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有个李夫人千辛万苦生下一个儿子,她对这个儿子寄托了很大的期望,等他长到能读书的年龄,就专门请了当地一位学问高深的名师做他的家教。
这个李姓少年聪明伶俐、勤学好问,还能举一反三。
有一天老师讲课说: “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天地之间的生物成千上万,只有人是最可贵的;人海茫茫,则需要一个贤能的统治者来管理。
小李听了就问:老师,天是什么?老师回答:“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小李又问:那清清者是什么?答:“清清者,太空是也。”
小李又问:太空之上,又是什么?答:“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小李继续问:“清之清者”之上又是什么?答:“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
小李继续追问:那么,在清清清的最尽头是什么呢?老师回答说:这个问题过去的学者先贤没有说过,古书也没有写过,我不能乱说。
小李不甘心就又去问妈妈和家人,大家都说不知道。于是他仰头观日月星辰,低头思考天上的天到底是什么,一夜无眠。
又一天,老师讲课说:大千世界,天地人物共存。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
小李问道:“是什么人推动着日月星辰,创造出山川江海,制定出尊卑长幼的呢?”老师答:“这一切都来自神。”
小李问:神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些呢?老师答:“神有创造万物的能力啊。”
小李问:那神的这些能力是什么时候有的,又是从哪里来的?老师说:“这个问题我的老师没讲过,古书也没有写过,我不能乱说。”
小李又去问妈妈和家人,大家都说不知道。他只有自己继续思考。
不久,老师又教一课:“天下之事,和为贵。”如果不能和谐相处就会发生战乱,如果发生战乱,则会两败俱伤,这样对谁都不好。
小李问:既然天下不太平老百姓就过不好,君王为什么不想办法避免呢?
老师说:“百姓之间有矛盾,影响和危害比较小,君王可以控制。但国家之间一旦发生冲突,那是大事,所造成的危害也大,那个结果就是君王本身所造成的,他怎么去管?“
小李问:既然君王不能自我控制,那神为什么不出来管一下这些君王呢?
老师说: “这个问题古代的圣贤没有说过,书本里也没有记载过,我不敢随意乱说啊。”
小李意犹未尽,又去问了一圈妈妈和家人,无人能回答,只好自己去翻书解疑。
老子及其名言
终于有一天,家庭教师向李夫人辞职,说,你家的公子我教不了了,不是我不守聘约,也不是你家孩子不爱学习,实在是因为你家公子的求知欲太旺盛,而我的学问有限,我应付不了啊。
这一对师生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是因为这个学生很有名,他叫李耳,即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看来,能让老师崩溃的不一定是学渣,也可能是学霸。
老子及其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