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为何喜欢嫁过人的妇女?原来还有这一层不为人知的故事

对于中国人而言,和珅可谓是老少皆知的人物。

在那些热播的影视作品里,和珅都无一例外地扮演着大贪官、大反派的丑角形象。

然而历史不容否认,无论是在正史还是野史里,和珅都是一个性格极为矛盾的历史人物。

和珅根本不能用简单的二元对立观点来评判,就如同他对妻子到死的挚爱,但却依然挡不住他流连花丛。

和珅在贪财可谓是出类拔萃,在好色上更是与众不同,那就是喜欢嫁过人的妇女。

这些女人有的是官家小妾,有的是青楼歌妓,甚至还有乾隆宠幸过的宫人。

至于说为何,原来还有这一层不为人知的故事。

穷小子娶到金凤凰

和珅是正宗的旗人,他的父亲常保出身于满族正红旗钮祜禄家族,曾任福建副都统,职位相当于省级军区副司令这个级别。

按理说,和珅的家庭背景相当不错,算是官二代。

然而只能说命运不济,他三岁丧母、九岁丧父,最后只能与弟弟和琳相依为命。

好在和珅借了满洲血统的光,考上了当时只有满洲贵族子弟才能上的咸安宫官学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这里,和珅根本不像别的八旗子弟那样,提笼遛鸟狩猎放鹰斗蛐蛐虚度时光。

他刻苦读书,博学强记,很快就通读了四书五经,熟悉了满、汉典籍。

除此之外,他还掌握了蒙文和藏文以及西域秘密咒语。

十几岁的和珅就已经是富有心计,他自修了两门不在咸安宫官学授课内容之列的课程:乾隆的诗联文章和乾隆的书法字体。

和珅的想法非常直接,万一将来能够遇到乾隆皇帝,得让皇帝觉得普天之下,只有和珅对皇上最为了解。

后来,和珅曾经信心满满地去参加科举考试,自觉满腹经纶的他却没能考中举人。

好在是考场失意,情场得意。

咸安宫官学由于其独特的学生来源,因而一直是各级官员大佬关注的地方。

毕竟这里的人但凡有点出息,就能够凭借着先天的家族优势,抢先上位。

因而当时“相貌白晰而英俊”的和珅,能够自强自立,刻苦攻读,迥异于其他八旗子弟的形象立即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其中,就有一位名叫冯英廉的官员,官居军机大臣、户部尚书。

虽然几乎快成为清朝最顶级的高官了,然而冯氏家族的凋零却让他心塞不已。

他寄予厚望的儿子和儿媳早早就离开人世,只有一个乖巧伶俐的孙女冯霁雯与他相依为伴。

冯英廉只能将一腔疼爱都给了这个小孙女,总想给她找个好归宿。

而号称“满洲第一美男子”的和珅,当时虽然衣着稍显寒酸,但是形象气质俱佳,英俊潇洒的外貌首先在冯英廉这里拿到了入场券。

于是冯英廉开始留意和珅,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考查。

他发现和珅属于“机敏且善察言观色”,办事颇有章法,而且情商极高,“他日前途不可估量。”

于是,认准了和珅将来注定不会屈居人下的冯英谦,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根本不理会和珅一穷二白的窘迫现状。

他直接倒贴丰厚的嫁妆,做主把自己视如掌上明珠的孙女嫁给了和珅。

当时18岁的和珅还没有从咸安宫官学毕业,算是一个在校大学生,纯草根一枚。

冯英廉这个举动带有一的赌博的性质,但是事实证明,冯英廉确实目光如炬,老道非常。

婚后,和珅和妻子冯霁雯相敬如宾,夫唱妇随,感情真挚而美好。

而和珅也不负众望,凭借家里世袭的三等轻车都尉,以及冯英廉的运作,他很快就跻身于乾隆皇帝的随从队伍里。

他的才智终于得到了用武之地。

有一次乾隆用“虎兕出于柙”来下达命令,众随从不明所以时,只有和珅说出“皇帝是要追究看守人的责任”,因此得到了乾隆的关注

随后和珅又经过乾隆的多次考验,终于得到了乾隆的赏识和提拔。

乾隆让他当内务府总管,他通过非凡的聚财手法,让乾隆能够舒舒服服服地下江南游玩,而没有动用国库里的银子。

他担任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时,在乾隆平定廓尔喀的军事行动中,所有谕旨、敕书都是和珅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分别撰写出来。

由于和珅将事情办得井井有条,乾隆还特别为和珅画了像,把他和那些立过军功的大将等同对待,这是极高的礼遇。

可以说,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和珅是一个标准的“社会精英”。

而他也用自己的努力,来证明了冯英廉的眼光精准,也证明了冯霁雯嫁对了男人。

冯霁雯与和珅共生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丰绅殷德得到了乾隆的喜欢,将自己的十公主嫁给他为妻,丰绅殷德成为了当朝驸马,夫凭妻贵。

