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从有到无在湖南创办湘军,花费十年之功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发起者,也是中国近代化陆军的创办者之一;左宗棠仅仅比曾国藩小1岁,是镇压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也是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人物,在平定陕西甘肃回乱、收复新疆、建设中国西北有着重要的历史影响,是中国近代陆军军魂的缔造人物之一;
而李鸿章创办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引领后期洋务运动全盘,创立中国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可最后却在中日甲午战争之中一败涂地,试问,中国的近代化路程之中,海军和陆军到底谁更重要?
中国近代陆军起步
这样做当然是有他特殊的原因在里面的,因为清朝从乾隆中后期开始,国家实力不断衰败,各个阶层之中对于朝廷也是目无王法,皇帝无法约束下面的官员,官员之中贪污腐败的风气简直就成为了一种职场潜规则,几乎没有一个官员不贪污,这个时候清朝在使用一些外国人的时候发现,外国人竟然相当的清廉,比如李鸿章将淮军的一部分军饷几十万两白银存放到上海租界英国人手中,战争结束之后竟然丝毫无损。
中国近代化陆军之中的先驱应该是湖南人曾国藩创立的“湘军”和李鸿章创立的“淮军”。按照历史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说的话,湘军的历史是远远早于淮军的。曾国藩所创立的湘军他自己本人既是军队的主帅,又是全体士兵的精神导师,湘军实际上是有精神信仰的军队,他们在中国近代历史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曾国藩后期提拔的湖南籍人才都有着主义上的信仰。清朝后期湘军之中出来的人才也是特别之多。
左宗棠本人也重视火器的发展,对于军队的待遇提拔的很高,那个时候发放给湘军陆军的月工资是四两二钱白银,水师是三两六钱白银,这些都是当时清朝绿营兵工资的一倍之多。湘军作战的地方主要都是长江沿岸,所以水师绝对不能缺少,后来收复新疆的时候,湘军部分之中的陆军地位又自然而然的起来了,而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创办湘军成为了中国近代化陆军之代表,同时也在清朝晚期捉襟见肘的财政体系之中爆发了一个矛盾,那就是到底是陆军更加重要还是海军更加重要呢?
中国近代海军起步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开始意识到要建设一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海军,但到底如何建设海军,其实当时的人都是没有概念的,因为中国从来就没有海军的先例。中国近代历史之中第一支海军是“北洋海军”。而李鸿章又是清朝后期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洋务运动的这个过程与这支海军的建设过程都是李鸿章全面参与的,那李鸿章到底是如何建设建成中国第一支海军的呢?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立,这背后的艰苦很少有人知道,海军需要大量的财政支持,需要专门的海军人才,需要专门的海军学校,需要专门的海军军舰,还需要中国国内能够生存各种海军军舰上大炮等弹药。所以后面有淮军出国留学深造,这些人之中回来之后直接担任海军精锐,一部分担任中国海军的教官,为下一代培养人才,中国机器工匠们另外也在模仿之中学会了各种海军军舰修缮。到后面甚至能够独立制造一些军舰不亚于外国军舰综合性能。
从一定程度上理解的话可以看出李鸿章的这种言论代表了当时清朝实权大臣的一种主流看法,大部分的人都被鸦片战争时候的英法军队跨越重重海洋而来吓到了,所以发展军事近代化的时候疯狂发展海军,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李鸿章说只要在海洋之上拦截住日本人的海军,那日本军队无从登陆中国作战,就不会对中国内地民众造成危害,这种说法其实也是说得通的。可以实际上李鸿章的北洋海军拦截住了日本海军吗?
陆军和海军到底谁更加重要
19世纪70年代时候是对海防和塞防问题讨论最为激烈的时候,那个时候坚持海防更重要的是李鸿章这个北洋海军大臣兼直隶总督文华殿大学士。而普遍被认为坚守塞防更加重要的则是左宗棠,但实际上左宗棠其人在中国近代历史之中从来就没有任何言论说塞防比海防更加重要,左宗棠所坚持的是“塞防和海防并重”的观念,他认为依照朝廷如此局面,唯有并重和哪里燃火就去哪里救急才能保全中国完整之疆土。
李鸿章当时面对威胁从西北而来的时候,曾经一度说要让清政府放弃西北之地,不能让财政偏向西北陆军的发展了,李鸿章认为一旦失去了朝廷的财政支持,那北洋海军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地步,没有了军舰和先进枪炮的威胁,那东边的日本就不会对中国抱有忌惮之心,日本人的舰队随时都可能打过来,到时候就可能是京城重地面临威胁,日本人登陆朝鲜是顷刻的事情,从山海关入关的历史也有可能重演。
甲午海战大惨败的时候,左宗棠已经去世多年。其实我们到这个时候就看到中国陆军的重要性了,李鸿章论述海防之中海军比塞防之中的陆军更加重要,其实也可以用来论述陆军比海军更加重要,因为甲午海战大惨败之后,日本海军终究只是海上称雄,如果当时日本军队登陆之后,中国军队可以陆地上击败日军,那日本人又能奈我何呢?所以说偏重与海军和陆军任何一方其实都是 不正确的,终究是要陆军与海军并重。
结语
左宗棠李鸿章他们这些人处于那个时代之中,接受的一直都是旧教育,出生在旧社会之中,没有一个人去外国留学学习,就连后面李鸿章出国访问也是在甲午战败之后的事情了。他们这群人能够毅然决然的推行中国近代化事业实际上就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