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姐
据《环球时报》12月4日报道称,近日,一名美国前大使被FBI突然逮捕,司法部指控其“秘密充当古巴政府代理人”。英国《每日邮报》则用了“美国前大使是古巴间谍”这样的标题,报道了这一事件。
报道称,这名被捕的前大使名叫曼努埃尔·罗恰,今年73岁。他在1981年加入美国外交部门并工作了25年,职业生涯几乎都在拉美度过。他曾是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还曾担任过驻阿根廷最高外交官、驻古巴美国利益代表处首席副代表,并在洪都拉斯、墨西哥等多个拉美国家的驻美使馆都担任过要职,还做过美军针对拉美方向的南方司令部的特别顾问。
据称,他被指控的罪名是“致力于促进古巴政府的利益”。目前,媒体没有透露他的案件细节,司法部和罗恰的妻子也没有回应他被捕的消息。不过从报道来看,他很可能不仅违反了美国的“游说”制度,在没有报备的情况下替古巴进行了游说,甚至也可能早已被古巴方面策反了几十年,为美国的老对头充当间谍,吃里扒外损害美国利益。
事实上,美国大使馆的人员对于充当“间谍”并不陌生。不过他们更多是在驻在国以大使馆为掩护,为美国从事间谍活动。比如2013年,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官员瑞恩·克里斯托弗·福格尔曾因从事间谍活动被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现场抓捕,之后他被指认为美国CIA的特工,并被驱逐出境。像罗恰这样被拉美国家策反的专业外交官并不多见。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专业外交官已经“功成名就”,有钱有地位,不一定会愿意放弃已有的利益;另一方面,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多机密,美国政府对他们的监管也比其他岗位要更加严格。
不过,罗恰出生于哥伦比亚,本就是拉美人,天然会更亲近那里。而且他从政坛退休后开始从商,是多米尼加共和国一座金矿的总裁,还在一家宾夕法尼亚州煤炭出口商、一家加拿大大麻公司、一家美国律师事务所、一家西班牙公关公司处担任高级职务。为了钱,他有理由做出一些越界行为,也有能力成为一名“真正的间谍”。
也因此,如果罗恰确实早已被策反,那以他的人脉和专业知识,可以向古巴方面透露大量的情报,给白宫造成的损失恐怕无法估量,破坏力或许将堪比在冷战时期为古巴做了16年间谍的前五角大楼古巴问题高级分析师、CIA代号“古巴女王”安娜·贝伦·蒙特斯。
但也有不少美国网友对这个案件提出了疑问。
他们认为,从过往的经历来看,罗恰在拉美工作时在尽心尽力地维护着美国利益,并没有显示出会被策反的迹象。
而且鉴于此前美国也没少出现“替俄罗斯说公道话就被说成俄方间谍”的例子,有人就大胆推测称,罗恰可能只是在言谈中替古巴人说了几句好话被抓到话柄,他的被捕,可能又是美国司法部在过度执法,或是在2024大选在即的时刻,华盛顿不同政治派系之间的互相倾轧、排除异己和“分赃不均”。
不少玻利维亚网友则觉得,不管原因为何,罗恰被捕都只是活该,他们对这位前大使可一点没有好印象——在2002年担任驻玻利维亚大使期间,罗恰曾直接干涉了玻利维亚总统大选,警告民众不能让左翼候选人莫拉莱斯当选,否则美国就将切断对玻利维亚的援助。玻利维亚人也因此被激怒,在2005年莫拉莱斯成功胜选后,他们以煽动“内战”为由,驱逐了美国大使。
罗恰被捕的消息引发了各方的关注和猜测,但目前还没有更多的细节公开。美国司法部表示,他将在12月5日出庭受审,届时可能会有更多的证据和指控浮出水面。不过,无论罗恰是否真的是古巴的间谍,他的案件都反映了美国政治环境的紧张和敏感,以及美国对拉美国家的干涉和影响。这必然将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将让拉美国家对美国的反感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