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历史沿革

  马鞍山地区历史悠久。西周时属吴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改属越国楚国。秦至西晋,均属丹阳县(县治今当涂县丹阳镇)。东晋北方战乱,难民南迁。公元329年(成帝咸和四年),淮河之滨的当涂县(今安徽怀远县境内)流民南徒,遂于今南陵一带侨置当涂县,江南始有当涂县名,但非实体县。公元345年(永和元年),江北豫州(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侨置牛渚(今采石)。公元502年(南朝梁天监元年),分丹阳县置南丹阳郡,郡治采石。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将侨置于皖南一带的当涂县徒治姑孰城(今当涂城关镇),此是姑孰为当涂县城之始,迄今相沿不变。公元977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设太平州,治姑孰城,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公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朱元璋率起义军攻占当涂,改太平路为太平府,辖县照旧。明清府治隶属不变。民国裁府留县,当涂县直属安徽省。公元1914年(民国3年)设芜湖道,当涂属芜湖道。公元1928年(民国17年)废道,仍直隶安徽省。

  1949年4月当涂解放。1954年2月设马鞍山镇,隶属当涂县。1955年8月设马鞍山矿区政府(县级),隶属芜湖专区。1956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马鞍山市,为省辖市。当涂县先后隶属芜湖专区(地区)、宣城地区。1983年7月,当涂县(除大桥公社外)划归马鞍山市。2011年8月16日安徽省地级市巢湖市被分拆为三个部分,其中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