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只要在江苏一带提起“徐老虎”的名字,连3岁小孩都会惊骇地拼命捂住嘴巴。
“徐老虎”本名徐宝山,江苏镇江人,家里世世代代都是篾匠。他和弟弟徐宝珍从会走路起,手里就被塞了竹子片学习编筐手艺。
但是徐宝山和本分的父辈不同,他自幼好勇斗狠,打遍十里八乡无敌手。
那个时代的中国无比动荡,清廷摇摇欲坠,各路小鬼纷纷出动,城头变幻大王旗。对于普通人来说,日子简直过不下去,可对于徐宝山这种混世魔王来说,则是难得的出头机会。
成年后,他抛弃了祖传手艺,毫不犹豫地投身黑帮,成为了一名私盐贩子。
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都将盐业视为命根子,贩私盐一旦被捉,脑袋很难保住。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因为贩私盐之事狠心将驸马给“咔嚓”了,任凭女儿变成了寡妇。
除了外部环境相当严峻外,盐贩子们的内部争斗更是激烈,抢地盘、抢盐、抢人,一言不合就抄家伙。
徐宝山先天优势很明显,他个子高力气大,打起架来不要命。除此之外,他对枪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初次拿到枪就无师自通,仅开过几枪便达到了百步穿杨的境界,成为远近闻名的神枪手。
他有个拿手好戏,在黑夜之中点燃一支线香,隔着10米远,徐宝山面带冷笑地从腰间掏出枪,只听“啪”一声响,红通通的火头瞬间熄灭,四周陷入一片沉寂。
依仗着高强的武艺和绝妙的枪法,徐宝山每天忙着在镇江对岸的七濠口与各路江湖人士争夺地盘,枪声、喊杀声过后,几十具尸体便曝尸荒野。
徐宝山和徐宝珍哥俩,在腥风血雨中杀出了一条路,很快集合起来拥有700余艘盐船、好几万人的贩盐队伍。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徐宝山及其手下的盐枭成为当地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他派出多路杀手,成天在各个地方游荡,看见仇人就冲上去用刀子打招呼。
这些变态杀人狂有个骇人听闻的癖好,他们最喜欢在乡间摆戏台唱戏。大家热热闹闹地齐聚一堂,仇人出现的概率就会增大。
一旦发现仇家,两名杀手就会挤入人群,一左一右地将仇人夹在中间。
置身于欢乐的海洋中,仇家平时灵敏的嗅觉会变得迟钝无比。他用手指着戏台上的小丑,笑得前仰后合。
杀手们见状也假装大笑,随即两把冰冷的刀子从仇家的左右腰穴刺入。刀子全部没入仇家的身体,锋利的刀尖几乎要将脊柱砍断。
此时的仇家疼痛难忍,但由于惯性发出的却是失控般的大笑,周围根本没人察觉到异常。两名杀手边笑边将人架出来,2分钟后,刀子拔出来,仇家已成为一具毫无生气的尸体。
由于这种手段极为恐怖,所以人们将徐宝山称为了“徐老虎”。
不过人怕出名猪怕壮,见徐宝山将上海至武汉一线的私盐全都控制在了自己手里,朝廷不干了:“你当我们吃白饭吗?敢动爷的肥肉!”
“看招,这次非把你这只老虎打成老鼠不可。”
徐宝山本以为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结果和到了暮年的清朝正规军一交手才发现,这完全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就跟举重似的,你咬着牙,浑身哆嗦才能勉强举起个200斤,人家正规军一上场,轻轻松松抓举400斤。
打不过就只能跑,根据徐宝山后来的自述,那段时间过得真叫惨。
最困难的时候,他一天连一顿饭都吃不上,安稳觉更是一宿没睡过。由于担心被捉住,他睡过土地庙、麦田,还有水边的芦苇丛。
不管睡在哪里,徐宝山都不忘在手上缠一根香,等到香烧到手指时立刻鲤鱼打挺换个地方休息。
睡在义庄的空棺材里稍微保险点,可以多睡一会,但前期准备工作太麻烦,要先把棺材盖撬开,进去后再用一块大砖头将棺材盖稍微垫起来一条缝,这样才不会被憋死。
与朝廷抗争了一段时间后,徐宝山已到了强弩之末,没有一天活得像个人样。至于朝廷呢,他们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遍地全是起义军,一个小小的徐宝山,实在不值得牵涉太多精力。
最终清廷使出了历代王朝常见的办法——招安,将徐宝山的一众喽啰们收编为水师缉私营, 并委任徐宝山为管带。顷刻之间,徐宝山便从私盐贩子变成了朝廷命官。
他投桃报李,帮助清廷先后镇压了陶龙翔、陶龙丙、大狮子等匪魁,因有功被擢升为参将。
然而,还没等徐宝山报答完清政府的“恩情”,小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如同四面透风的老屋子,被辛亥革命踹得稀巴烂。
孙中山手下的革命党人劝说徐宝山回头是岸,徐宝山一琢磨也是这么个理,清朝反正是救不活了,自己的前途才最重要。
他自然不肯乖乖归顺,提出一旦扬州“光复”后,自己要掌管扬州盐业。
谁知有位叫孙天生的党人动作比徐宝山快,他手脚麻利地光复了扬州,这下可是啃了徐宝山的蛋糕。他勾结扬州城内的盐商,率领一支敢死队连夜过江,用两天两夜的时间将孙天生干败白,成立了扬州军政分府,自封为都督。
他是个没有立场的人,打谁不打谁全凭“利益”二字,江浙联军攻打南京时,徐宝山积极配合行动,为此还得到了孙中山的接见。
1912年,袁世凯窃取政权,四处撒钱求支持,地方军阀没几个搭理他的,徐宝山却巴巴接了袁世凯的橄榄枝,收了袁大总统的25万块现大洋的鼓励,甚至还亲自将儿子送到北京当人质。
袁世凯大为感动,任命徐宝山为驻扬第二军军长、淮南军参谋长。
1913年春,国民党人劝说徐宝山睁大他的眼睛,看看周围形势。如今老袁倒行逆施,全国人民都打算将他推翻,你还抱着他这条虚胖的大腿不放,是不是需要配眼镜了?
