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暴君还是昏君?历史的真相野史或许更真实

秦朝,是中国集权专制社会的开端。秦朝的众多国家制度都在之后得以发展延续。

作为秦国最著名的皇帝,秦始皇到底是暴君还是仁君呢?这是国人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千古一帝-秦始皇

多年来我们一直有这样的固有思维认为:秦始皇是一位暴君,焚书坑儒十分的残忍,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孟姜女长城千古绝唱,秦始皇一系列横征暴敛的行为看起来确实是一位暴君。

那么历史真相是如何呢?让我们依据史料探究一下秦始皇的真面目。

01,开辟了华夏文明大统的千古一帝。

秦始皇在中国家喻户晓‬,如雷贯耳‬。因为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自称为"皇帝"的统治者,正是他开启了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先河。

战国时代,周王朝衰落,各个诸侯分崩离弃,不听天子的号令,各自据守,又各自为战,展开了相互吞并,杀伐的数年混战,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壮丁被征,农田荒芜,到处吹起的战争的烟火,笼罩着水深火热的人们。混战的时候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势均力敌的七大诸侯国,战火并没有就此止住,还是在不断的燃烧,吞噬着人们生活下去的希望。

这一切的结束源于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他掌握的秦国一一的征服了其它六国,最终建立了统一的华夏民族。曾有一位西方的学者这样说,欧洲不可能强大,因为欧洲从来没有过秦始皇。可见秦始皇的统一华夏,是多大的功劳,这一点称他为千古一帝,绝对的是实至名归。

02,统一华夏之后的政策,彰显智者帝王风范。

统一之后,秦始皇就开始琢磨如何能够保持住统一的局面,不再重蹈周王朝分崩离析的覆辙。首先体现在他的慧眼识才上,任人不疑,为才适用,提拔小小的延蔚李斯,官至丞相,并且不是他的亲戚哦,算是个外来户,李斯足智多谋,才华横溢,为他以后的施政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还有著名的商鞅变法百里奚等人,为秦国的强大夯实了基础。


他制定了一系列非常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管理的政策:废除周朝的贵族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全国推行书同文,统一‬文字‬,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等。这些前无古人的决策,充分显示了秦始皇的非凡眼界和雄浑魄力。

中华民族在此后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延续秦始皇的这些制度。这也是各个民族能否相互融合的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说,秦始皇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03,秦始皇善待功臣,不是杀戮,而是让他们能够颐养天年。

举个例子,著名军事上的功臣王翦王贲为秦国的大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虽功高足以震主,但是照样得到善终,这充分体现了秦始皇的胸襟与大度。而对待俘获的六国贵族,也只是圈块地方给他们,并没有赶尽杀绝。


焚书坑儒

04焚书坑儒

至于"坑儒",历代都有不同的说法。按照最常见的一种——被"坑杀"的460个人有方士也有儒生。方士,就是装神弄鬼的那种巫师一类,知道秦始皇想长生不老,用各种方法来欺骗他,即使秦始皇真的"坑"了460人,在当时新生的秦国为了巩固统治,采取"杀鸡儆猴"的暴政,也并不算多。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历朝历代很多统治者在夺权前后也都滥杀过不少人。


项羽一把火烧了还未完工的阿房宫

05阿房宫、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

这些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民不聊生、给底层老百姓造成了诸多苦难,民愤沸腾。如果说这些出发点还有待商榷,比如说万里长城抵御匈奴,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屏障,但阿房宫,兵马俑却是极度挥霍和安逸的代表之作,如果说秦始皇所犯的错,那就是在统一之后,没有给百姓适当的生息繁衍、一度的在这些地方劳民伤财,造成了极大的民怨。老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他缺少独到见解的地方。

万里长城

因此我觉得秦始皇的功是大于过的。

古代名家柳宗元张居正,明确指出了秦始皇的伟大功绩,近代的梁启超章太炎也为秦始皇鸣冤扶正。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曾这样评价: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孔孟是,荀子是,是儒家的左派。我们应当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我觉得毛主席厚今薄古这个词用的十分准确,我们今天还在享用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下的成果,只是苦了当时的百姓。

历史都是后来的胜利者意志下编写出来的产物,那些编写官鉴于权势和压迫下去,不得不书写的历史剧本,参考意义,实际不大,所以今天仍有很多人对秦始皇的评论,褒贬不一。

但功是功,过是过。人无完人,何况一个帝王,考虑的事情是大局,有部分的缺失,也实属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