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
大规模军事报复和全面封锁
已持续10天之久
根据目前相关统计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超4400人死亡
加沙一医院遭袭,数百人死伤
巴勒斯坦方面称,当地时间17日晚,加沙地带加沙城的“阿赫利阿拉伯医院”(又名:浸信会医院)遭以军空袭,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据路透社、美联社最新援引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匿名信源报道称,袭击已造成至少500人死亡。
据介绍,这家医院中除了病患外,还收留了大量寻求避难的流离失所者。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消息,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宣布全国哀悼三天,并下半旗志哀。还有消息称,阿巴斯已取消原定于18日在约旦安曼与美国总统拜登会面的计划,并已离开约旦返回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
以色列军方:袭击由杰哈德组织发动
该组织否认
据阿拉比亚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7日晚,针对当晚加沙地带浸信会医院遭袭事件,以色列军方声称,以方有情报显示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对加沙浸信会医院发动的袭击。以军还表示,该医院爆炸事件发生时,恰逢有多枚火箭弹从加沙射向以色列。随后,杰哈德方面对以方的指控予以否认。
据半岛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当晚,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是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派别袭击了浸信会医院。另据阿拉比亚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消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向外界表示,以色列应对浸信会医院遭袭事件负责。
多方谴责
哈马斯:“这是种族灭绝”
当地时间18日凌晨,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向外界宣布,谴责以军轰炸加沙地带浸信会医院的暴力行为。
他表示,“以色列犯下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可怕行为”,巴方已经多次警告以色列这种军事行动的后果。他还表示,巴方将尽一切努力来对抗以色列强迫加沙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的计划和企图。
他警告以色列必须停止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他呼吁国际社会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国际保护,还呼吁联合国安理会谴责以色列的行为。
巴勒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以色列战机袭击加沙地带的阿赫利阿拉伯医院,犯下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控制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表示,“以色列军队对加沙地带阿赫利阿拉伯医院的袭击是种族灭绝行为”。
10月1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社交平台发文,谴责加沙医院遭袭。
古特雷斯说:“加沙一家医院遭袭造成数百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我对此感到震惊并表示强烈谴责。我的心与受害者家属同在。医院和医务人员应受到国际人道主义法的保护。”
目前,埃及、伊朗、约旦、黎巴嫩、土耳其、卡塔尔等地区国家已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军空袭加沙地带医院”。
加沙现状曝光:
医院尸体积压,居民只能喝咸水
自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实施大规模军事报复和全面封锁,目前已有超过2800人死于以军轰炸和炮击,上万人受伤,当地人道主义状况愈发严峻。居民用水日益困难,一些人只能喝咸水。大量尸体来不及下葬,连冰激凌车都用来临时存放尸体。墓地越来越不够用,只能多人合葬。
在加沙中部城市代尔拜拉赫一家医院的停车场,一辆贴着冰激凌雪糕海报的白色冷藏车里放满了用白色裹尸袋包着的尸体。拉希奈的多名家人就在其中。拉希奈告诉法新社记者:“黎明时,两枚炮弹击中房子。当时家里有16个人,包括8个安静熟睡的孩子。”
在代尔拜拉赫往北的加沙城,成千上万居民13日接到以军警告后,担心以军发动地面进攻,不得不按照以军要求往南撤离,把许多尸体遗留在太平间。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新闻部门主管马鲁夫说,加沙城希法医院大量尸体无人认领,一些尸体开始腐烂,还有许多尸体不停地送过来。
“已经准备了一块合葬墓地,可以下葬其中大约100人。”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总干事拉扎里尼说,裹尸袋也越来越短缺。“加沙传出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关于生存、绝望和死亡。”
10月15日,在加沙地带中部的代尔拜莱赫,人们站在死去的亲属旁。
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一座公墓工作的纳图尔说,“有时我们甚至没时间在裹尸袋上写上死者姓名”,因为死的人太多了。他说,死者中有许多儿童,“我们每块墓地下葬三到四个儿童尸体”。加沙宗教事务部门已经建议民众合葬,缘由是死亡人数越来越多,墓地越来越少,而且伊斯兰教教义要求尽快下葬。
哈马斯7日自加沙地带偷袭以色列境内多个军民目标,造成以方至少1400人死亡,其中291人是军人。以方随后发起猛烈报复,并切断加沙水、电、能源供应。
加沙缺水情况严重。
早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前,在以色列长年严密封锁下,加沙地带已然经济困顿,民生艰难。
16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两名居民担任志愿者,向躲避战火的民众分发用塑料桶装的水。“因为难民营里有许多人,所以没水了。现在,我们向塑料桶里灌的是咸水。我准备好喝咸水——我们还能怎么办?”志愿者萨克尔说。
加沙地带自来水依赖地下蓄水层。由于海水入侵、化学品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本不丰富的蓄水层早已遭受污染。2021年5月巴以冲突期间,以军轰炸破坏了加沙地带海水淡化厂、污水处理厂、泵站等供水基础设施。
