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名篇《纪念白求恩》,令“白求恩”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这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加拿大共产党员,把我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在救治伤员中手指受伤,感染败血症,于1939年11月12日不幸去世。
白求恩弥留之际,曾给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写下一份感人至深的遗嘱。遗嘱提到了给加拿大共产党总书记写信通报情况,提到了离婚妻子的生活问题,还提到了将遗物赠送给同志、友人留作纪念。
白求恩
白求恩做出怎样的贡献,能令毛主席等人如此挂念?他在临终之际,为何会将自己的遗嘱交给聂荣臻?他们两人之间有着怎样的交往?
白求恩:在延安,我见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1890年3月3日,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一个小城内,他还有一个姐姐和弟弟。白求恩的童年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他真正尝到人生的艰辛是从大学时代开始的。
白求恩上大学的时候,父亲的收入虽然已经入不敷出了,但精打细算后还能勉强维持生活,只是取消了白求恩平日的零花钱。当弟弟也上大学后,白求恩不得不自己想办法筹备上学的费用,并在假期和业余时间去从事被富人所鄙视的职业。
在白求恩36岁那年,他不幸患上了肺结核。在那个时候,肺结核是一种很难医治的传染病,很多人也因得不到治疗而失去生命。令人意外的是,白求恩没有被肺结核所吓倒,反而越来越坚强,并以无畏的精神在自己身上试验了一种新的疗法——人工气胸。
最终,白求恩的大胆创新获得了成功,他的肺结核也奇迹般地痊愈了。白求恩的创新精神也扩大了当时医学界对肺部疾病的治疗方法,一时间,白求恩成为驰名欧美的胸外科专家。随着阅历的加深,白求恩越来越憎恨当时社会的黑暗,他也逐渐关心那些食不果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1917年,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响声,令白求恩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曙光,也让他找到了被压迫民族走向解放的道路。于是,白求恩开始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洪流。
1935年,白求恩作为加拿大的代表之一参加了某次会议,回国后他毅然决然地加入加拿大共产党。从这以后,他便将全世界人民的解放当作自己终身的责任。
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事变爆发,白求恩得知这一消息后很是愤怒,当即说:“西拔牙和中国都是反法西斯的同一个战场,我要去中国,和那里的人民一起战斗,那里需要我!”
1938年1月初,白求恩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援华医疗队,从温哥华乘坐邮轮抵达香港,休息一番后又乘坐飞机来到武汉。周恩来和博古在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热情招待了白求恩,并和医疗队的其他成员进行亲切交谈。
周恩来向白求恩讲述了中国人民所展开的抗日斗争,并向他说明我党对目前局势的正确主张。白求恩也向周恩来汇报了自己的抗日决心,随后提出要去前线、去延安的要求。
在武汉的日子里,有不少国民党高级将领来到白求恩的住处,请他留下帮助国民党。但当白秀恩看到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时,他说:“我绝不会为一具政治僵尸耗费宝贵的时间!”随后拒绝了国民党政府高官俸禄的诱惑,毅然来到延安。
周恩来
1938年2月22日,在周恩来的精心安排下,白求恩等人踏上了前往延安的征程。一路上,他们冒着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国民党的搜捕,最终抵达西安,并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见到了朱德总司令。
在去延安的路上,白求恩不但遇到了很多奔赴前线的八路军战士,还遇到很多从全国各地前往陕北的热血青年。3月底,白求恩一行人终于抵达向往已久的延安。
八路军卫生部部长等人早已守在南门外热烈欢迎白求恩等人的到来,他们被安排住在延安城中心巷的一个土窑洞里,尽管条件十分心里,但白求恩等人也没有嫌弃,反而激动接下来的生活。
白求恩在日记里写道:
“虽然延安是中国革命最古老的城市,但我立刻感到它是管理得很好的一个城市。在这里,街道是清洁的,街上是一片蓬勃的气象,来来往往的人们好像都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最后白求恩这样写道:“在延安,我见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聂荣臻、白求恩
聂荣臻和白求恩惺惺相惜
1938年春,毛主席在延安和要求进入晋察冀边区的白求恩交谈,期间他风趣地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从这以后,白求恩对这位“新的鲁智深”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和向往。与此同时,聂荣臻也期盼着白求恩这位外科专家的到来。
当时晋察冀军区的条件十分困难,不仅缺少药品,还缺少专门的医护人员,因此大批伤员无法得到医治,他们不是伤势加重就是失去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如此,聂荣臻对白求恩的到来特别高兴和重视。
1938年6月,白求恩抵达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金刚库,聂荣臻亲自前去迎接。当他看到满脸疲惫的白求恩时,当即说:“白大夫,你还是先去休息几天再工作吧?”
