医学方面的书籍,集合各家所长,潜心研发出来的,不是一般的药。

接着,曲焕章给吴学显进行了其他处理。

他救了吴学显一命,没有获得感谢,对方只是说将来有用得上的地方,定会相助。

行医以来,他救治了很多人,不少人有类似的承诺,对吴学显的话没有放在心上。

令曲焕章意外的是,吴学显真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1916左右,他收到吴学显写的信,要其去昆明开一家医馆,让万应百宝丹走向更大的舞台。

距离它诞生已经10多年了,虽然在附近几个县销量很好,但他想让其发扬光大,医治更多的人。

于是,他将药送到云南省政府警察厅卫生所进行相关检验,获得公开出售资格。

他正为如何使万应百宝丹“走出去”而发愁,这封信来得很及时。

所以,曲焕章答应了吴学显,前往昆明行医,开了一家医馆。

此时,吴学显不再是土匪头子,已被云南督军唐继尧收编。经他介绍,曲焕章被唐继尧任命为东陆医院滇医部主任,兼任教导团一等军医正。

吴学显在北伐中再次受伤,右腿骨被枪打断,狼狈回到昆明。多位西医诊治的结果是要截肢才能保住性命,可他不想成为残疾人,又请来曲焕章给自己治病。

最终,其腿保住了,行走没有受影响,他高兴得请人在城内大肆庆祝,同时宣传曲焕章和万应百宝丹。

一时间,曲焕章和他研发的药名声大噪,万应百宝丹的销量蹭蹭往上涨。

唐继尧算是亲眼见证了其高明的医术,很是佩服,重用了他。

随着万应百宝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不法商人看中了商机,为了牟利纷纷仿制它。

假药的出现不仅会耽误病人的病情,而且会大大影响它的口碑。

1927年,曲焕章思来想去,用毕生心血研发出了红色药丸“保险子”,方便大家辨别真伪。

“保险子”还能防潮,防止粉末变质,更有药用,可以治病。

如此一来,其他人就无法模仿了。

这么好的药,销量当然不会差。

第二年,万应百宝丹就出现在了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

可以说,这时曲焕章已经是“云南药王”了。

慷慨支援抗战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曲焕章研发出的万应百宝丹远销国内外,赚了不少钱,在昆明修建了一座三层楼的“曲焕章大药房”。

然而,当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慷慨解囊,支援抗战,爱国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1937年10月5日,昆明城内的大街上格外热闹,老百姓纷纷走上街头,为滇军第60军的三四万送行,他们即将奔赴抗日前线。

8月,主政云南的龙云奉命前往南京,参加“国防会议”。他支持一致抗日,表示会派出20万将士支援抗战。

回到云南后,他立马整编部队,组建了60军,并把他们送往战场。

曲焕章带着伙计也来送行了,同时带来了“礼物”。

他给每一名将士准备了一瓶万应百宝丹,总共3万余瓶。

一般官兵拿的是普通白药丹,级别高点儿的是重升百宝丹,再高点儿的则是三升百宝丹。

整整几万瓶,要值不少钱,足以证明曲焕章对侵略者的憎恶、对抗战的支持,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感情有多深。

万应百宝丹成了60军的救命药,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小作用。

1938年3月16日,该部与其他部队一起,在台儿庄同5万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斗十分激烈,打了半个多月,双方都有伤亡。

战场上各种物资匮乏,药品更是紧缺物,不少人因受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留下病根,或是死亡。

滇军不一样,他们有万应百宝丹止血止痛、活血化瘀等。一旦受伤,他们就拿出药治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伤亡。

这一切曲焕章功不可没,他的慷慨大义拯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该战役中,60军有1.8万多人伤亡。如果没有万应百宝丹,肯定不止这个数字,它叙述出了名。

除了捐药之外,战后曲焕章还做了其他的事情。

国民党发出“抗战募捐”倡议后,他积极响应,打算购买一架飞机送到抗日第一线,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谁知当地政府设下了陷阱。

飞机价值3万元滇币,当曲焕章拿着钱购买时,那帮人却要3万国币支付,相当于要花30万滇币。很明显,他们要趁机赚一笔。

一时间,他拿不出这么多现金,因此被关押。

其家人四处凑钱,甚至向银行贷款,交了钱,曲焕章才被释放。

爱国之举本应大力推崇,却成为了腐败的国民党向他索取钱财的工具,令人发指。

惨遭奸人所害

曲焕章捐药捐飞机,为抗日做了不少贡献。但其手里万应百宝丹的秘方,遭到了很多人觊觎,成了“催命符”,导致他在狱中病逝。

台儿庄战役后,万应百宝丹、曲焕章闻名全国,乃至多个国家,销量进一步提升,1938年的销量高达40万瓶。

福祸相依,它为曲焕章带来丰厚收入的同时,也引来了人祸。

他数次接到时任国民党最高法院院长的焦易堂邀请,前往重庆抗日救国,为其做贡献。

一开始,他婉拒了。焦易堂没有放弃,继续写信给他。

此人打着抗日的名义请曲焕章到重庆,实际上是想得到万应百宝丹的秘方。他开办了一家制药厂,企图拉曲焕章参与其中,从而获得利益。

曲焕章不傻,知道此行很危险,所以提前把秘方交给了妻子,叮嘱她决不能外传。

交代完,1938年6月,他去了重庆。

没过多久,焦易堂就露出了獠牙,逼他交出方子,参与自己的制药厂。

经历了种种,曲焕章看清了国民党的面目,该党派的人大都只顾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会为穷苦老百姓着想和。

万应百宝丹是他一生的心血,不可能交到这样一个人手里。

况且他该药定价不高,为的就是平民百姓能买得起、用得上。他专门在通海县买了一处房子,用来赡养孤寡老人、修真姑娘。

可见,他是一个善良之人。

假如秘方落到了焦易堂和国民政府手里,他们很可能会垄断药品,趁机涨价。到时候,普通军民就用不起万应百宝丹了。

就算他给了秘方,也不一定能活命。因为得到配方,曲焕章对焦易堂和国民党来讲没有了价值,随时可弃。

所以,他拒绝了焦易堂的提议,态度很坚决。

焦易堂恼羞成怒,下令把他软禁起来。

58岁的曲焕章从云南来到重庆,出现了水土不服,加上对国民党的愤怒,忧愤成疾。同年8月,他病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国民党害死了他。否则,他会为抗日、民众做更多事情。

国民党千方百计想拿到秘方,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曲焕章的遗孀在1955年,主动将方子交给了人民政府。因为我党的宗旨,和他生前的理念有相似之处,都有为国为民的一面。

如此宝贵的东西,中央高度重视,将方子列为绝密,不予公开。

之后,“万应百宝丹”改名为“云南白药”,投入批量生产,造福了更多人。


参考文献:

经典人文地理》 云南人物影像志 一代药王曲焕章

玉溪英杰录|曲焕章:一代药王的传奇人生 玉溪日报 2022-05-11

全民族抗战 云南档案记忆(一):滇军出省 抗敌疆场 云南网 201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