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号离开泊位,海试即将开始,国外军事专家提出3个亮点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报道,1月2日福建号航空母舰离开目前的驻泊港池,准备进入开阔水面,进行一系列海上试验。这是福建号2022年正式交付海军之后,第一次离开固定港池,意味着这艘平直甲板大型航母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作为中国海军未来的主战骨干装备,外国对福建舰的建设进展异常重视,长期跟踪监视报道。对这次福建号的出航,国外军事专家提出了这么几个看点。

首先这是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舰,虽然山东号航母也是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建造的,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瓦良格号航母,也就是辽宁号航母的总体设计,采用了滑跃甲板起飞方式。

因此西方并不把它当作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型号。但福建号就完全不同了,福建号没有任何外国的样本作参考。与福建号最接近的是美国福特号航空母舰,但福特号采用核动力,而福建号采用常规动力,两者有天壤之别。

所以,福建号也被称为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另外一个看点就是电磁弹射器。福建号的交付意味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采用弹射器的国家。弹射器对航母战斗力的发挥至关重要,有了弹射器,舰载机可以满油满弹起飞,实现更大的航程和更强的火力。目前除中国之外,只有美国和法国在航母上安装了弹射器,但是法国的弹射器是从美国进口的。

所以,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能够研制生产航母用的弹射器。至于电磁弹射器,就更是只有中美两国才能研制了。法国和英国虽然都有想法,但什么时候实现还遥遥无期,印度也提出要搞弹射起飞的新航母,但短期内看不到实现的可能。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和美国将是全球唯二拥有重型平直甲板并采用电磁弹射起飞方式航母的国家。

解放军海军不会仅仅只建造一艘福建号,这艘航母在设计、建造、使用管理等方面取得足够的经验之后,将为下一艘福建级的建造奠定良好的基础。按照美国海军的经验,要想保持一艘航母在海上执勤,就必须建造2~3艘航母轮替。

这样才能维持一艘在任务海域执勤、一艘在港口休整、一艘回厂大修。从最近几年美国航母的出动情况看,基本是符合这个规律的。哪怕是在战争时期的紧急状况下,执行任务的航母与回港维修的航母,也需要保持1:1的比例。

如果解放军要保持两艘福建级出海执行任务,就需要建造至少六艘。这将成为全球唯一可以和美国海军相提并论的海上力量。

福建号出海之后,下一个看点就是舰载机了。从这两年社交媒体透露的情况看,歼35舰载战斗机、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已经纷纷进入紧锣密鼓的试飞状态。相信很快就能够看到这两个型号在福建号上起降了。更具有前瞻性意义的是,已经在国内科研单位的航母模型上看到了隐身无人攻击机的身影,与解放军空军的攻击11无人机非常相似。

那么这种类型的无人机,会不会正式装备在福建号上,会不会成为未来作战的主力,发挥有人飞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总之,不少军事专家认为,福建号航母的出航,意味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正在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海军,将有能力在全球主要海域展示国家意志,发挥战略作用,执行特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