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外戚真不好当:康熙与乾隆皇后的兄弟和侄子侄孙都战死沙场

八旗的盔甲


大家好,我是兰台。


经常有一种说法,认为清朝的八旗子弟都是不学无术,整天只知道斗鸡走狗、提笼架鸟的废物;甚至冯巩老师还出演了一部反映落魄八旗子弟的电视剧《那五》。


但是,兰台想告诉大家,这只是清朝八旗子弟的一面,并不是八旗子弟的全部。


事实上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本身是一个相当吝啬的家族,爱新觉罗家族是非常反感“光吃饭不干活”这种行为的。


清朝的皇后装扮

01、


雍正帝登基之前,就连爱新觉罗家族的男丁只要成年后没有正经的“差使”(工作)都会被编入本旗旗主的包衣,(当然,这也变相证明包衣在法律上并非奴仆,不然岂不是爱新觉罗皇族成员也变成了奴仆?)


而且清朝还有一个特别“抠门”的规定,凡是获得爵位者,如果没有“差使”,那么一律不得领取爵位俸禄。


简言之,清朝规定即使是贵族,也必须有一份正经工作,如果没有工作,即使有爵位,也是不能获得该爵位对应的年俸的。


说大白话就是,哪怕是贵族,只要不给爱新觉罗家干活儿,也是没有工资可以领的。


甚至清朝还独创了宗室领兵出征,仗打输了,宗室必须赔偿战争损失的奇葩规定。


比如作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顺承郡王,就因为第八代顺承郡王在雍正年间在西北打仗打输了,结果雍正帝罚了第八代顺承郡王34万两白银,而这笔钱顺承郡王府这一系一直到清朝灭亡都没能还完。


就连皇帝的亲兄弟想“光拿钱不干活”都不行。


唐国强扮演的雍正帝


雍正帝的“二十弟”胤祎(康熙帝第二十子)估计觉得自己对四哥没有任何威胁,于是在雍正帝执政后就想彻底“光拿钱不干活”,对雍正帝派给他的差使表现出极大的抵触情绪,结果被他四哥直接从贝勒降到了辅国公。这等于是连降了三级:


简靖贝勒允祎,圣祖第二十子。康熙五十五年,始从幸塞外,自是辄从。雍正四年,封贝子。八年二月,进贝勒。十二年八月,命祭陵。称病不行,降辅国公。十三年九月,高宗即位,复封贝勒,守护泰陵。——《清史稿·列传·卷七》


综合来看,清朝爱新觉罗历代皇帝对宗室、对勋贵乃至对八旗来说,都是一个非常苛刻的“雇主”。


电视剧截图


02、


爱新觉罗皇室究竟有多苛刻呢?


兰台稍微查了一下清朝历代元皇后(清朝皇帝的第一个皇后)家族,好家伙,基本上三代之内必有战死沙场的人。


除了清世祖顺治帝的元皇后,也就是清朝唯一的“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的女儿,她的兄弟和后人都是清朝世袭罔替的蒙古王公外,其他清朝皇后的“后族”差不多都有战死疆场者。


以康熙帝的元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为例,她的弟弟赫舍里·常海有一个儿子叫定寿(省略了赫舍里姓氏),他以三等侍卫身份出仕,结果在雍正二年战死于西北前线:


及至库列图岭,攻不克,将移军和通呼尔哈诺尔。呼尔哈诺尔,华言大泽也。定寿诘傅尔丹曰:“违众陷师,谁执其咎?”傅尔丹默不语,定寿曰:“言在先,敢辞死乎?”军甫移,敌大至,定寿督兵奋击,所向披靡,乘胜入敌阵,风骤起,雨雹并至,师大败。敌围定寿数重,定寿中鸟枪,犹力战,相持竟夜。敌欲生致之,拔刀自刭,死于阵。——《清史稿


定寿之死也非常“冤枉”,他在雍正朝随大将军傅尔丹与策妄阿喇布坦作战,结果傅尔丹没有采纳他的正确建议,盲目冒进,导致清军被准噶尔军队包围,清军突围时定寿中枪后为了不被准噶尔活捉,选择自尽。


