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兰封失守国军师长被处决,临刑前高呼:你们有没有良心?

前言:

众所周知,在蒋介石的国民党队伍中,能否晋升除了与自身的能力有关外,黄埔军校与浙江同样是两个重要的衡量标准。

可在抗日战争中,蒋介石竟然下令枪毙了一名出身与黄埔一期的师长,而且是因为给上级背黑锅而死。

这名被枪毙的人是谁?又是给谁背了黑锅?

这一切还要从桂永清说起。

一、贪污的桂永清

桂永清能在日后担任27军(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军长,除了他本人是何应钦的女婿外,本身也是具有一定能力的。

还在读书之时,虽然成绩并不理想,可看到中国大地的乱象,桂永清如同其他热血青年那样,对报效祖国怀有极大的热情。

等到黄埔军校成立后,桂永清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在黄埔一期的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何应钦的赏识。

不久后的东征中,身为营长的桂永清放纵军队抢夺财物,自己也带头贪污,将金银珠宝不停地运回老家。不仅损害了军队的名誉,也给城内的百姓带来极大的困扰。

没过多久,蒋介石就收到了多封关于桂永清的举报信,下定决心要将桂永清枪毙,挽回军队名誉,震慑其他别有用心之人。

当时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找到蒋介石为桂永清求情:

“现在的革命正在用人之际,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另一边,得知自己的得意门生要被枪毙,何应钦也找到蒋介石求情,这才使得桂永清重获新生。

没过多长时间,桂永清成为了何应钦的女婿,从此在国民党队伍中有了保护伞,行事更加张扬,多次被蒋介石责罚,也多次差点被枪毙。

但有了何应钦的保护,桂永清总能逢凶化吉。比如在兰封会战中,桂永清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而是让自己的下属为自己送了命。

二、临阵逃脱的将领

1938年,在蒋介石和薛岳的指挥下,国民党军队20万人,与土肥原贤二的2万人对战,结果就在即将取得胜利之时,竟被土肥原贤二打开了一个缺口。

这个缺口,就是兰封。

自从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获得胜利后,国民党内的威信飙升,直接威胁到了蒋介石的通知。

为了挽回自己的形象,蒋介石每天都在处心积虑地研究如何打一场胜仗。可惜事与愿违,国民党军在徐州会战中节节败退。

就在这时,薛岳向蒋介石呈上一份作战计划:派出军队围剿土肥原贤二的部队。

原来在战斗过程中,薛岳发现土肥原贤二带着两万人的精锐部队孤军深入,脱离了日军大部队。

若是能将这支队伍消灭,不仅可以扭转战局,还能提升大家的抗日信心,阻止日军脚步。于是赶紧向蒋介石报告情况,请求围剿土肥原贤二的队伍。

在蒋介石看来,只要自己部署得当,一定可以消灭这股日军,提升自己的威信力。

为了保证自己的胜利果实,蒋介石将李宗仁调离战场,自己则亲自飞到郑州督战,并派出20万大军参与作战。

在20万大军的配合下,土肥原贤二按照预定的设想走入了圈套,直接被国民党大军围住。

从人数上来看,中国军队占有军队的优势。可土肥原贤二的部队是日军的精锐部队,装备精良且有着丰富作战经验。

直到战斗开始后,大家才发现想要消灭这支队伍有多困难。

好在有薛岳坐镇及时调整,土肥原贤二的队伍一点点地消失,眼看就要被全部消灭。

就在薛岳等人感觉到胜利在望时,突然间传来一个令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消息:桂永清和龙慕韩临阵脱逃,土肥原贤二占领兰封。

这就意味着,土肥原贤二在中国军队的包围圈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很有可能因此逃脱,致使国民党军的计划彻底失败。

虽然不久后兰封重新被夺回,可日军的援军也已经到达,战机已失,留下去很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薛岳只能下令撤退。

这场兵力悬殊十倍的战斗,最终还是以国民党的失败而告终。为了阻止日军的脚步,国民党还将花园口黄河堤坝掘开,造成几十万百姓的伤亡。

只可惜,作为最先逃跑的将领,桂永清并没有受到军法处置,反倒是中将师长龙慕韩成为了替罪羊。

三、龙慕韩被枪毙,桂永清逍遥法外

龙慕韩是黄埔一期学员,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出任89师副师长、88师师长。

兰封会战时期,龙慕韩带着88师驻守兰封,归桂永清指挥。

看到战斗出现败局后,桂永清带着队伍逃跑,留下龙慕韩独自驻守兰封。

不久后,龙慕韩也带着队伍撤出,土肥原贤二顺利占领兰封。

虽然龙慕韩也曾带着队伍夺回兰封的控制权,可兰封会战还是无法挽救地失败了。桂永清与龙慕韩的临阵脱逃,正是导致失败的罪魁祸首。

如果桂永清拼死抵抗,就可以组织土肥原贤二的脚步,等到国民党援军到来后,土肥原贤二的军队就会被一举歼灭。

可惜桂永清带着军队撤离,使得守卫力量减少,最终导致了龙慕韩的撤离,造成兰封会战的失败。

兰封会战后,薛岳等人一再要求严惩桂永清。但蒋介石碍于何应钦的面子,最后只能将桂永清撤职,将所有罪行归结到龙慕韩身上。

1938年6月,龙慕韩被枪决,成为抗战时期第一位被枪毙的,出身于黄埔军校的嫡系将领。

更令人诧异的是,虽然桂永清被撤职,但却被蒋介石派到其他岗位工作。抗战胜利后,桂永清更是逐渐升为海军总司令。

直到撤离台湾前,桂永清麾下的舰队接连起义,成为了一名光杆儿海军司令,引得蒋介石十分不满。

更重要的是,桂永清上任后一连开除几百人,将各个重要岗位换成自己的心腹,并利用各种机会敛财。若不是将蒋介石的重要财宝运送到台湾,桂永清可能也不会继续在海军中任职。

1954年,54岁的桂永清永远离开了人世。

作为黄埔高才生,何应钦的女婿,桂永清的能力毋庸置疑。可如此高的起点却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应用,反而借此身份贪污受贿、肆意妄为。

如果没有何应钦的保护,如果桂永清凭借自己的努力升迁,或许兰封会战又是另一番场景,龙慕韩也会是另一种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