然而,第二个儿子却不幸夭折了,这使得中年丧子的冯霁雯深受打击,结果是一病不起。

这一年是1798年,乾隆已经主动退位三年,而当时的皇帝是嘉庆

以和珅的聪明和多年的政治敏锐,他可能也感觉到自己即将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这时妻子的病重,给了他一个巨大的心理挫折。

带着对未来的恐惧的和珅,当然希望妻子能够陪着他一直走下去。

为了挽救妻子,他在七夕节安排了一个盛大的祈福活动。

在两人居住的庭院里,他让人搭起了一座巨大的彩棚,摆上一应供物。

当然,“牛郎”、“织女”星君牌位更是摆在青案中央。

随后,和珅与冯氏一起诚心祈祷,希望两人能够天长地久。

可惜天不从人愿,这种明显带着宗教色彩的仪式虽然在心理上能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

但实际上,对于冯氏的病情没有什么正面的影响。

其后的日子里,坚信“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和珅再接再厉,进贡礼物贿赂鬼神,冯氏再次险之又险地度过了鬼节。

然而病重的冯氏未能挺过中秋节,那天夜里,冯氏溘然逝去。

悲痛欲绝的和珅以极为隆重的规格和仪式安葬了妻子,并且还做了六首《悼亡诗》。

其中,“泉壤会相随”、“红紫同摧残”等诗句,将他一往情深、至死不离不弃的心意表达得入木三分,更是展现出他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让人感到了深深的悲痛和缠绵的情意。

娇妾美婢生死相随

和珅对妻子的爱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要说他是个专情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贪财与贪色,原本就是人的一种本能。

权倾一时的和珅有权有势又有钱,自然是姬妾众多、花天酒地。

和珅绝对是少年得志,不到而立之年就已飞黄腾达,并且还哄得冯氏极为高兴。

冯氏是个性情极为温顺的女子,在她的默许下,和珅先后纳了好几个小妾。

而在和珅从多的侍妾里,嫁过人的妇女不在少数。

其中和珅最为看重的长二姑,原本是刑部曹司员的小妾,后来为和珅殉情的吴卿怜,则是原苏州知府王亶望的侍妾。

至于对和珅死心塌地的扬州美人豆蔻江宁织造送的小莺和紫嫣,也都有过一段颇不平常的经历。

=更无耻的是,后来出任两江总督的苏凌阿,还把自己的女儿纳兰送给和珅当干女儿。

如果只是喜欢人妻那还罢了,毕竟当时的官场实在是浑浊不堪。

然而多年为所欲为的习惯,已经将和珅变成了一个胆大包天、甚至是无法无天的人。

他不但对下属的妻女乐于笑纳,对于上司也就是乾隆的女人,他也敢于染指。

他陪乾隆南巡时,江宁府进贡了一个名叫“黑玫瑰”的女孩,据说来自外国。

不管是否出自猎奇猎艳心理,反正和珅对这个肤色黑黑的女子念念不忘。

后来按捺不住激情的和珅通过执掌内务府的机会,假公济私,买通皇宫太监总管,把黑玫瑰神不知鬼不觉纳入了遣散出宫人员名单。

在年事已高的乾隆眼皮子底下,黑玫瑰终于成为和珅收藏的美女系列中的一员。

当然,和珅也为自己的贪财好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乾隆死后,和珅立即被嘉庆皇帝抓捕,并确定了二十大罪状。

其中的一条,就是“将出宫女子娶为次妻,罔顾廉耻。”

和珅曾动用皇室土地建起一座设计独特、极具豪奢风采的小楼,将其命名为“迷楼”,实际上是他金屋藏娇之所。

和珅把侍妾们安排在各个独具特色的房间里,他则是穿梭在其间,整日里逍遥快活,可谓是风流无度。

在晚年获罪之前,有钱有势的和珅对自己的侍妾是百般宠爱,甚至为其一笑不惜一掷千金。

出身江南的吴卿怜,具备了江南才女和美女的一切特质,深受和珅的宠爱。

因为她爱吃荔枝,和珅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让属下用快马把荔枝从广东运到京城。

这种举动,使得吴卿怜一颗芳心全都系在了和珅的身上。

和珅获罪入狱死后,得知消息的吴卿怜写下了绝命诗,然后毅然自缢身亡。

扬州美女豆蔻是和珅当年随乾隆下江南时遇到的,和珅对于这个风姿绰约、多才多艺的美人极为喜欢,一直宠爱不减。

1799年正月十八日,和珅被嘉庆皇帝赐死,豆蔻得知消息后,写下绝命诗:“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竞不还。”

随后纵身从迷楼上一跃而下,“一缕青丝坠玉楼”,她静静地追随和珅去了。

吴怜卿、豆蔻之所以甘心愿意为和珅陪葬,说明和珅对她们的感情之深,更是表明她们对和珅的一往情深。

长二姑在和珅府里被尊称为“二夫人”,她进入和府后,就被安排与冯霁雯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可见她在和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和珅引帛自尽时,得到和珅宠爱和信任的长二姑极其伤心