白求恩摇了摇头,说:“这怎么行,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你们不要把我当成珍贵的瓷器,而要将我当成一挺机关枪用!”聂荣臻被白求恩的话感动到了,他先是将对方领进一间离自己很近的房子,然后交代工作人员说:
“白先生是加拿大著名的外科医生,他放弃了本来富裕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我们中国,来到抗日前线和我们共同战斗,我们一定要在生活和饮食方面好好照顾他。”
当得知白求恩吃不惯中国菜,聂荣臻连忙找了个会烤面包的师傅,但因为这件事,白求恩和聂荣臻还吵了一架。聂荣臻担心白求恩吃不惯中国饭菜,身体会越来越差,这才找到一位会烤面包的师傅;但白求恩却不想因为自己而搞特殊,就这样他们发生了争吵。
除此之外,聂荣臻还要求厨房给白求恩加菜,但当他发现自己的饭菜和战士们的不一样时,他连忙找到聂荣臻:“聂荣臻同志,为什么我的饭菜要比战士们多?”
聂荣臻解释道:“白求恩同志,你是不远万里来我们中国的,这是对我们抗战的最大支持。我们只能用这些来表达对你的感谢,还请你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白求恩说:“你也要理解我的心情,既然你们都把我当成同志,那我就要和你们吃一样的东西,享受一样的权利,不能有一丁点的特殊。”聂荣臻由衷敬佩白求恩崇高的思想境界。
刚到晋察冀边区的白求恩经过考察研究后,深感边区环境恶劣、医疗技术落后、设备稀缺,对于大量伤员因得不到有效治疗而牺牲或伤残,他十分心痛。于是白求恩迫切地向聂荣臻提出建立一所正规医院的要求,以及培养医疗技术人才的建议。
不过聂荣臻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不适合建立正规医院,他请示军区卫生部部长和供给部的部长,大家和白求恩共同研究方法,建设一所适合野战条件的医院。
白求恩为了能够建设一所医院而废寝忘食地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一所简陋的模范医院终于建成。聂荣臻亲自出席医院落成典礼,并说:“我宣布,白求恩同志出任医院的首任院长!”
白求恩十分激动地说:“我觉得我今天就像是一个国王,一个革命同志式的国王!我会当好这个院长的,我一定会的!”
医院成立后不久,日军就调集5万余兵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起进攻。在这次围攻中,刚刚建立的模范医院被炸毁了,白求恩坐在医院的废墟上放声痛哭,他为自己的心血感到心痛,更为战士们得不到好的治疗心痛。
白求恩伤心到连饭都不肯吃,同志们几次把饭菜端到他面前,他都不肯动筷。后来聂荣臻知道这件事后,缓缓蹲在白求恩面前安慰道:“医院没有了还可以建,但人没了就真的没了。饭还是要吃的,只有吃饱饭,有了力气,才能建设下一个医院!”
白求恩临终之际,请求聂荣臻被前妻拨一笔钱
1939年新年,聂荣臻设宴款待白求恩,在交谈过程中,白求恩明确表示自己对日军残忍杀害无辜百姓的愤怒:
“我过去不了解游击战争的特点,也低估了法西斯抢到的残暴,在敌后建立正规医院的想法是有些不全面。现在我要搞流动医疗队,哪里有伤员,我就在哪里!”
没过多久,白求恩就建立了更能适应野战条件的流动医疗队,他还亲人设计并制作了两个药箱,放在骡子两侧,将必须的药品和手术器械放在里面,骡子也变成了“流动医院”。
一次救伤员的时候,白求恩遇到了好友聂荣臻,他非常高兴地向对方介绍这个药驮子的作用:“聂荣臻同志,这个可以满足100个伤员的手术和换药,还有人说这是‘卢沟桥’呢!”
