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孝子贤孙”的明朝士大夫,是如何在金钱面前“扑通”跪倒?

大明王朝历史是一部极端的历史。

一方面是明粉吹捧不断,一方面是有人对明朝反感透顶。到底明朝好不好,明白人依然会懂,但明朝最大的诟病是士大夫的无耻程度达到了封建历史之最。

融入血液的无耻

明朝士大夫的无耻,伴随着大明王朝始终,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最终与王朝融为一体。

在明朝最后灭亡时,崇祯皇帝感慨说“我非亡国之君,却当亡国之运”。国破身亡的崇祯,临死都不忘痛骂知识分子误国误民。

明朝灭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皇帝有难以推卸的责任,但士大夫的无耻确实是明朝灭亡最大的祸根。

崇祯死后,当年极力高呼忠君报国的“东林”士大夫却反讽崇祯说,独夫授首,何足道哉。

这句话是文词,用俗话说就是死不足惜。这些大明王朝的士大夫一边享受着崇祯给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并以此攫取着社会财富,一边在明朝灭亡时高调表态说老东家惨遭厄运实属活该。

这种端着明朝饭碗,还想砸了明朝铁锅的行为,在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朝代。那么,明朝的文官集团到底无耻到什么程度?

无耻披上了道德的外衣

实际上,明朝是一个全民最讲道德的朝代。历史上,从没有一个朝代像明朝那样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上。它以孔孟之道立国,举国上下一片和谐,全部都是孝子贤孙忠臣良将。

这个看似没有任何问题的王朝,却隐藏着巨大的问题。因为朱元璋提倡清廉,发给百官制定的俸禄很低,百官为了改善生活,不得不铤而走险搞“创收”。

随之,大明王朝出现一股奇怪的集体现象,士大夫一面高歌道德,一面利用各种便利增加私人收入。

最直白的体现就是诞生了海瑞海青天”。

大家慢慢品,为什么海瑞会成为中国历史的官吏楷模,为什么他是出自明朝,是他的能力出众吗?并不是。

相反,海瑞是一个能力极其匮乏的封建官僚,只是赶巧他生在大明王朝,成就了自己青史留名。在当时的大明王朝,海瑞如同“怪胎”一样存在,关于海瑞发生了很多叫人匪夷所思的故事。

比如,那年在明朝流行最火的一条热搜“海瑞给老母亲过寿”。就是简单一件海青天给老母亲割了两斤猪肉的故事,成为嘉靖当朝最热的话题。

海瑞的品德是值得肯定的,但围绕海瑞发生的故事却值得深思。

当满朝文武都在写道德文章称颂海瑞时,海瑞的官运并不像赞美他的道德文章那样行云流水。

反常必有妖。大家都夸赞海瑞品德好,但是没有人举荐和重用他。这才是问题所在。

说到底,海瑞的同僚只不过在拿他当道德文章的写作材料,他们根本不在乎海瑞过得怎么样,更不在乎海瑞身上凤毛麟角的品德。

因为大家的心思全在各自的利益链条上,而不是品德和才能。

被无耻带坏的士大夫阶层

在这种浮夸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不但给心术不正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更是催化了一批原本刚正不阿的士大夫走向黑化堕落。

比如,万历朝的大文豪董其昌,此人工于书法绘画,堪称当世一绝,但后半生堕落无耻的程度也叫人瞠目结舌。

董其昌在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初入官场,董其昌满腔热血。

当万历皇帝准备为自己最不待见的皇长子朱常洛找老师时,没有人愿意接这份活。因为满朝文武都知道万历皇帝的心思,人人敬谢不敏,只有董其昌自告奋勇。

去了以后,董其昌的肠子都悔青了,这份差使待遇差不说,关键是他立刻成为朝廷中最不待见的人之一。因为皇长子不是皇帝的储君中意人选,根本不打算培养他。

相当于董其昌初入仕途,便成为皇帝眼中讨厌的人,后来又屡屡遭到同僚的刁难,董其昌实在干不下去了,只好以身体有病,辞官回家。

在京城处处碰壁的董其昌回到老家后,立刻撞上了大运。因为老家人不知道他在京城坐冷板凳的遭遇,只知道他是太子老师的身份,那些趋炎附势之徒纷纷带着金银财宝、香车美女前来与他结交。

在这种温柔富贵乡的腐化下,董其昌迅速走向堕落,成为老家当地的首富和恶霸。一代热血才子沦为了勾结现任欺男霸女的无耻之徒。

董其昌的恶行惹怒了乡里人,有骨气的人集结起来包围董家,要找董其昌说理,董其昌非但不理他们,还让家奴从家里往院外泼粪水恶心那些找他理论的人。

最后,史书评价他说:董氏之恶,至此极矣。

士大夫气节丧尽

前边有多篇文章详细说过,明末崇祯时期,士大夫的无耻行径,在这里不再具体说了。我们来说一个不怎么出名的。

此人叫顾秉谦,是大明王朝的首辅之一,但其无耻程度也是首屈一指。

既然号称首辅,官职至少是满朝文武之首,品德也不应太差,多少得为天下士人做个表率。

然而,现实却叫人大跌眼镜。

顾大首辅非但没有给明朝知识分子带来正能量,反而让知识分子成为一种耻辱。

顾秉谦当首辅时,刚好是魏忠贤如日中天之际。为了能够保住自己既有的富贵,顾秉谦居然甘心做魏忠贤的犬马,成为魏忠贤在外廷的分舵主。

在魏忠贤把事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顾秉谦出了大力气,他不惜跑断了腿替魏忠贤拉拢知识分子。他自己无耻也就罢了,还必须要求底下的人跟着自己一块无耻。给事中杨涟不想丧失气节,结果在顾秉谦的帮助下,成为魏忠贤的刀下冤魂。

魏忠贤当道,作为有良知的士人都应该挺身而出,惩奸除恶匡扶社稷,尤其是作为内阁首辅,即便出于私心,不想充当出头鸟,甘愿替魏忠贤充当打手也就算了,顾秉谦最无耻的举动是带着自己的儿子去魏忠贤家里认干爹。

正是因为这些无耻行径,顾秉谦是唯一一个被列入明史阉党传的内阁首辅。

以上历史故事只是明史的冰山一角。在大明王朝,士大夫的无耻史不绝书。

套用网络上流行的一段话,没有人能够打败无耻的他们,除了明天更加无耻的他们。

明朝士人为什么会如此拉垮?

人还是那些人,为什么到了明朝,士大夫会塌方式堕落呢。根本原因是,明朝的大环境出了问题。

明朝没有秦朝的刚硬霸道,没有汉朝的恢宏壮阔,没有隋唐的热情开放,没有宋朝的宽松自如。它在朝代歌中,像一个没有朋友的另类,始终给人压抑的感觉,如同始终不见晴空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似雨非雨。

究其原因,用钱穆的话说,同样都是封建王朝,只不过明朝是封建王朝中的独裁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