要知道,定寿可是康熙帝孝诚仁皇后的嫡亲侄子。


而这还不是赫舍里氏唯一一个战死的男丁,几十年后,定寿的孙子,也就是康熙帝孝诚仁皇后的侄曾孙赫舍里·扎拉丰阿在乾隆三十二年,跟随乾隆帝元皇后——孝贤纯皇后的侄子明瑞在缅甸为大军殿后时也战死于沙场。


以正白旗护军统领从明瑞出师,授领队大臣。次蛮结,战破贼,加都统衔。贼围小猛育,中枪死,谥昭节,进封一等男。——《清史稿》


相比于康熙帝元皇后家族,乾隆帝的元皇后——孝贤纯皇后家族更惨,别看乾隆皇帝口口声声孝贤纯皇后是自己一生所爱,但是孝贤纯皇后的兄弟、侄子、侄孙都有为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江山社稷战死沙场者。


八旗的铠甲


富察·傅清是孝贤纯皇后的哥哥,也是家中的次子,他以军功出仕,于乾隆十五年被乾隆皇帝以都统的身份派遣到西藏调查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当时的西藏郡王),结果发现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准备勾结准噶尔反清,富察·傅清最后决定与其等到珠尔默特那木札勒正式反清被杀,不如先杀了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虽然都是死,至少死的有价值。


最终,珠尔默特那木札勒被富察·傅清用计杀死,富察·傅清也被珠尔默特那木札勒的部下围攻,最后自己选择了自尽。


傅清中三创,度不免,自刭死。拉布敦死楼下。主事策塔尔、参将黄元龙皆自杀。通判常明中矢石死。——《清史稿》


除了富察·傅清之外,富察·明瑞同样在乾隆朝战死沙场。


富察·明瑞是孝贤纯皇后的长兄富察·富文的嫡子,他即使什么也不做,也可以承袭传自父亲的承恩公爵位。


但是乾隆帝可不允许明瑞就这么“无所事事“,于是从乾隆二十一年开始,乾隆帝按照自己的方法“栽培” 明瑞,乾隆帝的“栽培”方法就是让明瑞经历乾隆朝各种战争,结果在乾隆三十三年,明瑞在缅甸被缅军包围,他决定带着精锐的亲兵殿后,最终战死在缅甸。与他一同战死的还有康熙帝孝诚仁皇后的侄曾孙。


皇帝龙袍上的图案


而明瑞的宗法上的儿子惠伦,在嘉庆二年的一场战斗中也战死沙场,当时他已经是世袭一等诚嘉毅勇公,就连嘉庆皇帝都在诏书里表示像明瑞父子这样两代人接连战死的情况实属罕见:


惠伦渡涧追击,见一贼执旗指挥,知为渠魁,追至长坪,射之,应弦倒;馀贼竞集,连射毙数贼,猝中枪,殁于阵。仁宗震悼,诏惠伦父子效命疆场,实为可悯,从优议恤,赐内帑三千两治丧,以子博启图袭公爵,在御前侍卫行走。——《清史稿》


然而除了傅清、明瑞与惠伦外,富察家其他男丁比如傅恒福康安以及明瑞的亲弟弟奎林也都是病逝于军中的。


其实不仅仅康熙帝与乾隆帝的元皇后,嘉庆帝的元皇后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的侄孙崇纶也算是死于战事,他因为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中表现不佳,被清文宗咸丰帝下诏书痛责,他自己估算可能难逃一死,于是选择服毒自尽。


上怒,褫其职。六月,武昌陷,崇纶先一日出走,径往陕西。及曾国藩论劾,命逮治。服毒自尽,以病故闻。——《清史稿》


虽然崇纶贪生怕死,不能和前面提到的皇后母族子弟相比,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因为战事不利而死,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死于军中的。


总而言之,从赫舍里皇后以及富察皇后的母族遭遇看,可见爱新觉罗家的外戚真的不好当。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