白求恩的话引起了聂荣臻的兴趣,他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药驮子,然后查看里面的药品和器械,高声称赞道:“这药驮子的作用可真不小啊!把它叫做卢沟桥实在是太形象了,很有意义!”
1939年春,白求恩听说冀中和冀东的八路军正在和日军作战,他再次请求聂荣臻批准自己带领医疗队到前线救治伤员。起初聂荣臻并不同意,但在白求恩的再三恳求下,他还是同意了。
在冀中期间,哪里发生战斗,哪里就会出现白求恩的身影。有一次,一位重伤员从前线转运了10多个小时才被送到医疗队,虽然医护人员经过全力的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将他救回来。手术结束后,白求恩心里异常沉痛,也是因为这件事的发生,他要求自己再离战场近一些,离伤员近一些。
后来,有一位腹部被敌人子弹射穿的重伤员被送到白求恩的医疗队治疗,由于送过来的及时,再加上医护人员的手法,这位伤员得到救治。白求恩还专门给聂荣臻写去报告,详细讲述了救治伤员的经过和存在的问题,他建议:“我们医疗队应该再靠近前线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医治伤员,才能避免更多战士的死亡!”
白求恩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工作可以做得更好,我们也能救更多的人!”
在冀中前线工作了4个月后,白求恩又回到平汉路西,在唐县和家庄出席了军区纪念七一的党员大会。聂荣臻邀请白求恩在主席台前排就坐。
会议结束后,聂荣臻问白求恩:“白求恩同志,不知道你还有什么需求吗?”白求恩想了想说:“我需要回加拿大一趟,对外宣传八路军英勇抗日的业绩。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争取更多的国际援助,这样可以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方便治疗伤病员。”
聂荣臻将白求恩的想法汇报给中央,中央回复同意。就在白求恩准备动身的时候,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白求恩毅然决定留下,他对聂荣臻说:“我不能在战斗的时候离开部队,等这场战斗结束后,我再回加拿大。”
随后,白求恩带领医疗队赶往前线,在临近前线的孙家庄小庙里救治伤员。一天下午,白求恩在做手术的时候,左手中指不小心被手术刀割破,局部发肿流脓。
11月1日下午,一位患有颈部丹毒合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被抬下前线,需要立刻做手术。但这位伤员患的是外科烈性传染病,尽管如此,白求恩还是不顾阻拦,为伤员救治。
在抢救期间,白求恩的手套不小心被划破,病毒也是在这个时候侵袭了他受伤的左手指,他被感染了那种烈性传染病。聂荣臻知道这件事后连忙指示:“还请白求恩先生好好休息,不要再为伤员救治了,抓紧时间治疗自己的病情才是最要紧的!”
11月5日,白求恩的手指感染加重,但他却笑着说:“大家不要担心我,我还可以工作!”11月10日,白求恩高烧不退,聂荣臻当即派人送来急信,再次命令他:“立即回军区后方医院接受治疗!”
这次聂荣臻没有再称呼“白求恩先生”,足以看出他的着急。随后,聂荣臻派医生带着药品器械赶来,要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白求恩安全转移出来。然而当聂荣臻派来的人抵达大庙时,白求恩的病情却越来越重,甚至一度昏厥。最终,白求恩因伤势急剧恶化,转为败血症。
1939年11月11日,身体继续虚弱的白求恩给聂荣臻写了一封信,这也是他的遗言:
“亲爱的聂司令员,我今天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就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共产党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就说我在中国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有更多的贡献。对了,相同的内容也请给国际援华委员会和加拿大民主和平联盟会写一封。
至于我的东西,那两个行军床就送给你和聂夫人吧,两双英国皮鞋也留给你;马靴和马裤就留给冀中的吕司令吧;也要给贺龙将军留一些纪念品……
对了,还请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离婚的妻子拨一笔生活费,分期也可以。我对她应负的责任很重,决不能因为没钱就把她一起了,还请告诉她,我是很内疚的,但曾经是很快乐的……
