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夷”指哪里?“四夷”真的只是指四个少数民族吗?

“蛮夷”在古代主要指的是“南蛮”。

南蛮,是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蛮可分为百越民族、百濮、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民族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百濮分布在贵州、湖南一带;巴蜀分布在四川、重庆一带。

四夷,第二种意思是指外族、外国人。

《尚书·大禹谟》:“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四夷,主要指四个部落,东夷、南蛮、北狄西戎的合称。

中原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边区自然条件较差故称为夷。

第一,东夷。

东夷,是对东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夏商周时期主要指生活在山东、淮河等地的部落。

秦汉之时,指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外族人和我国少数民族。

第二,西戎,是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战国之前指氐羌系的各个部落,有鬼戎、犬戎等;秦汉之后则是指中国西部各民族。

第三,北狄,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这个称谓最早起源于周代,到了战国时期,有部分北狄族群汉化,南下融入胡人之中,成为后面匈奴的先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