但是她还要用自己的理财能力来保证和氏剩余部分产业的正常运转,因而她必须坚强地活下去。

“可怜最是黄昏后,梦里相逢醒也无。”

道出了她的一往情深,从中也足以看出和珅平时与长二姑的缱绻柔情。

和珅能够得到这些女子的爱恋和追随,可以说是他一辈子修来得福分。

“和氏商业帝国”的崛起与倒塌

和珅是一个有财又有才的男人,因而才能赢得乾隆的信任,才能赢得美女的倾心。

和珅凭借着聪明才智,不但在事业上登上了男人的顶峰,位极人臣。

而且他还凭借着天生的商业头脑,在贪腐之余,在经营上更是可圈可点。

和珅深知现金流动起来的巨大威力,他贪污受贿所得,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扩大不动产。

而更多的部分则用于各种工商业投资,其范围涵盖了金融、地产、矿山、物流、医药、商业等许多行业。

和珅经营最大也是最赚钱的产业是当铺,和氏在北京城内共有12座当铺。

他认为煤矿业是朝阳产业,就毅然投巨资在门头沟和香山两地开了煤矿。

他极为看好运输业,打造了一支拥有八十辆大马车的运输队伍,专门从事各类运输活动。

和珅家族旗下的产业还包括瓷器铺、药铺、古玩铺、粮食店、酒店、石灰窑等。

至于那些不动产,他也尽可能地选择用来出租。

和珅被抄家时,仅在北京就有出租房屋三十五处,“一千零一间半”。

可以说,只要是赚钱效益快的行业,就有和珅的身影。

和珅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就聚拢了如此庞大的产业,称其为“和氏商业帝国”毫不为过。

这些产业是如此的巨大,是如此的庞杂,和珅一个人是根本管不过来的。

更何况,他的大部分精力要放在陪伴和侍奉乾隆身上,这才是保证家业安全的根本所在。

因而他极需要贴心而且忠心的帮手,来辅助他管理家业

这时候,和珅收入房中的侍妾就发挥了不可思议和不为人知的作用。

和珅的侍妾,不仅是他玩乐的对象。

那些嫁过人、经历过风尘坎坷的女人,她们更懂得如何管理家产,更知道如何规避财产和政治风险。

她们中懂得理财的人确实不在少数,于是纷纷成为和珅的帮手,甚至是左膀右臂。

其中被人称为“二夫人”的长二姑,极其擅长理财,经过亲自实践检验后,和珅就放手让她负责家里的大小财务。

长二姑是一个很有主见、极富智慧的人,对政治和商业都有天生的直觉和敏感,并且极擅长分析推理。

有时和珅遇到麻烦事,也总喜欢与她商量,她也能给出一些恰当的建议。

更难得的是,长二姑不仅会管家理财,而且还擅长吟诗作赋和琴棋书画。

所以,长二姑一进入和珅家里,很快就得到了和珅的宠爱,取得了他的最大的信任。

当然,长二姑能够与正室冯霁雯住在一起,显然也得到了冯氏的友谊和信任。

另一个理财能手是吴卿怜,和珅放心地将一部分和氏家族的产业由她来打理,自然也是被处理得井井有条。

1799年正月,嘉庆皇帝在父亲乾隆死后的第5天,就将和珅抓捕入狱,又过了10天就赐他自尽,并迅速查抄了和府。

嘉庆皇帝给和珅罗列出二十大罪状,简直就是双倍的“十恶不赦”。

真可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两代帝王两重天。

抄家的结果确实令人震惊,和珅的财产总值估算约为8亿两银子,是当时清政府近十年的财政收入,因而才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传言。

这里面固然贪腐所得占了大头,但是和珅与他的侍妾经营所得,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这才是和珅喜欢那些嫁过人的女人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也与和珅的出身有关。

满洲人在入关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女人的贞节还没有那些迂腐的观念,也可以说他们在男女情事上是极为开放的。

所以和珅在选侍妾时,对于女方的身世来历一概不论。

当乾隆死后,和珅对于和家的落败,也是早有心理准备,并且能够坦然接受。

这是因为他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度解读,也参了个透彻。

他还曾表露过“就中得失君知未,现在即为过去因”的感慨,也曾“寄语儿女辈,守拙可年长。”

即使在临死之前,和珅还留下了一首绝命首,死得算是相当的坦然和优雅: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可以说,和珅在人生大起时曾“擎天兼捧日”,享受金钟玉食,如花美眷,而在大落时又是白绫一根系房梁,“荒冢一堆草没了”。

他在绝命诗里算是看透了人生,“谢红尘”可谓是他心理的真实写照,他只是寄希望来生再陪伴在乾隆左右。

正所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文/蓝风烛尘

参考文献:

[1]陆清峰;棠梨,大贪官和珅有什么能耐,奇妙博物馆,2019(4);

[2]张宏杰, 和珅是死的最优雅的贪污犯,兰台内外,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