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批准枪决巨贪,不念老同志求情:要他们两个,还是要中国?

1950年,中央确定成立天津地委、天津专区,地委和专区机关设在杨柳青镇

由于地处九河下游,天津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洪涝灾害,当年的一场暴雨,使得当地洪水成灾,工业、农业都遭受了巨大损失,百姓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青山张子善根据上级决定,走马上任为天津地委书记、天津地委副书记。

此时,刘青山34岁,张子善36岁,虽是年纪轻轻,但两人却都是“老革命”了。

刘青山

刘青山是河北安国人,15岁参加革命,17岁入党,曾参加1932年的“高蠡暴动”,是中国工农红军冀中支队的早期干部,虽然曾被国民党逮捕,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后于1937年被选送抗大学习。

建国之前,刘青山先后出任中共大城县委书记、中共任河县委书记、中共冀中八地委城工部长、组织部长、地委副书记等职。

张子善是河北深县人,19岁入党,也曾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受尽了3年折磨却始终不失党性、不忘组织,1937年越狱之后,他一边教书一边寻找组织,并重新接上组织关系。

张子善

建国之前,张子善先后出任中共冀中八地委组织部长、中共冀中十地委宣传部长等职,在平津战役期间还组织了几十万民工支前、送给养、运伤员。

可以说,这两个“老革命”是有功劳的,他们都曾奋不顾身地为党和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过英勇的斗争,做出过应有的贡献。

让他们两个赴任天津,代表着组织上对他们寄予厚望,代表着组织相信他们能够关心百姓生活,能够带领当地群众战胜天灾,能够组织生产自救。

然而,在敌人面前不愧于“英雄”称号的两个人,却很快败给了糖衣炮弹。

建国未满一年,刘青山、张子善的心性已有了明显变化,他们在利益面前迅速蜕化、变质,逐渐地走上了背离组织、背离人民的不归路。

或许是觉得身份已经有所转变,刘青山与张子善完全放松了自我约束,早在1945年就有过一起工作经历的二人,很快狼狈为奸,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肆挥霍浪费国家财产。

向来快人快语、办事干练的刘青山甚至爆出了粗话:“老子拼死拼活,拼命打江山,享受一点算得了什么!”

当时还没有温室栽培,北方的冬天很少会有韭菜,所谓“物以稀为贵”,刘青山就是想吃这么一口。

但刘青山的嘴又极刁,想吃韭菜,又担心韭菜不好消化,因此就给厨师出了难题:“要吃韭菜馅的饺子,要有韭菜味但不能有韭菜叶。”

于是,厨师只好在包饺子的时候,在每个饺子里都放上几根茎粗叶宽的韭菜,根茎留在饺子的皮褶之外,这么将饺子下锅,待煮熟之后再趁热捏住韭菜根茎,将饺子中的韭菜抽出,如此别致的吃法深受刘青山喜爱。

1950年,根据天津专区的洪灾情况,组织上指示专区开展“以工代赈”,并拨划了相应的粮食与款项,两人就私自将国家发给民工的好粮扣下、卖出,苛赚民工粮食220万斤,苛剥6亿元(旧币,下同,1万元旧币合1元新币)。

50年代的天津海河

1951年春,国家再次拨粮1800余万斤,用以修治专区境内的潮白、海河永定、龙凤、大清等5条河流工程,刘青山与张子善甚至还定下了“赚30亿”的目标。

为此,二人将民工所食用的高粱米每斤售价提高100元,324.8万余斤赚得现金3.248多亿元;将食用油每斤售价提高1000元,8930斤赚得现金890余万元;将咸菜每斤售价提高1000元,60余万斤赚得现金6.8亿元......

再加上收取所谓的“用具折旧费”、虚报运费、偷税漏税等方式,二人虽没有达到“赚30亿”的目标,但也苛赚民工资产、盗取国家资财高达16亿元。

由于他们卖掉好粮,就只能以变质发霉的粮米供应民工,还导致了静海宝坻等县致残、病亡数十人。

50年代的天津街头

1950年秋,国家拨款29亿元修建武清县杨村飞机场,刘青山又擅自将这笔用于国防建设的巨款进行挪用,擅自用于开办天津市电线厂。

飞机场竣工结账时,其实际开支为21.6亿元,而剩下的许多资金,除去各种“机关生产用款”之后,仍有4000多万元下落不明。

1951年夏,张子善向组织报告“买铜没钱”并申请拨款,先后又违法挪用了水利建设专款共计30亿元。

除此之外,张子善又打起了当年划拨给天津专区干部家属救济粮款的主意,这笔款项为1.75亿元,可购救济粮17.5万斤,张子善挪用了其中的1.4亿元。

......