谁知号称“变色龙”的徐宝山,这次态度异常坚决:“滚,老子就跟定袁大总统了,谁劝都不行。”
要想推翻袁世凯,非得攻克徐宝山不可。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孙中山指示上海都督陈其美, 想办法除掉徐老虎。
陈其美愁死了,徐宝山一身武艺、枪法如神,江湖上无人能敌,更何况他手下还有一大群兵。党人这边的精锐大部分已折损在辛亥之役中,谁也没有把握能打赢徐宝山。
思索来思索去,陈其美听说了徐宝山的一个爱好后灵机一动,找到了一个能够一击致命的方法。
陈其美
别看徐宝山一介武夫,还挺附庸风雅,成天拿着古董摆弄来摆弄去,与古董商人多有往来。
陈其美派人探查徐宝山都与哪些古董商人来往得较多,最后,将对象锁定了上海顾松记文玩店的姓艾的老板。
陈其美与张静江商议后,决定以送古董为名对徐宝山进行刺杀。谁知徐宝山异常小心,与古董商人们从不直接接触。
商人们有了好的货品后,只能通过门房拿给徐宝山,他觉得满意了就将东西留下,再付钱给对方,不满意了直接原物退回。
这样一来,借送古董为名来杀徐宝山的计划便宣告失败了。
陈其美有些烦躁了,索性决定来个简单粗暴式的方法,他不是超级喜欢瓷器吗?干脆在花瓶里放颗弹丸,趁着老小子赏玩之际炸死他。
张静江鼓掌称赞:“大哥你这脑袋是咋长的?也太聪明了吧,就这么办。”
那时候的弹丸,杀伤力不大,体积倒不小,根本放不进花瓶里。陈其美找到专家黄复生,几经试验下,特制了一种很小巧威力却很大的弹丸。
这之后,陈其美叫一个姓程的伙计,带着一对罕见的“美人荠”瓷瓶给徐宝山过目。
徐宝山果然对瓷瓶爱不释手,无奈程姓伙计开价太高,交易最终没能完成。
一连几天,徐宝山只要想起这对精美的瓷瓶,心脏就如同被野猫挠过一样,四处托人去找这对瓷瓶。
陈其美找人模仿了与徐宝山相熟的艾老板的字迹,称寻到了卖“美人荠”的店铺,价格也谈拢了,特派人将瓶子送过来请军长过目,没问题的话便可以当场付款了。
1913年5月23日晚上,一位青年带着装考究的木匣和信件来到徐公馆,告诉门房:“这花瓶是宝物,务请亲自交给徐军长,任何人不得私开。”
第二天早上8点,徐宝山起床后听到花瓶已被放置在书房内,立刻喜出望外,带着差弁高镇清、王得林急急奔过去。
王得林听说木匣内装着价值连城的宝贝,哪敢大意?极为小心地东敲敲,西撬撬。
徐宝山等不及了,大声斥责王得林手脚不利索,将他踹出门外,自己和高镇清一起开箱。
徐宝山力大过人,担心贸然将木匣打开后里面的花瓶会受到震动而损害,干脆用腹部抵住木匣。
木匣总算被撬开了一条缝隙,里面却突然发出“嘶嘶”声,还有烟雾顺着缝隙喷出来。
徐宝山反应极快,准备将木匣扔出去,谁知还未来得及脱手,伴随着 “轰”一声,顷刻间房屋抖动、浓烟弥漫,徐宝山肚子被炸开了洞,与高镇清双双毙命,就连靠在门边的王得林都被炸掉了半边脸。
讽刺的是,徐宝山这种朝秦暮楚的人,死后却令大总统袁世凯和副总统黎元洪哀恸不已,扬州各界人士为了迎合上级喜好,还建了座“上将徐公祠”,祠内挂挽联、塑铜像,上演了一场闹剧。
不过徐宝山之死也给那些大人物们敲响了警钟,千万别有什么嗜好,如果有,也别让你的对手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