在晋察冀的这两年,是我这一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唯一遗憾的就是有些孤单。我不能再写下去了,我会想念你们的……”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逝世,享年49岁。
因爱结婚,也因爱两次离婚
白求恩的遗嘱饱含着对昔日爱人的眷恋,相信大家看到这里一定非常疑惑,他如此爱自己的前妻,又为何会离婚呢?这一切都要从他和妻子的相识说起。
在白求恩33岁的那年,他到爱丁堡参加外科医学会会员考试的时候认识了美丽温婉的弗朗西斯·坎贝尔·彭尼。当时弗朗西斯只有22岁,她有一双大眼睛,能说得一口流利的爱丁堡语。
白求恩和弗朗西斯一见钟情,考试一结束就相约去旅行,共同度过了20天难忘的时光。随后经过一年书信往来,两人决定在第二年结婚,并搬去美国底特律生活。
结婚后的白求恩选择成为一名私人医生,因为他一向同情穷人,经常为付不起医药费的病人免费治病,所以他的病人越来越多,不久后就患上了肺结核。
肺结核在那个时候是不治之症,这对刚刚沉浸在幸福中的年轻夫妇无疑是最大的打击。刚开始白求恩还瞒着妻子,不想让她担心,但弗朗西斯还是发现了。弗朗西斯没有嫌弃白求恩,反而精心照顾他,希望能减轻丈夫的痛苦,这也令白求恩格外内疚和不安。
这天,白求恩对妻子说:“亲爱的,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也不瞒着你了。你才25岁,我不能把肺结核传染给你,我们还是离婚吧!”弗朗西斯坚决不同意。
几个星期后,白求恩说自己要回故乡治病,实则是想趁机和弗朗西斯分开。在离别之际,弗朗西斯说:“因为我爱你,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会离开你。”白求恩说:“就是因为我也爱你,我才不能不顾及你的生命和你在一起!”
弗朗西斯哭着说:“死就死吧,我不怕死,我们生死都要在一起。”白求恩只好狠心地说:“如果你不和我离婚的话,那我就不去治疗了!”无奈之下,白求恩和弗朗西斯离婚了,她因伤心过度也而回到家乡爱丁堡。
然而奇迹总是在人们不经意间发生的,这种奇迹刚好落到了白求恩的身上。白求恩和妻子离婚后,仍深深思念着弗朗西斯,他以超人的毅力和病魔都抗,并冒险在自己身上试验“人工气胸疗法”,谁曾想竟然真的成功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白求恩就痊愈了。
白求恩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爱丁堡的弗朗西斯发电报:“病愈,今日离开特鲁多,我对你的感情不曾发生改变。”紧接着白求恩又写了一封信,他请求弗朗西斯马上回来。
而弗朗西斯自从回到故乡后,也一直记挂着白求恩的病情,并没有移情别恋。因此当她接到白求恩的电报后,当即回到两人的家。不久后,白求恩和弗朗西斯第二次举行婚礼,相爱的两个人再次相聚。
此时,白求恩的事业也迎来巅峰时期,他被聘请为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的外科医生,后来又升为圣心医院胸外科主任,还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理事,成为著名的加美胸外科专家。
白求恩的事业心很强,他整天埋头于工作和研究,也因此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和弗朗西斯。弗朗西斯感觉白求恩变了,变得不通人情,也不关心自己了。时间一长,他们的感情也出现了危机。
一天早晨上班时,弗朗西斯特意嘱咐白求恩:“回来记得买一些肉和菜回来。”当她下午回到家后,白求恩正坐在地板上研究工作,弗朗西斯问道:“肉和菜都买了吗?”
白求恩点点头,说:“都放在冰箱里了。”说完便继续忙着手里的工作。弗朗西斯打开并向一看,里面只有一截肠子,她皱眉说道:“我不是让你买肉和菜吗?怎么只有肠子?”
白求恩猛地跳起来,一把夺过弗朗西斯手中的肠子,说:“这是人的肠子!”弗朗西斯被吓了一跳:“你怎么把这种东西放在冰箱里?”白求恩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你吃的牛、羊不都是死了的动物的器官?”
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这也令弗朗西斯忍无可忍,有一天她对白求恩说:“咱们两个还是分手吧,我们不合适。”白求恩也认为自己不能给妻子带来幸福,便点点头同意了。1933年3月,白求恩和弗朗西斯再次离婚……
尽管两人离婚了,但在白求恩生命的最后,他最记挂的还是弗朗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