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丰县集市:七十二行八大家,京广杂货多如麻

(杨秋心、韩大兴整理)

丰沛文化

秦世失其鹿,丰沛发龙颜。 王侯与将相,不出徐济间。

公众号

中国的集市由来已久,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形成以物易物的贸易集市。到唐、宋时,已发展成划行归市的规模市场。

南北朝时北方流传的一首“木兰诗”,被宋人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记述,可见那时已四关轮集了。

丰沛一带早在秦汉时期就已有集市,汉高祖刘邦之父曾以“闲时卖饼”为业;

西汉大将樊哙末发迹时,亦以屠狗为业,常推车入市售以狗肉,当时流传着“樊哙狗肉满城香,刘邦不吃不开张”的歌谣。

丰县是先有城后设县,丰城的集市早在秦代就已形成。明、清时期,丰城集市早已七十二行俱全。

如知名的有城西关高家的粮食行、芝麻南关的李家粮行等。

另外,集市上还有布行、线行、鱼行、木材行、柴草行、木炭行、干果行、性口行、鸡鸭行、鸡蛋行、皮行、药行、茧行、席行、箔行、苇子行、青菜行、丝行、鱼行、棉花行、油行、烟叶行、竹器行、条筐行、瓷器行、玖瑰花行、铁 货 行、鞭炮行、杂货行、佐料行、饭食行(勤行)、宰杀行、猪羊行、麻行、苘行等等。

各行都有几名熟知行情的行人充当生意中介人,并从中收取佣金,这些人对控制市场起很大作用。

由于丰县的物产丰富,又地处苏、鲁、豫、皖的接壤地带,故各省商贾云集,形成苏北平原的一大商埠,素有“七十二行八大家,京广杂货多如麻”的描述。

据说,市场的鼎盛时期,行人们能够有“一市斗金”(铜钱)的收入。

清光绪初年,为了整顿市场,打击市霸,在丰城东南隅设立了“文明晓市”,使市容市貌大为改观,“文明晓市”成为清丰县八景之一。

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县令明善听信游方道士之说:“丰城之'丰’含有二主,已经出了一个汉高祖刘邦,还会再出一个帝王”。

县令听了十分害怕,心想:如果将来再出一主,势必危及大清王朝,一旦江山易主,“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于是,请那道士出谋划策,仿照秦始皇筑“厌气台”的办法,按照四向五行相克之理,撤除文明晓市,改为四关逆向轮集,并借助集市的污秽之气破坏丰城的“风水”。

从每月的初一开始,以南门为首,然后依西、北、东循回轮转,周而复始。即“子、辰、申在南门,丑、巳、酉西门口,寅、午、戍在北门,卯、未、亥东门外。”

时间一长,人们便都记了住赶集的时间和地点,略一推算便可知道该赶哪关的集。

逢到三月华祖庙会(华佗)、五月插花庙会、八月城隍庙会、九月柳将军庙会时,便在西关坐集四天(因庙会均在西关),然后再依次轮转。

这时的集市管理,除芝麻行到苏州府领帖(营业执照)外,其它各行均由县衙签发“帖子”(营业执照)。

这种四关轮集的状况,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局不稳,市场日趋败落,显得冷冷清清。

约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至二十五年(1936年) 间,丰城的集市有所发展,公共事业亦有所振兴,丰城由私人合股兴办了电灯厂、自来水公司、汽车站等,大街上也铺上了石板路面,一时较为红火,有苏北“小上海”之称。

一九三八年,日寇占领丰城后,时局动荡,市场萧条,百姓只能在早晨日寇未开城门之前进行交易,天一亮便人去集空。

当时,人们称这种集叫“夜猫子集”。

一九四五年,丰城第一次解放后,为了防止国民党地方武装、土匪的骚扰,县人民政府决定将集市迁入县政府大院内进行。

“县太爷”的大堂作为粮食市场,这是亘古难见的集市奇迹。

可谓:“昔日百姓怕见官,今朝卖粮大堂前;江山易手寻常事,几见如此结善缘”。

一九四六年,我军北撤后,国民党再度占据丰县,又恢复了丰城四关轮集的集市,但景况已大不如前,除了粮食、些草、布线市之外,其它行当已几乎不见。

直至一九四八年解放后,集市迁入城内,在城隍庙街的姜家大场作为粮食市场。

当时,为了支援淮海战场,这里每日成交粮食不下数百石。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市场经济不断繁荣,县城内的一条街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于是由县政府、县工商局与城关镇一起,不断扩大丰城市场。

先是填平城内十余亩的大坑,并搭起简易敞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贸易市场。

实行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更加活跃,先后开辟了南关农贸市场、东关招商场、古丰批发市场,以及原有的西关粮食市场和自发的北关蔬菜市场、大庆路自由市场。

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打开了丰县经济振兴的大门,为进一步发展丰县的市场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