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兄是国民党高官,为革命背叛家庭,牢底坐穿。著一本书轰动全国

出生优渥

他是罗广斌。出生在四川一个封建权贵家庭,父母均是国民党官员,大哥罗广文更是国军司令,统领17万大军,担负西南防务重任。

从小优渥的生活,并没有把他变成一个玩世不恭的公子哥,也没有让他成为乖乖听话的“好儿子”,相反他逆不羁,竟然和家庭地位极其悬殊的平民的女儿谈起了恋爱,当然遭到全家反对。他向往自由和平等,为此同家人抗争甚至和父亲打了一架。

罗广斌

参加革命,不幸被捕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地下党西南联大负责人马识途。在马识途帮助介绍下,他离开成都来到昆明西南联大附中读书。

1945年,他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民青社”。1948年初,经“江姐”江竹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家中被国民党逮捕。

渣滓洞内刑拘

誓把牢底坐穿,狱中斗争绣红旗

哥哥是国民党司令,凭着这样的背景,罗广斌完全不需要坐牢。哥哥罗广文的想法,只是让弟弟罗广斌被关几天吃点苦头然后能老实读书。

但让罗家人没想到的是,经过在监狱里和狱中地下党同志一起艰苦磨炼,罗广斌对党组织更加忠诚坚定。

原国民党重庆渣滓洞监狱

他的哥哥托人告诉他,写个脱离共产党的声明就可以放他出来。狱内地下党组织也希望他利用哥哥的关系出去,让外面的党组织了解狱中情况。但罗广斌拒绝了,他发誓要和狱中的同志们同生共死、把牢底坐穿。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可西南地区仍然处在白色统治之下。狱中的党组织决定也绣一面自己的红旗,罗广斌拿出自己的一床红色被面,其他同志拿出黄色草纸剪成五个五角星,把一颗星放在中间,四颗星分列在旗的四周,这样一面五星红旗就绣成了。

一面从未被升起过的狱中红旗

四、做狱警工作,危难时19人获救

渣滓洞白公馆警备森严。革命者想要出去,就只能在看守人员中找机会。狱警中有一个人名叫杨钦典,因为都是北方人,常常和陈然(地下党)聊天。聊得多了,杨钦典逐渐流露出对革命者的一些同情。时间久了,杨钦典对陈然和罗广斌特别佩服和信任。

陈然烈士,在大屠杀之前牺牲

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下令将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内的赤化分子全部屠杀。

因为关押在渣滓洞的人多,军警和特务都被叫去支援渣滓洞了,罗广斌等19人就暂时交给杨进兴看管。

杨进兴本就贪生怕死,看大家都走了,把罗广斌和另外18名共党交给杨钦典看管后,也急忙撤离了。

原国民党重庆白公馆监狱

生死之际,罗广斌劝杨钦典:马上就要解放了,不要和特务们一条道走到黑。把19个名地下党救出去将来可以立功赎罪并帮他安排工作。杨钦典经过思想斗争,终于把监狱钥匙交给了罗广斌。

为安全起见,杨钦典先上楼探查狱外情况,当看到大部队撤走之后,依照约定猛烈跺脚三次发出暗号。罗广斌听到暗号后,迅速带领大家按计划突围。

长篇小说《红岩》

创作长篇小说《红岩》

1958年11月,朱语今

听到“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狱中斗争事迹后,向狱中幸存下来的罗广斌、杨益言约写长篇革命小说,希望用以教育广大人民群众。

在重庆市领导支持下,罗广斌、杨益言专职脱产著述长篇小说《红岩》。

为了使小说写得有血有肉,二人结合自身革命斗争经历,并查阅了保存下来的大量敌特档案材料。

1961年12月《红岩》首版,立即引起巨大轰动。


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关注![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