桩桩件件,无不是令人触目惊心!

根据当时的统计,刘青山、张子善二人通过克扣民工供应粮、干部家属救济粮、地方粮,以及盗用飞机场建设款项、水灾区造船救济贷款等,共计171.628亿元。

按照当时的物价,如此巨款可购小米1亿斤,可购棉布5000万尺,可购香油6000万斤,可购猪肉4000万斤。

而这些钱,全都被他们投入了所谓的“机关生产”非法经营活动,使得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二人赚了个盆满钵满,自然是要大肆挥霍的,刘青山甚至堕落到吸毒成瘾,并于1950年下半年以公款从香港购进2辆汽车,一辆送人,一辆自用(调离时拒不上交,还带到了石家庄)。

不满半年时间,刘青山与张子善就挥霍了近3.8亿元,其中刘青山1.83亿元,张子善1.94亿元。

要知道,这可是在上世纪的50年代初,没有遍地的店铺,没有快递上门的电商,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挥霍出如此巨额的财富,真可以说是“能人之所不能”了。

此外,二人又以赠给、交换、照顾等名义,对许多下级干部进行拉拢,一边腐蚀着革命队伍,一边打压着正派干部,想要借此达到“只手遮天”的目的。

据当时的统计,张子善送给10个地委委员的现款、物品等共计2399万元,送给6个县长、县委书记共有700万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至理名言。

既要打赢侵略者,也要战胜糖衣炮弹,如此才能坚定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深谙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史,毛主席自然深刻明白这样的道理。

新中国百废待兴,毛主席等领导人都十分清楚,必须要保持着艰苦朴素的节俭作风,必须要好好地缩衣节食、发展经济。

1950年秋,毛主席组织召开会议,在研究朝鲜战争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的时候,就提出了“战争必须胜利,物价不许波动,生产仍需发展”的方针。

这一次会议,确定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的具体措施:节约兵力,整训部队,精简机关,缩编人员,紧缩开支,清理资财,组训民兵,准备推行义务兵役制。

不久之后,毛主席再次号召全国人民厉行节约、开展爱国增产运动。

1951年秋,通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毛主席觉得应该立即在全国范围开展群众运动,发动群众揭发、批判腐败现象,以便纯洁组织、凝聚民心、团结一致克服经济困难。

深思熟虑之后,毛主席首次正式提出了开展“三反运动”,他在中央起草的文件上批示:“在此次全国规模的增产节约运动中,进行坚决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

不断反映上来的情况,让毛主席感到痛心不已,他时常都会看着关于“三反运动”的报告沉默不语,眉间总会皱成一个大大的“川”字。

北京,各市属机关与企业部门,发现贪污分子650人,贪污额高达15亿元,其中就有党员105名、老干部79人。

天津,仅仅是一个公安分局,就收受过3514户商家的贿赂,因受贿而将674名罪犯释放或取消管制,其中就有19名敌特分子。

西北局,所查出来的贪腐案件,就使得国家蒙受了80余亿元的财产损失。

西南局,仅是1950年1月到1951年7月,就有贪污渎职案件1400余起,盗窃国家财产110亿元以上,以及粮食740余万斤,总计款超过了200亿元。

南昌,仅是一个粮食局长就贪污了20万斤大米,他老婆的鞋底甚至还藏着黄金12两。

华东地区,仅是1951年就处理了贪污案件8000余起,涉及干部615人,贪污288亿元,其中有党员116名、老干部126人。

甘肃,仅是几个专区与兰州市的不完全统计,就有贪污人员1177人,贪污14.4亿元,省级机关也有500余人贪污,款数10亿余元。

......

这一些,怎不叫毛主席倍感心痛?怎不叫毛主席极其愤慨?

毛主席想起了李自成、刘宗敏,这两人借助农民起义灭掉了明朝,但甫一进入北京城,他们就被迅速腐化,以至于功败垂成,不久之后又被清军打败。

在开会的时候,毛主席厉声道:“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

看得出来,毛主席是真的动怒了。

1951年11月29日,一份关于天津地委严重贪污浪费情况的报告,被送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

此时,刘青山已调任石家庄,是石家庄市委的副书记,天津地委书记由张子善接任。

看着触目惊心的一长串贪腐数额,毛主席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被彻底地点燃!

