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和希特勒为何都选择远征俄国?

1812年5月,拿破仑在完成对西欧的大部分统一后,率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9月16日,拿破仑进入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巴克莱等人力排众议,放弃首都,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带着剩余的俄国高级将领和大部分居民撤出,逐步深入俄罗斯腹地,采取坚壁清野战术。后来,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补给无法跟上,同时由于沙俄天气非常严寒,战事进展对拿破仑不利,最终拿破仑只带着三万人败退回国。后来,俄国带领反法同盟攻陷巴黎,把拿破仑抓住并流放。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在占领西欧大部分领土后,兵分三路进攻苏联。同年9月30日,德军集中74个师约100万人,在1700辆坦克,11000门火炮支援下,发起莫斯科会战。最终,在斯大林带领下苏联浴血奋战,扭转了对阵德国的不利局面,并最终反攻成功。二战结束前,德国被苏联占领。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想统一欧洲大陆,结果都在进攻俄国时由于后勤补给和天气寒冷等原因而战败,那难道开战前他俩不能预测这些不利因素么?答案是:能,但要统一欧洲也必须走这一步。原因有两点:

一:他俩的终极目标是攻占英国,完成对欧洲的完全统一,但由于英国与欧洲大陆隔着英吉利海峡,限于海洋的阻隔和英国的实力,比较难打下英国,所以选择比较弱的俄国。俄国,无论是前期的沙俄还是后来的苏联,除了国土大,实力都不怎样,尤其是工业和军事实力大大弱于西欧。

二:最重要的一点是俄国的扩张本性太强

。俄国早期是蒙古统治下的一个莫斯科公国,在被蒙古统治两个半世纪后获得独立,并开始迅速扩张,先后向北大战北欧国家瑞典,直达波罗的海;向南进击奥斯曼帝国,直达黑海;向东占领西伯利亚,并与清朝大战尼布楚,濒临中国东北。后期在满清末年还吞并了中国最肥沃的外东北和外西北。在多方出击后,俄国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并直接威胁西欧和南欧,甚至会逐步吞并整个欧洲大陆。

正因为此,尽管面临着后勤补给和严寒天气,也同样面临着不可测的结局,拿破仑和希特勒还是选择远征俄国,可谓是同时跳进了同一历史陷阱。