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于世理亦然,为政者尤当戒之。
商鞅改革雷厉风行,志得意满,个人实现了抱负,秦国也改革内政外交,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但商鞅的悲剧也悄然而至。史记《商君列传》载: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日:“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日:“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法律的制定者商鞅做梦也不会想到,逃亡路上因为没有证件路引而被旅店主人拒宿,而这条法律的制定者就是商鞅自己,他自己认为这条法律的弊病害处竟至于此,令人唏嘘。法条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它最大限度杜绝了犯罪嫌疑人流窜之害,之所以制定者厌恶法条,是因为个人身份的变化:执法者变成了违法者。
无独有偶,宋朝也有这种法施他人,误伤自身的情节。哲宗朝,章惇为相,权倾朝野,党争剧烈,旧党或中立派大多贬谪,大苏和小苏亦在其列。
据《宋史 章惇传》:“初,苏辙谪雷州,不许占官舍,遂僦民屋,惇又以为强夺民居,下州追民究治,以僦券甚明,乃已。至是,惇问舍于是民,民曰:前苏公来,为章丞相几破我家,今不可也。”
奸相章惇欺人太甚,苏辙由宰相位谪地方,连官署宿舍都不准住,本已不合常理;向市民租赁房屋,双方得利,人之常情,竟又诬以强夺,真是置人于死地而后快。不想风水轮流传,章惇千算万算没想到自己被贬后租赁房屋,竟因自己恐吓欺压租房给苏辙的房主,以至雷州竟无人敢给遭贬的人出租,使自己竟至露宿街头,可谓恶有恶报了。
宋观文殿大学士范纯仁云:“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为圣贤也。”可谓待人处世至论也。
“盛必虑衰一一官场中的现世报”相关视频
-
11:22
-
0:34
-
0:57
-
14:31
-
11:32
-
14:35
-
13:41
-
11:07
-
15:39
-
15:12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历史分类视频推荐
-
3:01:59
-
2:11:01
-
2:28:45
-
22:59
-
2:26:07
-
2: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