对于这起案件,毛主席决定亲自过问,他提笔在报告上写道:“刘、张均是大贪污犯,已经华北局发现并着手处理,我们认为华北局的方针正确,这件事给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党委提出了警告,必须严肃注意贪腐行为,注意发现、揭露与惩处,必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

之后,毛主席又与刘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人就刘青山、张子善的处理问题,进行了多次谈话。

毛主席认为,对于那些所谓“手脚不干净”的,可以区别轻重大小,实事求是地分别处理;但对于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大贪污犯,不论他们有多大功劳,都是不可宽恕的。

毛主席掷地有声地说道:“对于这样的叛徒和毒虫,有多少就必须清除多少。清除他们,不是党的损失,而是党的胜利!不是降低了党的威信,而是提高了党的威信!只有坚决毫不手软地这样做,才能使我们的队伍坚强巩固起来,才有可能不再受到剥削阶级思想的腐蚀!”

由于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法律尚未完善,法院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判决刘青山与张子善,故而华北局便针对此案进行了广泛讨论。

1951年12月下旬,华北局上报了一份材料,表明了他们对于刘、张二犯的量刑意见:地委当时在家的8位委员,一致同意处以二人死刑。地区参与讨论的552名干部,对于刘青山的量刑意见是,同意死刑535人,同意死缓8人,同意无期3人,同意有期6人;对于张子善的量刑意见是,同意死刑536人,同意死缓7人,同意无期3人,同意有期6人。

在看到这份材料之后,毛主席又邀请了部分党外人士座谈,充分听取了他们的意见,最终决定同意华北局的建议,对刘青山、张子善处以死刑,立即执行!

当时,有许多人都还在给刘青山、张子善求情,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党内的老干部,还有许多他们的老战友。

由于刘青山被捕的时候,他才刚刚从国外回来,并且是代表着中国,去参加了世界青年和平友好联谊会的。

为此,很多人觉得如果就这么处决他,或许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此也有人提议,希望媒体能够改一下刘青山的名字,譬如改成“刘清山”之类的。

但此时的毛主席却已下定决心,坚决不念那些老同志的求情:“是要他们两个,还是要中国?只有处决了他们二人,才能拯救20个、200个、2000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你们应该要懂得这个道理。”

同时,毛主席也坚决不允许媒体擅自更改刘青山的名字,他说道:“青就是青,三点水不能加,不要这个水分。我们就是要向国内外都广泛宣布,被枪毙的这个刘青山,就是那个参加了国际会议的刘青山。”

如此魄力,也正如他所说的,清除了这些毒虫,对于党的威信不是降低,而是提高。

也正是这么果决的信心,才为我们保住了这个无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回来的新中国。

“三反”期间,查出贪腐1000万以上的干部就有超过10万人,贪污总金额超过6万亿元,其中共有42人被判处死刑,9942人被判处有期徒刑,67人被判处无期徒刑,9人被判处死缓。

1952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五,古城保定成为了举国瞩目的焦点。

上午10时左右,人们开始从四面八方涌向了保定市体育场,这里即将举行刘青山、张子善的公审大会。

能容纳2万多人的体育场,很快就坐满了身着蓝、灰色冬装的人们,他们有来自党政军机关的干部,有企业、群众代表,有唐山、石家庄、秦皇岛以及其他专区受邀而来的代表,有因遭受刘、张二人剥削而遭难的天津灾民代表、民工代表等。

正午12时,刘青山、张子善被四名警察押解到了会场,由于当时没有统一的狱服,刘青山与张子善的身上,仍是被捕时的穿戴打扮。

刘青山的头上是一顶名贵的水獭帽,身上是一件藏蓝色的呢子大衣,脚上是皮鞋;张子善的身上是一件蓝色呢子制服,脚上也是锃亮的皮鞋。

而与衣冠楚楚格格不入的,是他们手上的手铐与挂在胸前的亡命布条:“大贪污犯刘青山”与“大贪污犯张子善”。

时任河北省纪委副主席的薛迅首先发言,控诉着二犯的罪行,而台下亦是群情激愤,众人愤怒地呼喊道:“坚决要求处决大贪污犯!”“彻底肃清阶级腐化!”“打退贪污腐败的进攻!”

下午近14时,公审大会结束,押解着刘青山、张子善的刑车驶出了体育场,车上的刘青山垂头丧气,已是浑身僵直,而张子善早已瘫软如泥。

由于考虑到二人曾经对于革命作过的贡献,当时的省委决定:子弹不打头部而打后心,枪决之后敛尸安葬的棺木费可由公费购置,二犯的子女也由国家抚养成人。

随着刑场内的枪响,两名大贪巨腐缓缓栽入了身前的土坑。

而这样的枪声,也如同一记当头棒喝,令人振聋发聩,至今仍是余音未绝,它时刻都在告诫着后人:不可以权势而牟利,不可背弃国家与人民!

贪官与蛀虫,终究是要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