巴勒斯坦水务部门说,本轮冲突爆发前,加沙已有90%的水不适合饮用。剩下10%的地下水虽然理论上安全,但流经供水系统老旧管道后,水质通常变得糟糕,只适合洗衣服。
哈马斯16日说,尽管以色列承诺向加沙地带南部恢复供水,但目前仍旧没有这么做。一名以色列官员称,已经向加沙地带南部某地部分供水。
10月16日,在加沙汗尤尼斯,人们从遭以色列空袭损毁的建筑废墟前走过。
在加沙街头、在难民营地,垃圾成堆,构成卫生隐患。汗尤尼斯市清洁工穆罕默德·哈德胡德说:“如果垃圾继续这么堆积下去,会引发疾病和传染病。”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总干事拉扎里尼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加沙即将用尽水和电。实际上,加沙正在被掐死,似乎世界现在失去了人性。”
另一方面,食物短缺加剧。当地时间17日,世界粮食计划署中东地区事务新闻官员阿比尔·埃特法表示,加沙仓库内基本食品只够维持两周,而店铺中的存货只能支撑“数天,也许只有四五天”,商店补给存在困难。
由于安全问题和缺乏燃料,加沙地带5座面粉厂中,仅一座仍在运营,继而造成面包供应短缺,人们排队数小时才能买到。与粮食计划署签约的加沙23家面包店中,仅剩5家还在运营。
拜登今起访问以色列
曾警告勿再占领加沙
当地时间17日凌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将于18日访问以色列,会见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讨论美国援助事宜,以示对以色列的支持。布林肯还说,以色列已同意与美国共同制定计划,使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能运抵加沙地带。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16日表示,拜登18日还将前往约旦首都安曼,分别同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埃及总统塞西、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面,讨论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人道主义需求问题。
以色列酝酿对加沙地带采取大规模地面进攻之际,美国总统拜登此前表示,他支持“彻底摧毁”哈马斯,但警告以色列如借机再度占领加沙地带将“铸成大错”。
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5日播出的专访中,拜登被主持人问及是否支持以色列占领加沙地带时说:“这会铸成大错。”按照拜登的说法,哈马斯应被“彻底摧毁”,但是哈马斯并不代表全体巴勒斯坦人民。
拜登说,巴以问题的解决“需要一条通往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两国方案”。拜登表示相信以色列会“根据战争规则采取行动”。他同时希望看到在加沙地带开辟紧急人道主义通道,用于撤离平民以及运送人道主义物资。
人质问题或致局势更加复杂
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16日说,巴武装组织扣押200至250名以色列人员,以军日前对加沙地带的空袭已造成其中22人死亡。
卡桑旅16日晚发表声明说,巴武装组织扣押200至250名以色列人员,其中卡桑旅扣押约200人,武装组织依照国际法对待这些以方人员。声明还说,已做好准备应对以军地面部队进攻加沙地带。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轮巴以冲突中,还有多名其他国家公民“下落不明”。
美国总统拜登10月9日表示,在目前的巴以冲突中,遇难者中“至少有11名美国公民”,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不详的其他人下落不明。拜登表示,虽然目前仍在确认中,但“我们相信在哈马斯的俘获人员中很可能有美国公民。”
拜登进一步表示,他已指示相关团队与以色列就“人质危机的各个方面”展开合作,包括分享情报、部署专家与以方协商并提供建议等。
除美国外,据CNN报道,还有两名墨西哥人、三名巴西人、一名尼泊尔人、一名英国人处于失踪状态,预计已被哈马斯俘虏。德国外交部消息人士8日对CNN表示,德方预计有德国籍公民被哈马斯带走。
美国媒体16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命令一支约2000人的快速反应部队做好在以色列部署的准备。这支部队已前往以色列附近海域,部分兵力可能进入以境内,在以军的军事行动中担任顾问并提供后勤保障,但不参与作战。
以色列国防军17日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军民目标发起突袭以来的10天内,以境内大约50万以色列民众按政府要求或自发撤离。
10月17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人们在遭以色列袭击损毁的建筑中实施救援。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人道问题不应被政治化,保护平民是优先事项
联合国安理会16日晚就俄罗斯起草的关于加沙人道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投反对票,决议草案未获通过。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表决后作解释性发言,对安理会未能就决议草案达成一致感到极大遗憾,并强调人道问题不应被政治化,保护平民应是所有各方优先事项。
张军指出,巴以新一轮冲突持续升级,已经导致大规模平民伤亡和人道危机,其外溢效应冲击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对此深感担忧。针对当前严峻形势,中方呼吁尽快停火止战,阻止战火无限扩大,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中方呼吁遵守国际人道法,全力保障平民安全。联合国工作人员和人道工作者的安全应该得到保障。中方支持开展外交斡旋,让被扣押人员尽早获释。
张军说,中方对以色列全面封锁加沙、命令加沙北部民众紧急疏散的后果表示严重关切,希望以色列倾听国际社会的呼声,恢复对加沙的水、电、燃料供应,停止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中方支持尽快开辟人道走廊,确保食品、药品及人道救援物资顺利及时输送。
张军说,冲突发生以来,中方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推动冲突降温,积极劝和促谈。中方将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实现巴以和平共处、实现中东长治久安付出不懈努力。
来源 | 南方都市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参考消息、北京青年报,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